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国家领导人就职时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第一目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碑文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身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文内容如下。
中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鸦片战争以来的整个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史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中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宪法序言指出:“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史实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但是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史实2: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阅读感悟
历史原因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01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
人民大众
农民阶级
革命传统、民族精神、首都北京
工人阶级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人阶级是先进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政党)
人民民主专政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国家
(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工人农民结为联盟,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爱国统一战线基础,壮大了对付敌人的力量)
历史原因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01
宪法规定
②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02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原因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01
宪法规定
②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02
性质决定
03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大优势
04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知识拓展
1.党的领导方式: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
2.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4.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5.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相关链接
①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就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01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02
③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03
3.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01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02
4.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注:党不是立法机关,没有立法权
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是依法执政,不是依法行政
区别 含义不同 性质不同 范围不同
公民 与国籍密不可分。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是法律概念, 与“外国人”和“法人”相区别。 ①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中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具有国籍的敌人;②公民一般是表示个体的概念。
人民 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人民是政治概念, 是相当于“敌人”而言。 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少数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②人民一般是表示集体或群众的概念。
权力≠权利
权利:法律概念,是法律赋予的利益,如公民的受教育权等。与义务相对应。
权力:政治概念,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如国家执法部门的强制力。与服从相对应。
示例: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不要写错别字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地位) ——《宪法》第二条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能源
重要领域由国企主导
通信
交通
金融
基建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障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
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桥梁作用
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范围广泛
政治、经济、文化等
保障得力
宪法规定保障措施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部分
思考:医保谈判,不断调整医保药品说明了什么?
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调整后共有74种新增药品进入目录,包括谈判调入的67种独家药品和直接调入的7种非独家药品,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860种,并已经于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1.什么是最大的人权?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基本人权或自然权利)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宪法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四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六类。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阅读感悟:
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人权官方文件。它指出,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身居成革业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国家人权行划(2009- 201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 2015年)》和《国家人权4种划(2 16 N020年)),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各项人权保障力度,人民生活水。质量进一步视高,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得到全国加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手利初实保障、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明显提升,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中国村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设上新台阶。
2016年12月,国务院新国办公室发农《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以)白皮书,它指出、又是心是一项不可剩夺的人权,象征着人类尊产和荣耀文展权的主体是民: 发展权是个人人权与集休人权的统一,它的实现是一一个过程、它的保障必须是可持续的,它应为各国人民具有具享。
※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主体广泛
我国公民
外国人
保护个人
保护群体
内容广泛: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
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广泛性体现
3、我国人权的特点
广泛性(人权的主体和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公平性、真实性
思考: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立法
执法
司法
普法
监察
我国宪法规定:
我国的宪法原则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7
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4、★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笔记
立法机关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P9)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P9)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P9)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P10)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P10)
立法
执法
监察
司法
普法
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公民
人民
法律概念,与外国人相区别,与国籍密不可分,公民范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
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区别,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人不属于人民
人民
公民
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尊重和保障人权
贫困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脱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
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3)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利的促进贫困人口生存、发展权的实现,有利于改善中国的人权状况、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拓展延伸:
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最大的人权
要求
人民幸福生活
树立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内容
主体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