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46张PPT)+嵌入视频-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46张PPT)+嵌入视频-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新课导入
2024年 新年贺词
思考:“人民”始终是习主席新年贺词关注的中心,你知道为什么吗?
《贺词节选》: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自主学习: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点)
3. 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5、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难点)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7、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8、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难点)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PART 01
解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840 鸦片战争起(旧民主主义革命)
1946-1949 解放战争时期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结合碑文,谈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思考:以上大事件说明了什么?
1919
1949
1956
1978
2017
1921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进入新时代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思考:宪法序言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宪法序言》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笔记区
探究二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宪法第一章第一条
提炼关键信息:
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
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思考: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社会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新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103年(1921-2024)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取得了全面胜利。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援助世界战胜新冠疫情……,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⑤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⑤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笔记区
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四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探究四
中国共产党和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
01 领导立法
依据新冠疫情,在党的领导下,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修订。
全国各地党组织与人民政府依据该法确定社会防疫级别,并积极采取把控人员流动等重要执法措施
各地法院党员成为勇敢的“逆行者”,冲锋在防疫“一线”,充分发挥法官的业务优势,提供法律咨询,向辖区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宪法宣誓活动,严格按照宪法精神办事。
03 支持司法
02 保证执法
04 带头守法
思考: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领导立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带头守法:宪法宣誓充分彰显了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政治品格和领袖风范
保证执法:监察体制改革、打虎拍蝇、司法惩治等都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
笔记区:
3.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PART 02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政府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天安门
(1)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挂国徽
国徽是中华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2)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面有“人民”二字?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笔记区
公民
公民
人民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
知识扩展
人民是区别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少数敌对分子不是人民。
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政治制度
3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是如何确认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
国家的性质
1
公民的基本权利
4
武装力量归属
5
2
经济制度
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国家性质上: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经济制度上: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指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土地、道路、河流、原材料等)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
这一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政治制度: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代表人民行使
人民
人民代表
产生
国家权力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人民行使
属于
行使
间接
直接
直接
思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否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平等权
人身自由
政治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4)基本权利上: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5)武装力量上: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国家性质)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经济制度)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政治制度)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基本权利)
(5)宪法规定 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武装力量归属)
★5、宪法是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①-⑤
笔记区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PART 03
发展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村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
思考一:下面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你知道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吗?
扶贫、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监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受教育权
健康权
文化权利
劳动权
材料展示:
疫苗是病毒的克星,中国快速推进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以人为本,免费接种疫苗体现大国责任担当。国家实行免费疫苗注射,是考虑到了经济弱势的群体,为他们托底,体现了党中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思考:为什么国家不惜花一切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推进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6.最大的人权: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①主体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②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最大的人权、人权的主体、内容?
★7、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
笔记区
结合图片说一说,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思考:“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说明了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结合图片思考监察委员会对哪些人员进行监督?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方面)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总体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P8
★(2)具体要求:P9-P10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
③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
④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要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
⑤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宣传)
笔记区
8.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⑤
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本课小结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5.最大的人权、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6.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4.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1、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一帆风顺的
④中国共产党只领导改革开放事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A
课堂练习
2、我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
A. 实行民主集中制 B. 消除绝对贫困
C. 中国共产党领导 D. 坚持改革开放
C
课堂练习
3、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警察,人民政府……很多国家机关、单位名称之所以冠以“人民”,原因是( )
A.人民人数最多,力量最大
B.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直接管理国家政权
D.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
B
课堂练习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3)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2、我国的根本制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练一练
1、我国的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