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课件共32页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课件共32页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课时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共分为三目内容。第一目“学会独立思考”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要学会独立思考,什么是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认识独立思考;第二目“培养批判性思维”主要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理批判;第三目“开发创造潜力”主要介绍了开发创造潜力的意义和如何开发创造潜力。本课通过对三目内容开展探究,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懂得理性批判和开发创造潜力。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弘扬批判精神。道德修养: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积极追求青春期的思维发展。健全人格:培养青春期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知道如何开发创造潜力。责任意识:知道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表现,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
重点 理解认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难点 掌握培养批判精神方法;知道如何开发创造潜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一)提问:1.小的时候,你是否会听到父母或长辈说过类似的话?2.现在的你还相信吗?3.现在为什么不信了呢?导入语:让我们进入今天要探讨的课题——《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展示课题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P8-1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一、学会独立思考1.正确认识独立思考。二、培养批判精神2.批判性思维表现。3.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意义)4.如何进行合理批判?三、开发创造潜力5.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6.我们应该怎样开发创造潜力?一、学会独立思考活动一 知识探究(一)播放视频:《李奇与乐谱的故事》思考:1.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2.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独立思考?(二)总结归纳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独立思考?(意义)①生理发育是青春期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成长的标志)②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③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面对未知而又新奇的事物我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三)思考判断思考:请你说说你对独立思考的理解。提示:以上都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四)知识归纳:独立思考: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二、培养批判精神活动二 分析思考播放视频《浙江临海小学生发现语文课本插图存在漏洞》真实案例1:浙江临海的小学生陈同学就在预习语文课本的时候发现了教材插图上存在一些漏洞。小陈同学是一个十足的动物迷,在预习课文《鹿角与鹿脚》的时候,发现配图采用的是梅花鹿,与内容完全不符,因为梅花鹿和狮子是遇不到的,两者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因此他就和妈妈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在妈妈的鼓励下,他开始翻阅各种资料,还上网请教了专业人士,最终确定课文插图里的鹿可能是印度的豚鹿,也是不可能遇到狮子的。所以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希望能够更改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让教材变得更加严谨。思考:这个事件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提示:我们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播放视频:了解批判性思维(三)知识归纳:2.思维的批判性表现。①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②敢于表达不同观点。③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④敢于向权威挑战。(四)展示案例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多次失败后,袁隆平开始质疑垄断科学界的“无性杂交”学说,决定改变方向,并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连连攀升。袁隆平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思考:从袁隆平身上体现出的批判精神有哪些好处?(五)知识归纳:3.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意义)①“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②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③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情景模拟思考:我们该如何合理的进行批判?(七)知识归纳4.如何进行合理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批判的技巧: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是对人的攻击。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三、开发创造潜力活动三 探究分享(一)新闻素材展示思考提问:1.谈谈你对这则新闻的感悟?2.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二)知识归纳:5.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①青春充满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②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③我们要不负青春韶华,争当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④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三)播放视频《如何培养创造力》提问: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归纳出:我们该如何开发创造潜力?(四)知识归纳6.我们应该怎样开发创造潜力?①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课件展示预习提纲,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认真分析,思考判断问题,并提出见解。观看视频,小组合作参与分析探讨。合作分析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探讨情景,思考分析并回答问题。观看新闻素材,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探讨完成任务并分享合作成果。 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养成独立思考、生成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借助典故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借助更直观的图文材料引导学生理解与分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与体会,明白批判思维的重要作用。情景模拟的形式更具有代入感,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进行合理批判。体会青少年开发创造潜力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问题,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又能让学生从探讨中集思广益,探索到更多的解决之法。
课堂小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 学生谈收获可以更清晰的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1. 中学生小明看见别人打篮球,自己也跟着学打篮球;没过多久,他觉得别人的画画得不错,马上又买来彩笔、画夹学画画;谁知还没过几天,他又跟着别人去学弹琴。结果一年下来,他什么也没学成,还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对小明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 )①是缺乏思维独立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③说明他的兴趣爱好广泛 ④不利于发展个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人类社会要前进,科学技术要发展,离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是不可想象的。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这是很有道理的。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在学习中( B )①要做到“学贵有疑” ②只找缺点,不谈优点 ③怀疑和批判所有人的结论 ④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西游记》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然而,杭州一小学生却发现《西游记》中存在一大漏洞: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极大,吃的饭菜却高度雷同,大多是江淮美食。她的这一发现得到相关专家的肯定。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 C )①要勤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批判 ②要善于批判所有的人和事,一切以自己为中心 ③要敢于否定一切,坚持自我判断 ④要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发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后,“新时代好少年”施源观察到湿垃圾在用手破袋时有异味、易脏手。经过反复实验,他发明了一款“白菜拉拉袋”新型湿垃圾分类袋,并申请了专利。材料启示我们开发创造潜力要( A )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用智慧和双手努力探索、实践③立足个人兴趣,另辟蹊径④谦虚谨慎,善于接纳他人意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考、完成练习,分享答案。 通过选择题形式的练习来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