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变化率问题+5.1.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第一课(学案+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1变化率问题+5.1.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第一课(学案+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

资源简介

5.1.1变化率问题+5.1.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第一练 练好课本试题
5.1.1变化率问题+5.1.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第一练 练好课本试题
【试题来源】来自人教A,人教B,苏教版,北师大版的课本试题,进行整理和组合;
【试题难度】本次训练试题基础,适合学完新知识后的训练,起到巩固和理解新知识的目的.
【目标分析】
1.理解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导数的概念的含义,培养数学抽象,如第2,3题.
2.会求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以及函数在某点的导数,锻炼数学运算能力,如第8,11题.
3.能够灵活应用导数的概念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培养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如第4题.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且,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2 D.
2.若函数,,在上的平均变化率分别记为,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3.已知函数在处的导数为,则 等于( )
A. B. C. D.
(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的导函数为,下列导数值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1·高二课时练习)
5.求圆的面积在半径为2时的瞬时变化率,并指出这一瞬时变化率的实际意义.
6.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函数在处的导数;
7.设,求.
8.已知函数的图象,试画出其导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
9.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总成本C一般来说是产量Q的函数,记作,称为总成本函数.为了方便起见,经济学家们总是假设Q能在某一区间内连续地取值,并将总成本函数在处的导数称为在处的边际成本,用表示,即.已知某产品的总成本函数为,求边际成本,并说明其实际意义.
10.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
11.已知二次函数.
(1)判断与的大小;
(2)判断在区间与的平均变化率的大小.
12.分别求函数在区间的平均变化率,并指出它们的大小关系.
【易错题目】第8题
【复盘要点】理解导数的定义, f′(x0)代表函数f(x)在x=x0处的导数值;(f(x0))′是函数值f(x0)的导数,而函数值f(x0)是一个常量,其导数一定为0,即(f(x0))′=0.
【复盘训练】
13.已知,则的值为( )
A.-2a B.2a
C.a D.
14.已知函数,则在处的导数=( )
A. B.
C. D.
(2023·高二课时练习)
15.已知函数,其中a,b,c为常数,则函数在处的导数为 .
(2023·高二课时练习)
16.已知函数,则曲线在处切线的斜率与方程分为 .
(2023·江苏·高二专题练习)
17.某正方形铁板在时,边长为.当温度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铁板的边长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已知温度为时正方形的边长为,其中a为常数,设此时正方形的面积为,且,求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根据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由,即
因为,所以
则,所以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求参数,属基础题.
2.A
【详解】函数在的平均变化率为:;
函数在的平均变化率为:;
函数在的平均变化率为:;

故选A.
3.B
【分析】根据导数的定义可得,将所求的式子整理为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函数在处的导数为,
所以,
所以,
故选:B.
4.A
【分析】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切线斜率的变化可得出结论.
【详解】由图象可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当时,,
即,,,
又因为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即在点处切线的斜率随着的增大而减小,
故.
故选:A.
5.,这一瞬时变化率的实际意义为圆的周长.
【分析】利用瞬时变化率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圆的面积公式为,当半径r从2变到时的平均变化率为

当趋于0时,趋于,
所以时S的瞬时变化率为,这一瞬时变化率的实际意义为圆的周长.
6.详见解析
【分析】由导数的定义利用极限的运算可得.
【详解】∵,
∴ .故.
【点睛】本题考查定义法求导数的值,涉及极限的运算,属基础题.
7.
【分析】根据导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
8.(1)(2)(3)图象见解析.
【分析】分析(1)(2)(3)中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单调性与导数之间的关系可得出图象的大致形状.
【详解】(1)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是一个小于零的常数,
因此,其导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2)函数为增函数,则其导函数的函数值恒大于或等于零,并且随着的增大,导数值也在逐渐增大,
因此,其导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3)当时,单调递减,则;
当时,单调递增,则.
因此,其导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
9.600,意义见解析.
【分析】设时产量的改变量为,利用导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设时产量的改变量为,则
.
令,可得,
即600.
因此,产量为300时的边际成本为600.其实际意义是:此时多生产1件产品,成本要增加600.
10.
【分析】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出曲线在处的导数,即为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即可求出其倾斜角.
【详解】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则倾斜角为.
11.(1)<
(2)在区间的平均变化率小于在的平均变化率
【分析】(1)将自变量代入函数式直接运算再比较大小;(2)直接根据平均变化率的定义求解并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因为,所以,,所以<.
(2)在区间的平均变化率为(1),
在区间的平均变化率,
所以在区间的平均变化率小于在的平均变化率.
12.平均变化率分别为,,;.
【分析】根据平均变化率公式计算平均变化率,并比较大小得到答案.
【详解】函数在区间的平均变化率为;
函数在区间的平均变化率为;
函数在区间的平均变化率为.
.
13.B
【分析】由导数的定义变形即可求解.
【详解】.
故选:B.
14.C
【分析】利用导数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当自变量在处的改变量为时,平均变化率
.
可以看出,当无限接近于0时,无限接近于,
因此.
故选:C.
15.
【分析】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出导函数,从而可求的答案.
【详解】,

当时,瞬时变化率为,即函数在处的的导数为.
故答案为:.
16.2,
【分析】利用导数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2,
因此所求切线的斜率为2.
又因为,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即.
故答案为:2,.
17.,意义见解析.
【分析】利用瞬时变化率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依题意可知
.
设时温度的改变量为,则
.
所以.
这表示在时,铁板面积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为.实际意义是,在时,温度的改变量很小时,铁板面积的改变量的近似值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5.1.1变化率问题+5.1.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第一课 解透课本内容
5.1.1变化率问题+5.1.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第一课 解透课本内容
[课标要求]
1.通过实例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
2.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3.知道导数是关于瞬时变化率的数学表达,体会导数的内涵与思想.
4.通过函数图象直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明确任务]
1.会求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数学运算】
2.理解导数概念.【数学抽象】
3.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曲线的切线.【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直线的斜率
(1)定义:我们把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k=tanα.
(2)计算公式
①经过两点P1(x1,y1),P2(x2,y2)(x1≠x2)的直线的斜率k=.
②设P1(x1,y1),P2(x2,y2)(其中x1≠x2)是直线l上的两点,则向量=(x2-x1,y2-y1)以及与它平行的向量都是直线的方向向量.若直线l的斜率为k,它的一个方向向量的坐标为(x,y),则k=.
核心知识点1:平均变化率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把位移s看成关于时间t的函数,则物体在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
如果不断缩短区间的长度,则物体在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越来越接近时刻的瞬时速度.用表示(可看作相对于的“增量”),即当无限趋近于0时,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2.割线斜率与切线斜率
设,是曲线上任意的两点,记,则割线的斜率,如图所示.
我们发现,当点P无限趋近于点时,割线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称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则切线的斜率.
3.对于函数,设自变量x从变化到,相应地,函数值y就从变化到.这时,x的变化量为,y的变化量为.我们把比值,即叫做从到的平均变化率.
解读:
1.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从物理角度看,当时间间隔无限趋近于0时,在时间段或内,平均速度无限趋近于时刻的瞬时速度.
区别:瞬时速度刻画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平均速度刻画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
2.平均变化率的实质是函数值的变化量与自变量的变化量之比.它的意义是刻画函数的函数值在区间上变化速度的快慢.
3.,式子中与是相对应的“增量”,即在时,.
4.,式子中,的值可正可负,但的值不能为零,的值可以为零,即可正可负,也可以为零.若函数为常数函数,则,从而.
5.在式子中,当取定值,取不同数值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一般不同;当取定值,取不同数值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一般也不同.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表现出函数的变化趋势,增量取值越小,越能准确体现函数的变化情况.
例1.(1)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当,时,平均变化率的值为______.
(2)球的半径从1增加到2时,球的体积平均膨胀率为______.
【思路分析】(1)直接利用概念求平均变化率;先求出表达式,再直接代入数据就可以求得相应的平均变化率的值.(2)直接利用概念求平均膨胀率.
【解析】(1)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当,时,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2)∵球的体积改变量,球的半径改变量为,
∴球的体积平均膨胀率为.
【答案】(1) 12.3 (2)
【方法总结】求平均变化率的步骤
(1)计算函数值的改变量;
(2)计算自变量的改变量;
(3)求得平均变化率.
【举一反三】
1.已知函数,则在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
A. B. C. D.
【举一反三】2-2[四川南充2023高二月考]
2.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设函数从-1到1的平均变化率为,从1到2的平均变化率为,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不能确定
【举一反三】2-3
3.若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5,则 .
【举一反三】2-4
4.求函数在到之间的平均变化率,并计算当,时平均变化率的值.
知识点2:瞬时变化率
如果当时,平均变化率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值,即有极限,则称在处可导,并把这个确定的值叫做在处的导数(也称为瞬时变化率),记作或,即.
解读:对导数的定义要抓住三个层次:
(1)函数的变化量(增量):对于函数,自变量的增量是,相应的函数值的增量是.
(2)平均变化率(增量之比):.
(3)瞬时变化率(增量之比的极限):.
函数在处的导数就是当自变量的改变量无限趋近于0时,平均变化率无限趋近的值.它刻画函数在某一点处变化的快慢.
例2.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运动方程,其中时间t的单位为s,位移s的单位为m.
(1)计算内的平均速度v;
(2)求质点在时的瞬时速度.
【思路分析】(1)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求解;
(2)计算,当时即得到瞬时速度.
【解析】(1)在t到的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

(2)取一时间段,,
所以,所以质点在时的瞬时速度为.
归纳总结 求物体时速度的步骤
(1)设非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求时间改变量和位移改变量;
(3)求平均速度;
(4)计算瞬时速度v:当时,(常数).
【举一反三】
5.航天飞机升空后一段时间内,第时的高度为,其中h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
(1)分别表示什么?
(2)求第内的平均速度;
(3)求第末的瞬时速度.
核心知识点3:导函数的概念
从求函数在处导数的过程可以看到,当时,是一个唯一确定的数.这样,当x变化时,就是x的函数,我们称它为的导函数(简称导数).的导函数有时也记作,即.
解读:“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导函数”“导数”间的区别与联系”
(1)“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就是在该点附近的函数值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的比的极限,它是一个数值,不是变数.
(2)“导函数”:如果对于函数在开区间内每一个确定的值,都对应着一个导数,这样就在开区间内构成一个新的函数,我们把这一新函数叫做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记作或.
(3)导函数也简称导数,所以

(4)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就是导函数在处的函数值,即.
(5)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导数.
例3.(1)已知函数求与的值.
(2)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在处的导数.
【思路分析】本题求函数在处的导数,可以按照“求导数的三步曲”来求解.
【解析】(1)∵当时,,
∴.
∴,∴.
当 时,,
由导数的定义,得.
(2)∵,
∴.
【方法总结】(1)求函数在某点处导数的步骤与求瞬时变化率的步骤相同,简称为一差、二比、三极限.
(2)利用定义求函数在处的导数,在求平均变化率时,要注意对的变形,变形不彻底可能导致不存在.
【举一反三】
6.如果一个质点由定点A开始运动,其位移y关于时间t的函数为.
(1)当,时,求和;
(2)求函数在处的导数.
核心知识点4:导数的几何意义
1.导数的几何意义
如图,在曲线上任取一点,如果当点沿着曲线无限趋近于点时,割线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位置,这个确定位置的直线称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
割线的斜率,记,当点P沿着曲线无限趋近于点时,即当时,k无限趋近于函数在处的导数.因此,函数在处的导数就是切线的斜率,即.
这就是导数的几何意义.
2.函数图象的变化与导数的关系
(1)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即函数在处的导数,反映了曲线在点处的瞬时变化率.一般地,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的变化速度就越快,即曲线比较陡峭;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曲线的变化速度就越慢,即曲线比较平缓.由曲线在点处附近的变化程度,可以判断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的大小.
(2)在处的导数、曲线在附近的升降情况、点处切线的斜率k与点处切线的倾斜角的关系如表所示.
在处的导数 曲线在附近的升降情况 点处切线的斜率k 点处的倾斜角
上升 锐角
下降 钝角
平缓 零角
3.曲线的切线方程
函数在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时,要先检验所给点是否在曲线上,注意对“在”和“过”的理解.若是“在某点处”的切线,则该点为切点;若是“过某点”的切线,则该点不一定是切点;若是“过曲线外一点”的切线,则该点一定不是切点.
(2)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求出切点;
②求出函数在处的导数,得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③利用点斜式直线方程求切线方程.
(3)若在处可导,则曲线在点处一定有切线.若函数在处不可导,则曲线在点处也可能有切线,如函数在处不可导,但有切线.即若曲线在点处有切线,则函数在处不一定可导.
解读:
知识点1中的平均速度和割线斜率可从平均变化率的角度来理解,瞬时速度和切线斜率可从瞬时变化率的角度来理解.还有很多物理量都是借助变化率定义的,如加速度是速度(作为时间的函数)对时间的平均变化率;角速度是角度(作为时间的函数)对时间的平均变化率;电流是电荷量(作为时间的函数)对时间的平均变化率,等等.
(1)一般曲线的切线是用割线的最终位置来定义的.
(2)用割线的最终位置定义的切线;①与点(为切点)的位置有关;②要依据割线是否存在最终位置来判断是否存在切线;③若曲线在某点处有切线,则切线是唯一的.
(3)曲线中割线的斜率与切线的斜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割线的斜率是曲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切线的斜率是以曲线上一点为切点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
联系:切线的斜率是割线的斜率的极限值.
口诀:正则升,负则降;大则快,小则慢.即
①导数值为正时,函数图象呈上升趋势;导数值为负时,函数图象呈下降趋势.
②导数值的绝对值越大,函数图象越陡峭;导数值的绝对值越小,函数图象越平缓.
(4)曲线的切线是不是一定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
不一定.曲线的切线和曲线不一定只有一个交点,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和曲线也不一定相切.如图,直线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但直线不是曲线的切线;直线是曲线的切线,但与曲线有两个交点.
例4.已知曲线,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答案】
【解析】∵在曲线上(提示:在某点处,此点在曲线上),∴,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归纳总结 首先应设出切点坐标,然后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列出等式,求出切点坐标,进而求出切线方程.
【举一反三】
7.若函数f(x)=x-,则它与x轴交点处的切线的方程为 .
8.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t)=1-t2,则该物体在[1,2]内的平均速度为( )
A.2 B.3
C.-2 D.-3
9.已知,且,则的值等于( )
A. B. C. D.
10.已知函数,则曲线在处切线的方程为 .
11.若抛物线f(x)=4x2在点(x0,f(x0))处切线的斜率为8,则x0= .
12.已知曲线上一点,求:
(1)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2)点处的切线方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利用平均变化率的定义可求得结果.
【详解】根据平均变化率的定义可得.
故选:A.
2.C
【分析】根据平均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记,,
由图易知,所以.
故选:C.
3.3
【分析】利用函数平均变化率的计算公式计算.
【详解】解: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解得.
故答案为:3.
4.
【分析】当自变量从变化到时,求出平均变化率,化简,然后将和的值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当自变量从变化到时,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当,时,平均变化率=.
5.(1)答案见解析;(2);(3).
【解析】(1)由函数的实际意义说明;
(2)根据平均变化率计算;
(3)根据瞬时变化率计算.
【详解】(1)表示航天飞机发射前的高度;
表示航天飞机升空后第时的高度;
表示航天飞机升空后第时的高度.
(2)航天飞机升空后第内的平均速度为.
(3)第末的瞬时速度为
.
因此,第末的瞬时速度为.
6.(1),
(2)48
【分析】(1)由平均变化率公式计算即可;
(2)由导数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1),
故当,时,,.
(2)由(1)得,
故函数在处的导数是48.
7.2x-y-2=0或2x-y+2=0
【分析】先求出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再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函数的切线方程即可
【详解】由f(x)=x-=0,得x=±1,即与x轴交点坐标为(1,0)或(-1,0).
因为
所以切线的斜率k=1+=2,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y=2(x-1)或y=2(x+1).
即2x-y-2=0或2x-y+2=0.
故答案为:2x-y-2=0或2x-y+2=0
8.D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代入计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得=-3.
故答案为:D
9.D
【分析】求导,由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得.
故选:D
10.
【分析】利用导数的定义及其几何意义计算即可.
【详解】因为

又因为,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
即.
故答案为:.
11.1
【分析】由题意,先求出函数在处的导数,进而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到答案.
【详解】k=
.
故答案为:1.
12.(1);(2) .
【详解】试题分析:(1)要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先利用导数求出在处的导函数值,再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切线的斜率;(2)利用点斜式即可得到切线方程.
试题解析:(1)由,得 ,.
∴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2)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