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企业所得税-2 课件(共29张PPT)- 《税费核算与申报》同步教学(东北财大社)_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企业所得税-2 课件(共29张PPT)- 《税费核算与申报》同步教学(东北财大社)_2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税费核算与申报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任务二 计算所得税
一、计算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例5-1】2016年3月,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王丽到华美有限责任公司报税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正值该企业进行2015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该公司为居民企业,2015年境内经营业务情况如下:
1.营业收入2 500万元,营业成本1 1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0万元;
2.销售费用670万元,管理费用480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
3.权益性投资收益34万元;
4.营业外收入70万元,营业外支出50万元;
5.该公司在甲、乙两国设有分支机构,在甲国机构的税后所得为28万元(该国所得税税率为30%),在乙国机构的税后所得为24万元(该国所得税税率为20%)。在甲、乙两国分别缴纳所得税12万元、6万元。(假设两国应税所得额的计算与我国税法相同)
6.该公司2015年已预缴企业所得税55万元。
则,会计利润总额
=2 500-1 1000-40-670-480-60+34+70-50+28+24=256(万元)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二、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1、计算纳税调整额
(1)确定收入类调整项目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收入类纳税调整增加的项目 收入类纳税调整减少的项目 纳税调整视情况增减的项目
视同销售收入; 不符合税收规定的销售折扣和折让 境外应税所得;权益法核算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产生的收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减、免税项目所得;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的投资损益;特殊重组和一般重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2)确定扣除类调整项目
扣除类纳税调整增加的项目 扣除类纳税调整减少的项目
工资、薪金支出; 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捐赠支出;利息支出;住房公积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务的损失;各类社保基金、统筹基金和经济补偿;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与收入无关的支出;12)不征收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和其他项目 视同销售成本;
本年扣除的以前年度结转额;
未列入当期费用的各类保险基金、统筹基金;
加计扣除;
其他
具体例子见教材的【例6-2】至【例6-9】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3)确定财产类调整项目
财产损失 固定资产折旧 其他 项目
现金损失; 银行存款损失; 债权损失; 投资损失; 其他损失 固定资产初始成本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差异;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差异;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差异; 固定资产减值的差异 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包括范围、期限、方法和减值的差异);
以前年度结转的投资转让、处置所得;
其他调整项目
(4)确定准备金类调整项目
(5)确定房地产企业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6)确定特别的纳税调整项目
税务机关对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价格进行的特别纳税调整
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费用分摊协议
税务机关依法核定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对境外受控公司未分配利润的特别纳税调整
关联企业间债权性投资超过权益性投资规定比例的部分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2、计算企业弥补亏损额
计算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金额
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是指纳税人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盈利可以弥补境内营业机构的亏损。即当“利润总额”加“纳税调整增加额”减“纳税调整减少额”的余额
(1)若为负数时,境外应税所得可以用于弥补境内亏损,最大不得超过企业当年的全部境外应税所得。
(2)若为正数时,如以前年度无亏损额,则不需要补亏;如以前年度有亏损额,则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最大不得超过企业当年的全部境外应税所得。
计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金额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指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可以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税法中的亏损称为应税亏损,是指对会计亏损按税法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的金额(若为正数,则称为应税盈利,简称盈利)。企业某一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例如:
东方公司2010-2015年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后所得额”分别为:-50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400万元。
则:
该公司2010年度亏损的500万元可在2011-2015年5个年度税前弥补;2011年亏损100万元,可在2015年全额弥补;2013年亏损100万元,可在2015年全额弥补。
因此,该公司弥补亏损后2015年无余额,无须纳税。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三、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计算平时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
本月(季)应缴所得税额=实际利润累计额×税率-减免所得税额-已累计预缴的所得税额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
除了以上两者方法计算预缴所得税外,还可以采用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三、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2、汇算清缴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实际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所得税额-抵免所得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
本年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
减免所得税额:
小型微利企业的减征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20%)
高新技术企业的减征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15%)
境外所得应补税额=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
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境外所得换算成含税收入的所得-弥补以前年度境外亏损-境外免税所得-境外所得弥补境内亏损)×税率
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税额=本年可抵免的境外所得税额+本年可抵免以前年度所得税额
例子参看教材【例6-10】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
1.依照税法规定可以不设账或应设未设账的。
2.只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收入总额能够查实,但其成本费用支出不能准确核算。
3.只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支出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查实,但其收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
4.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支出虽能正确核算,但未按规定保存有关凭证、账簿及纳税资料。
5.虽然能够按规定设置账簿并进行核算,但未按规定保存有关凭证、账簿及纳税资料。
6.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四、计算核定征收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
1、确定所得税核定征收企业的范围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1.定额征收
定额征收是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核算应税所得率征收是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3.选择应税所得率
企业多行业经营时,不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有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其主营项目,核定其适用某一行业的应税所得率。
2、选定核定征收的办法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4.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收入×应税所得率
或 =((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收收入-免税收入
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例5-11】枫叶面包店2016年向税务机关申报2015年度取得收入总额90万元,成本费用80万元,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2.5万元,税款已经入库。后经税务机关检查,发现其成本、费用无误,但是收入总额不能准确计算。假定应税所得率为20%。则:
按成本推算的应纳税所得额=80÷(1-20%)×20%=20(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20×25%=5(万元)
该面包店2015年度还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5-2.5=2.5(万元)
任务三 核算企业所得税
一、账户设置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一)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核算当期应上交税务机关的所得税,其发生额一般在贷方
(二)所得税费用
核算当期企业发生的递减净利润的所得税费用,其发生额一般在借方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
核算当期增加或减少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增贷减
(四)递延所得税负债
核算当期增加或减少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减带增
二、会计核算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1)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
确定账面价值→确认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确定递延所得税→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确定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
(2)确认计税基础
包括确认资产的计税基础和确认负债的计税基础。
常见的资产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其他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
常见的负债有:预计负债、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3)确定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差异: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差异:资产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包括可抵扣亏损和税款递减和其他特殊情况。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4)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
(5)确认与计量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6)所得税会计核算
【例5-21】飞翔公司2015年度利润总额为81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均无期初余额。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会计事项如下:
(1)3月5日以300万元取得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年末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由此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0万元。
(2)年末存货账面余额1500万元,经测试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 300万元,由此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
(3)因售后服务确认预计负债100万元。
(4)实现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
(5)支付税收罚款和滞纳金20万元。
则,运用资产负债表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步骤如下: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810-200+200+100-30+20=900(万元)
当期应交所得税额=900×25%=225(万元)
确定暂时性差异
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
最后,确认所得税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500 300 200
存货 1 300 1 500 200
预计负债 100 0 100
合计 — — 200 300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在应付税款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此,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企业所得税时,应首先按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确定应纳税所得额;以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确定应交所得税,以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由于应付税款法下不单独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所得税。因此,这种方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目前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可采用此方法。
2、应付税款法
任务四 申报企业所得税
一、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1、纳税期限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1)纳税年度的规定
(2)月度或季度申报所得税,预缴税款
(3)年度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4)终止经营活动,需办理所得税汇算清缴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2、纳税地点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计机构、场所取得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应当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在中国境内为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字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
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
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3、汇算清缴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的填报
1、填报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
项目五 企业所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的填报
2、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有以下几种:
1.附表一:收入明细表
2.附表二:成本费用明细表
3.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4.附表四: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5.附表五:税收优惠明细表
6.附表六:境外所得税抵免计算明细表
7.附表七: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纳税调整表
8.附表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表
9.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
10.附表十: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调整明细表
11.附表十一:长期股权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
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的填报举例
谢谢!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