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增值税_1 课件(共26张PPT)- 《税法(第十版)》同步教学(人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增值税_1 课件(共26张PPT)- 《税法(第十版)》同步教学(人大版)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增值税
导入案例
鉴于目前十分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经董事会研究决定,A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宏远汽车修理厂,预计月营业额为50万元,每月购进的修理配件金额为10万元,那么该厂每月取得的汽车修理费收入如何缴纳增值税(假定上述金额均不含税,且购进的修理配件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目录 content
01 增值税概述
02 纳税人
03 征税对象
04 税率及征收率
05 计税方法
06 应纳税额的计算
07 出口货物、劳务及服务退(免)税
08 税收优惠
09 征收管理
01 增值税概述
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对在中国境内发生增值税应税交易,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
应税交易是指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品。
增值额是指企业或者其他经营者从事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在购入的货物、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的价值基础上新增加的价值额,是从事交易过程中新创造的那部分价值。
增值税的概念
就一个交易单位来说, 增值额是该单位应税交易销售收入额扣除非增值项目(相当于物化劳动,如外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价值后的余额。这个余额大体相当于该单位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就一个商品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来说,不论其生产经营经过几个环节,最后的销售价格都等于各环节增值额之和。
从国民收入分配角度看,增值额(V+M)在我国相当于净产值,包括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和其他属于增值性的收入。
增值税的概念
1.理论增值额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增值额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新创造的价值额,相当于商品价值C+V+M中的V+M部分,包括工资、利息、利润。C代表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V代表工资,是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M代表剩余价值或盈利,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增值额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从内容上讲,大体相当于净产值。
增值税的概念
2.法定增值额
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征税的增值额并非理论上的增值额,而是法定增值额。法定增值额是指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政策要求,在增值税制度中人为确定的增值额。
3.法定增值额与理论增值额的关系
法定增值额可以等于,也可以大于或者小于理论增值额,。造成二者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在规定扣除范围时,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的处理办法不同。
增值税的概念
【即学即用】 表2-1是某商品的最后销售价格与各生产流通环节增值额的关系。
表2-1 某商品的最后销售价格与各生产流通环节增值额的关系
*假定本环节均为增值额,无购进项目。每个环节的增值额为本环节销售额减去购进成本(即上一环节的销售额)后的余额。
以表2-1为例,如果对每个环节的销售额计税,除了第一个环节外,其余环节分别被重复征税若干次。如果改为按每个环节的增值额征税后,不论一个商品从生产到最后消费经过几个流转环节,其计税总值都等于该商品的最终销售价格。
普遍征收,在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和金融商品增值的各个生产流通环节普遍征收。
税收负担由最终消费者承担,纳税人在发生应税交易时通过价格将税负转嫁给下一生产流通环节。
实行税款抵扣制度,计算应纳税款时,要扣除以前生产流通环节已负担的税款, 凭票抵扣。
实行比例税率,原则上应采用单一比例税率,但为了贯彻经济社会政策,也会对某些行业或产品实行不同的税率。
实行价外税制度,计税依据为不含税销售额
避免重复征税,仅就增值额部分征收
02
01
03
05
06
04
增值税的特点
实例分析
甲方销售货物给乙方并收取5 000元,该货物的成本为3 000元,乙方再以7 000元的价格销售给丙方。此时,对于甲方来说,他只需对2 000元(=5 000-3 000)的部分计算增值税,而非对5 000元计算增值税;对于乙方来说,他只需对2 000元(=7 000-5 000)的部分计算增值税,而非对7 000元计算增值税。甲方销售货物给乙方和乙方销售货物给丙方,都是对增值额计税。甲方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乙方抵扣,同时乙方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丙方抵扣,这样就避免了重复征税问题。
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在购置当期全部一次扣除。
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对于购置用于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允许将已提折旧的价值额予以扣除。
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及其折旧均不予扣除。
增值税的类型
增值税的类型
表2-2 三大增值税类型比较
【小思考】 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税制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增值税的类型
【实例分析】 
某企业销售收入100万元,购入原材料45万元,固定资产36万元,当期计提折旧5万元,请计算不同增值税类型下的法定增值额(计算结果见表2-3)。
表2-3 不同类型增值税的增值额单位:万元
【小思考】 哪种类型的增值税对纳税人最有利
02 纳税人
纳税人
在境内发生应税交易且销售额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单位和个人,以及进口货物的收货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增值税起征点为季销售额45万元。
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单位和个人,不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可以自愿选择依照税法规定缴纳增值税。
应税交易行为中的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组织及其他单位;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纳税人
境内的具体含义:
(1)销售货物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
(2)销售服务、无形资产(自然资源使用权除外)的,销售方为境内单位和个人,或者服务、无形资产在境内消费。
(3)销售或租赁不动产、转让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不动产、自然资源所在地在境内。
(4)销售金融商品的,销售方为境内单位和个人,或者金融商品在境内发行。
(5)进口货物,是指货物的起运地在境外,目的地在境内。
纳税人
不属于在境内销售服务或者无形资产:
(1)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销售完全在境外发生的服务。
(2)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销售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无形资产。
(3)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出租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动产。
纳税人
【实例分析】 
境外某咨询公司与境内某公司签订咨询合同,就这家境内公司开拓境内外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出合理化管理建议,境外咨询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同时在境内和境外发生,属于在境内销售服务。
纳税人
【实例分析】 
境外C公司向境内D公司转让一项专利技术,该技术同时用于D公司在境内和境外的生产线,属于在境内销售无形资产。境外E公司向境内F公司转让一项专用于F公司所属印度子公司在印度生产线上的专利技术,不属于在境内销售无形资产。
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
境外单位和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交易,以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的类型
我国增值税实行税款抵扣制度,对增值税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是否健全,是否能够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以及应纳税额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方便增值税的征收管理,保证对专用发票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管理,将增值税纳税人按照其经营规模大小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纳税人的类型
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税交易额未超过规定标准,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年应税交易额(不含税)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税务机关代开发票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
对于稽查查补销售额和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应计入查补税款申报当月的销售额,不应计入税款所属期销售额。经营期是指在纳税人存续期内的连续经营期间,包括未取得销售收入的月份。
纳税人的类型
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是:
(1)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
(2)年应税交易额超过规定标准的自然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
(3)不经常发生应税交易行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4)兼有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且不经常发生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5)小规模纳税人偶然发生的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计入年销售额。
纳税人的类型
一般纳税人
(1) 登记标准。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交易额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年应税交易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2) 不需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的纳税人。
①按照政策规定,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
②年应税交易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自然人。
【小思考】 某数学研究院10月转让一批实验设备,取得转让收入600万元,该研究院是否需要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
谢 谢 大 家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