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十七讲:动物的新陈代谢二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功能成分 功能 异常病血浆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 血压偏高:高血压血细胞 红细胞 运输__氧气_____和部分二氧化碳 数量偏__低___→贫血白细胞 防御保护、抵抗病菌的侵入 数量偏__高___→炎症血小板 加速凝血和促进止血 数量过少→不易止血红细胞是数量最 多 的血细胞,呈 圆饼 状,成熟后 无 细胞核。白细胞体积 最大 ,数量 少 , 有 细胞核,能抵抗病菌的侵入。血小板是最 小 的血细胞, 无 细胞核,有加速血液凝固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血液的种类含氧 高 ,颜色 鲜红 的血叫动脉血:含氧 低 ,颜色 暗红 的血叫静脉血。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 血红蛋白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结合 ,形成 氧合血红蛋白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 分离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被隔成了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 瓣膜 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心房壁的厚度比心室壁 厚 。整个心脏可以分为四个腔,每个腔都分别与相应的血管相连:左心室与 主动脉 相连;右心室与 肺动脉 相连;左心房与 肺静脉 相连;右心房与 上下腔静脉 相连,可以归纳为“室动房静”。血管: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用显微镜观察)种类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主要功能动脉血管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静脉血管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从全身各器官运送血液回到心脏毛细血管 极薄,仅由一层___上皮细胞____构成 最小,只允许红细胞 单行 通过 最慢 与____肺泡和组织细胞_____进行物质交换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循环定义:血液在由 心脏 和全部 血管 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面复始地流动。血液循环途径注:“→”表示动脉血,“---”表示静脉血。血液循环包括 体循环 和 肺循环 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同时进行,互相连通。体循环从 左心室 开始, 右心房 结束,其中的血液由 动脉 血变成 静脉 血。肺循环从 右心室 开始, 左心房 结束,其中的血液由 静脉 血变成 动脉 血。常考查问题:药物到达目的需要经心脏次数问题静脉注射,一般药物目的为全身各组织细胞,需要经过两次,目的为肺部时,需要经过一次。吸入式药物:一般药物目的为全身各组织细胞,需要经过一次,目的为肺部时,不需要经过。瓣膜房室瓣:在心室和心房之间,只能由 心房 向 心室 打开。动脉瓣:在心室和动脉之间,由心室向动脉打开,动脉内部没有瓣膜。静脉瓣:在静脉内部。近心端和远心端问题:静脉抽血:扎近心端;动脉出血:扎近心端;静脉出血:扎远心端被毒蛇咬伤:扎近心端。血型和输血人体的血型由遗传决定,而且终生不变。人们一般认知的血型是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 凝集原 决定的,红细胞上存在两种凝集原,分别是A 凝集原和B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 凝集素 ,分别叫 抗A凝集素 和 抗B凝集素ABO 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 A 抗 BB型 B 抗AAB型 A 和B 无O型 无 抗A 和抗B输血的原则: 输同型血 。不得已要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 交叉配血 试验,主要考虑供血者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输血时还应做到 少而慢 .AB 型血可以接受 AB、A、B、O型血液,被称为万能受血者; O 型血可以给 AB、A、B、O型血的人输血,被称为万能供血者。【典例4.1】(2023年湖北十堰)如图是三种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动方向是甲→丙→乙B.流回心脏的血液为静脉血C.丙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D.乙血管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答案】B解析:A、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丙→乙,A正确。B、体循环中流回心脏的血液是静脉血,而肺循环中流回心脏的血液是动脉血,B错误。C、丙为毛细血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C正确。D、乙是静脉,四肢静脉血管中有瓣膜,能保证血液单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D正确。故选:B。【对点训练4.1】(2023·台州)某同学进行“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1)如图甲,装有金鱼和水的塑料袋受到的总重力为20牛。该同学将扎紧袋口的塑料袋放入水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米3。(2)用显微镜观察图乙中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结果如图丙所示,①判断图丙中血管2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②要将图丙中右下角的血管3移到视野中央,应将培养皿往 移动。【答案】(1)2× 10-3(2)红细胞单行通过;右下方【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解析】【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其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2)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解答】(1);(2) 血管2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故往右下方移动。【典例4.2】(2023年山东滨州)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B. 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C. 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D. 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答案】C【对点训练4.2】(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题)在人一生中,心脏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动而不疲劳?以下模型代表心脏一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舒缩时间的关系(每小格代表0.1秒)。从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同时休息的时间是(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答案】B【分析】(1)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如图所示:(2)心脏收缩时用力,而舒张是被动的,因此心房和心室同时休息的时间就是指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时。【详解】由题干可知,每小格代表0.1秒,黑色方格代表收缩,白色方格代表舒张,因此从题干图示可知,当心房与心室同时舒张时,也就是都为白色空格的时候,心房和心室都为四个空格,即0.4秒,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典例4.3】(2023年山东济南)图一是人血细胞形态示意图,图二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所示细胞1、2、3都可以用来做DNA亲子鉴定B.人体出现炎症时,图一所示细胞2的数量会增加C.图二中判断②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D.图二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为③>①>②【答案】B解析:A、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2白细胞可以用来做DNA亲子鉴定,错误; B、2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2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正确; C、图二中判断①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错误; D、图二中③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②动脉、①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为②>③>①,错误。故选:B。【对点训练4.3】(2023·丽水)每年9月29日设为世界心脏病日,目的是科普心脏健康知识,让大家认识到心脏健康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心脏通过不停搏动,推动血液流动。(1)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时,可以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以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始终是心房→ →动脉;(2)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不断地将营养物质、 和激素等物质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CO2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3)使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血涂片,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若将图中细胞③移到视野中央,血涂片应 (填字母)。A.向下移动 B.向左移动 C.向右移动【答案】(1)心室 (2)氧气(O2) (3)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心脏和血管;血液循环【解析】【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的,人体的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流经全身各处。【解答】(1)血液是由心房流向心室的;(2) 主要功能是不断地将营养物质、氧气和激素等物质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3) 由于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故细胞位置看到在哪里应向哪里移动;故答案为:(1)心室;(2) 氧气(O2) ;(3) A【典例4.4】(2023年四川内江)《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在左心室B. 图中②④为动脉,其中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C. 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 若图中毛细血管网乙位于小肠处,则④中营养物质高于③【答案】D【2023年四川南充】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白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心脏内的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流向静脉,不能倒流B.动脉血管比静脉血管的管壁更厚,弹性更大,它能将身体各部分的血液送回心脏C.某病人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D.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的右侧出发回到左侧,它与肺循环形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答案】C【对点训练4.4】(2023四川成都真题)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丁代表心脏的四个腔,①-④代表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最发达的是丁B. 在心脏内血液由甲流到丙、由乙流到丁C. 血管②中是静脉血,血管③中是动脉血D. 小肠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心脏时,首先进入甲【答案】C【解析】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最发达的是丁左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行程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故A正确。B.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分析可知,在心脏内血液由甲右心房流到丙右心室、由乙左心房流到丁左心室,故B正确。C.通过B项分析可知,血管②肺静脉中是动脉血,血管③上下腔静脉中是静脉血,故C错误。D.小肠吸收的水分通过下腔静脉,运输到心脏时,首先进入甲右心房,故D正确。故选C。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泌尿系统由 肾脏 、 输尿管 、 膀胱 和 尿道 组成。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肾脏 ,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肾单位 ,其由肾小体和 肾小管 组成,肾小体由 肾小球 和 肾小囊 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尿液的形成过程:尿(由肾单位产生)→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道→排出体外。原尿的形成:血液在流经 肾小球 时进行滤过作用,即除了 血细胞 和 蛋白质 外,血浆中的其他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尿液的形成:原尿经过 肾小管 时进行重吸收作用,即全部的 葡萄糖 和氨基酸、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原尿中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在排泄出体外的物质中,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则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常考查的问题:血液中各成分的变化经过全身各组织细胞,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其中经过小肠时,营养物质含量升高;经过肾脏时,尿素尿酸含量降低。经过肺部,氧气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典例5.1】(2023·温州)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体钠元素的获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盐。因此,健康用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答案】(1)细胞膜(2)肾脏(3)葡萄糖【知识点】食物与营养【解析】【分析】根据细胞的生命活动、肾脏的功能、糖尿病的原因分析。【解答】(1) 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 ;(2) 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3) 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易引发糖病。故答案为:(1)细胞膜;(2)肾脏;(3)葡萄糖。【对点训练5.1】(2023·丽水)科学家探究尿液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资料一:古希腊时期科学家认为,水汽在膀胱形成尿液。资料二:古罗马解剖学家盖伦曾在小狗上实验,将肾脏下行的管道结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膀胱中没有尿液,管道变得膨大;解开结扎绳,尿液顺着管道流入膀胱。资料三:盖伦在《论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一些中提到,血液在肾脏上腔被一层坚硬的膜所阻挡,有害物质能过滤除去。其追随者根据这一描述,建立了如图所示的肾脏模型。盖伦的实验结果 资料一的观点(填”支持”或“不支持”);模型中膜的功能与肾小球的 作用类似,但该模型还存在不足,未能科学解释尿液的形成过程。【答案】(1)不支持(2)滤过【知识点】泌尿系统;水盐平衡【解析】【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尿道和膀胱组成的;其中肾脏中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是形成尿液的主要生理作用;【解答】(1)盖伦认为尿液在肾脏中形成的,故不支持观点一;(2) 血液在肾脏上腔被一层坚硬的膜所阻挡,有害物质能过滤除去 ,故其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相似;【典例5.2】(2023 泰安)四种物质在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 血浆 原尿 尿液尿素 0.03 0.03 1.8葡萄糖 0.1 0.1 0无机盐 0.72 0.72 1.1大分子蛋白质 8 0 0A.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B.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和无机盐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D.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尿素等废物含量减少【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正确;B、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正确;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错误;D、尿素等物质随着尿液排出了体外,因此,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尿素等废物含量减少,正确。故选:C。【对点训练5.2】(2023四川眉山真题)某病人到医院就诊,医生观察到病人浮肿现象严重,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医生要求病人做了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下图表为病人血检和尿检的部分结果,其中血液和尿液中哪项成分的变化能证明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 )样品 蛋白质(克/100毫升) 葡萄糖(克/100毫升) 无机盐(克/100毫升) 尿素(克/100毫升)血液 7.4 01 0.72 0.03尿液 0.5 0 1.1 1.8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无机盐 D. 尿素【答案】A【解析】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见,题干表格中尿液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能证明医生的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正确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典例5.3】(2023四川眉山真题)血液经过肺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肺循环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C. D.【答案】A【解析】结合分析可知:肺动脉内流静脉血,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多,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对点训练5.3】(2023 临沂)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B.若b为肺,则c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若b为肾小球,则c中的蛋白质浓度升高D.若b为小肠,则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解答】解:A、若b为骨骼肌,a为体循环的动脉,c为体循环的静脉。则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A错误。B、经过肺循环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若b为肺,则c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错误。C、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会滤过(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所以若b为肾小球,则c中的蛋白质浓度升高。C正确。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所以若b为小肠,则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D错误。故选:C。同化作用概念:生物体会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新的自身组成物质,并 储存 能量的过程。分类自养:植物能通过 光合作用 ,将无机物直接制造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异养:人和动物等需要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异化作用概念:生物体不断地氧化分解自身组成物质, 释放 能量,并不断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主要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表达式: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大量)无氧呼吸: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于是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产生少量的能量。表达式: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b.高等植物在被水淹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少量的能量。表达式: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人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营养物质的利用:当一个人的能量获得大于消耗时,能量就会被储存起来,使体内的有机物积累增加;反之,当能量获得小于消耗时,则会分解体内原有的有机物,使体内有机物储存减少水盐平衡: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相反,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肾脏就只产生少量的尿。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而且它们的含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正常生活。如果我们多喝水又不增加盐分,肾脏就会产生盐含量较低的尿液,反之则产生盐含量较多的尿液【典例6】(2022 杭州)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最合理的是( )A.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区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二类B.按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二类C.按有无成形细胞核区分,生物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细菌细胞二类D.按分布部位不同区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脑和脑神经二类【解答】解:A、按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能将无机物如CO2和H2O等合成有机物的生物称为自养型生物,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以现成有机物为生的生物称为异养型生物。A正确。B、按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B错误。C、按有无成形细胞核区分,生物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类,C错误。D、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脑和脊髓,D错误。故选:A。【对点训练6】(2023杭州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将体内多余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异化作用B.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C.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D.人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相同,都是异养需氧型.【答案】C【解析】【分析】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就是指生物将从外界获取到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相应的能量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就是指生物江自身的部分营养物质通过分解释放出能量,再将分解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可以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解答】A.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就是指生物将从外界获取到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相应的能量的变化过程。人将体内多余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同化作用,A错误;B. 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 异化作用也分为两种类型:需氧型和厌氧型。B错误;C.细胞的呼吸作用利用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C正确;D. 人和酵母菌都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属于异养型,但其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性,D错误;故答案为: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十七讲:动物的新陈代谢二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功能成分 功能 异常病血浆 运载血细胞,运输______和_______等 血压偏高:血细胞 红细胞 运输_______和部分二氧化碳 数量偏_____→贫血白细胞 防御保护、抵抗病菌的侵入 数量偏_____→炎症血小板 加速凝血和促进止血 数量过少→不易止血红细胞是数量最 的血细胞,呈 状,成熟后 细胞核。白细胞体积 ,数量 , 细胞核,能抵抗病菌的侵入。血小板是最 的血细胞, 细胞核,有加速血液凝固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血液的种类含氧 ,颜色 的血叫动脉血:含氧 ,颜色 的血叫静脉血。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形成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被隔成了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 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心房壁的厚度比心室壁 。整个心脏可以分为四个腔,每个腔都分别与相应的血管相连:左心室与 相连;右心室与 相连;左心房与 相连;右心房与 相连,可以归纳为“室动房静”。血管: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用显微镜观察)种类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主要功能动脉血管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静脉血管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从全身各器官运送血液回到心脏毛细血管 极薄,仅由一层_______构成 最小,只允许红细胞 通过 最慢 与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循环定义:血液在由 和全部 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面复始地流动。血液循环途径注:“→”表示动脉血,“---”表示静脉血。血液循环包括 和 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同时进行,互相连通。体循环从 开始, 结束,其中的血液由 血变成 血。肺循环从 开始, 结束,其中的血液由 血变成 血。常考查问题:药物到达目的需要经心脏次数问题静脉注射,一般药物目的为全身各组织细胞,需要经过两次,目的为肺部时,需要经过一次。吸入式药物:一般药物目的为全身各组织细胞,需要经过一次,目的为肺部时,不需要经过。瓣膜房室瓣:在心室和心房之间,只能由 向 打开。动脉瓣:在心室和动脉之间,由心室向动脉打开,动脉内部没有瓣膜。静脉瓣:在静脉内部。近心端和远心端问题:静脉抽血:扎近心端;动脉出血:扎近心端;静脉出血:扎远心端被毒蛇咬伤:扎近心端。血型和输血人体的血型由遗传决定,而且终生不变。人们一般认知的血型是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 决定的,红细胞上存在两种凝集原,分别是A 凝集原和B凝集原,而血清中含有与之相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 ,分别叫 和ABO 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A型 A 抗 BB型 B 抗AAB型 A 和B 无O型 无 抗A 和抗B输血的原则: 。不得已要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 试验,主要考虑供血者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输血时还应做到 .型血可以接受 AB、A、B、O型血液,被称为万能受血者; 型血可以给 AB、A、B、O型血的人输血,被称为万能供血者。【典例4.1】(2023年湖北十堰)如图是三种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动方向是甲→丙→乙B.流回心脏的血液为静脉血C.丙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D.乙血管内有瓣膜,保证血液单向流动【对点训练4.1】(2023·台州)某同学进行“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1)如图甲,装有金鱼和水的塑料袋受到的总重力为20牛。该同学将扎紧袋口的塑料袋放入水中,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米3。(2)用显微镜观察图乙中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结果如图丙所示,①判断图丙中血管2是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②要将图丙中右下角的血管3移到视野中央,应将培养皿往 移动。【典例4.2】(2023年山东滨州)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B. 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C. 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D. 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对点训练4.2】(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题)在人一生中,心脏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动而不疲劳?以下模型代表心脏一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舒缩时间的关系(每小格代表0.1秒)。从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同时休息的时间是(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典例4.3】(2023年山东济南)图一是人血细胞形态示意图,图二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所示细胞1、2、3都可以用来做DNA亲子鉴定B.人体出现炎症时,图一所示细胞2的数量会增加C.图二中判断②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D.图二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为③>①>②【对点训练4.3】(2023·丽水)每年9月29日设为世界心脏病日,目的是科普心脏健康知识,让大家认识到心脏健康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心脏通过不停搏动,推动血液流动。(1)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时,可以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以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始终是心房→ →动脉;(2)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不断地将营养物质、 和激素等物质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CO2和其他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3)使用显微镜观察已染色的血涂片,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若将图中细胞③移到视野中央,血涂片应 (填字母)。A.向下移动 B.向左移动 C.向右移动【典例4.4】(2023年四川内江)《黄帝内经》谈到“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在左心室B. 图中②④为动脉,其中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C. 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 若图中毛细血管网乙位于小肠处,则④中营养物质高于③【对点训练4.4】(2023四川成都真题)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丁代表心脏的四个腔,①-④代表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最发达的是丁B. 在心脏内血液由甲流到丙、由乙流到丁C. 血管②中是静脉血,血管③中是动脉血D. 小肠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心脏时,首先进入甲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泌尿系统由 、 、 和 组成。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其由肾小体和 组成,肾小体由 和 组成。尿的形成和排出尿液的形成过程:尿(由肾单位产生)→集合管→肾盂→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道→排出体外。原尿的形成:血液在流经 时进行滤过作用,即除了 和 外,血浆中的其他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尿液的形成:原尿经过 时进行重吸收作用,即全部的 和氨基酸、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原尿中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最终形成尿液。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在排泄出体外的物质中,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则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常考查的问题:血液中各成分的变化经过全身各组织细胞,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其中经过小肠时,营养物质含量升高;经过肾脏时,尿素尿酸含量降低。经过肺部,氧气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典例5.1】(2023·温州)钠是人体必需元素,但摄入过多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体钠元素的获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盐。因此,健康用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钠元素。钠离子从细胞外进入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需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人体中的部分钠元素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人体胰岛素含量过低,引起血液中 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对点训练5.1】(2023·丽水)科学家探究尿液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资料一:古希腊时期科学家认为,水汽在膀胱形成尿液。资料二:古罗马解剖学家盖伦曾在小狗上实验,将肾脏下行的管道结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膀胱中没有尿液,管道变得膨大;解开结扎绳,尿液顺着管道流入膀胱。资料三:盖伦在《论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一些中提到,血液在肾脏上腔被一层坚硬的膜所阻挡,有害物质能过滤除去。其追随者根据这一描述,建立了如图所示的肾脏模型。盖伦的实验结果 资料一的观点(填”支持”或“不支持”);模型中膜的功能与肾小球的 作用类似,但该模型还存在不足,未能科学解释尿液的形成过程。【典例5.2】(2023 泰安)四种物质在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 血浆 原尿 尿液尿素 0.03 0.03 1.8葡萄糖 0.1 0.1 0无机盐 0.72 0.72 1.1大分子蛋白质 8 0 0A.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B.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和无机盐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D.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尿素等废物含量减少【对点训练5.2】(2023四川眉山真题)某病人到医院就诊,医生观察到病人浮肿现象严重,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医生要求病人做了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下图表为病人血检和尿检的部分结果,其中血液和尿液中哪项成分的变化能证明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 )样品 蛋白质(克/100毫升) 葡萄糖(克/100毫升) 无机盐(克/100毫升) 尿素(克/100毫升)血液 7.4 01 0.72 0.03尿液 0.5 0 1.1 1.8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无机盐 D. 尿素【典例5.3】(2023四川眉山真题)血液经过肺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肺循环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C. D.【对点训练5.3】(2023 临沂)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B.若b为肺,则c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若b为肾小球,则c中的蛋白质浓度升高D.若b为小肠,则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同化作用概念:生物体会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新的自身组成物质,并 能量的过程。分类自养:植物能通过 ,将无机物直接制造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异养:人和动物等需要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异化作用概念:生物体不断地氧化分解自身组成物质, 能量,并不断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主要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表达式: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能量(大量)无氧呼吸: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于是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产生少量的能量。表达式: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b.高等植物在被水淹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少量的能量。表达式: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人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营养物质的利用:当一个人的能量获得大于消耗时,能量就会被储存起来,使体内的有机物积累增加;反之,当能量获得小于消耗时,则会分解体内原有的有机物,使体内有机物储存减少水盐平衡: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相反,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肾脏就只产生少量的尿。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而且它们的含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正常生活。如果我们多喝水又不增加盐分,肾脏就会产生盐含量较低的尿液,反之则产生盐含量较多的尿液【典例6】(2022 杭州)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最合理的是( )A.按同化作用方式不同区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二类B.按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区分,绿色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二类C.按有无成形细胞核区分,生物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细菌细胞二类D.按分布部位不同区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脑和脑神经二类【对点训练6】(2023杭州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将体内多余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肪储存,属于异化作用B.按异化作用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C.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根本原因D.人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相同,都是异养需氧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真题演练(2023年内蒙古通辽)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是由图中的①、②、③构成,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B.数量最多的是①,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C.如果③的数量超过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炎症D.当人受伤流血时,如果伤口不严重,一会就止血,主要是②的功劳【答案】B解析:A、血液的成分包括④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①红细胞、②白细胞和③血小板,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A错误。B、①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B正确。C、②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如果②的数量超过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炎症,C错误。D、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当人受伤流血时,如果伤口不严重,一会就止血,主要是③血小板的功劳,D错误。故选:B。(2023 泰安)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解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Ⅰ]动脉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b]左心室②[Ⅱ]房室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③[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④扎紧[2]下腔静脉,向[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答】解:①图中[Ⅰ]位于主动脉和左心室之间,为动脉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b]左心室,说法错误;②[Ⅱ]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为房室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说法错误;③心脏有四个腔,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故[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说法正确;④心脏注水过程中,扎紧下腔静脉,从上腔静脉灌水入心脏,水在心脏内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流出,故扎紧[2]下腔静脉,向[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说法正确;故选:B。(2023 滨州)如图表示人体某部位血管及血流方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C内流动脉血,则B一定是肺部毛细血管B.若B为大脑内毛细血管,则A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C处C.若B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含丰富的养料和氧气D.若B处被毒蛇咬伤,则应捆扎C处,避免蛇毒扩散到全身【解答】解:A、若C内流动脉血,则B可能是肺部毛细血管或出球小动脉。A错误。B、血液流经大脑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脑组织细胞,脑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升高,所以若B为大脑内毛细血管,则C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A处,B错误。C、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时,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小肠组织细胞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血液中的氧气会扩散进入小肠组织细胞,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所以若B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的养料会增加,氧气会减少。C错误。D、血液的流向为:A→B→C。所以若B处被毒蛇咬伤,则应捆扎C处,避免蛇毒扩散到全身。D正确。故选:D。(2022 聊城)如图表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其变化判断该器官是( )A.小肠 B.肾 C.脑 D.肺【解答】解:A、在小肠,由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葡萄糖进入时少离开时增多。B、在肾脏,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了尿液。尿素进入时的多离开时应减少。C、脑符合上述的物质交换特点。D、在肺部,二氧化碳进入时的多离开时的少。综上所述:A、B、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2022 东营)心脏一生都在为我们努力工作,它就像抽水的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B.图乙中,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D.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了心室收缩和心房舒张两个过程【解答】解:A、图甲中,左右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房室瓣进入心室,A正确;B、图乙中,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B正确;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C正确;D、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D错误。故选:D。(2022 济南)如图为人体内部分血液流动示意图,X代表器官或结构、A、B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中流静脉血,B中流动脉血,则X可以代表肺B.若A、B中都流静脉血,则X可以代表右心房、右心室C.若X为肾小球,则A中流动脉血,B中流静脉血D.若X为皮肤,则B中血液的尿素和氧气含量都减少【解答】解:A、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发生了气体交换,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若A中流静脉血,B中流动脉血,则X可以代表肺,A正确。B、若A、B中都流静脉血,X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的一部分,则X为右心房、右心室,B正确。C、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只起过滤作用,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氧气含量不变,两端连接小动脉,若X为肾小球,则AB是小动脉,都流动脉血,错误。D、血液经过皮肤后,通过皮肤的排泄后,尿素含量减少,通过皮肤中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氧气含量减少,D正确。故选:C。(2023湖北宜昌真题)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B. 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C. 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D. 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答案】B【解析】A.血液经过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都是小动脉,都流动脉血,A错误。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结合题图可知,一个肾单位由③肾小囊、④肾小管、⑤肾小球组成,B正确。C.正常人的肾小囊中,微吸管提取的液体内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但肾小球病变后,通透性增强,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会进入肾小囊腔中。此时,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后,则可能能有大分子蛋白质,C错误。D.因为肾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绝大多数的水,所以④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是尿液,与③肾小囊中的原尿相比,尿素的浓度变高,D错误。故选B。(2023湖南益阳真题)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献血时应从静脉血管采血 B. 严重贫血的人应输入血小板治疗C. 异型输血容易导致红细胞凝集 D. 健康成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答案】B【解析】A.献血时应从静脉血管采血。因为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A正确。B.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因此严重贫血的人应输入红细胞治疗,B错误。C.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正确。D.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D正确。故选B。(2023新疆真题)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②的腔壁比①的腔壁厚 B. ②收缩,将血液泵至肺动脉C. ③和④间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③和④内流的是静脉血【答案】B【解析】A.体循环输送血液路线最长,需要压力最大。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的是左心室。可见,②左心室的腔壁比①左心房的腔壁厚,A正确。B.②左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主动脉;④右心室收缩,将血液泵至肺动脉,B错误。C.同侧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朝向心室的房室瓣,房室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可见,③右心房和④右心室间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D.心脏左侧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都流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心脏右侧为右心房和右心室,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都流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可见,③右心房和④右心室内流的是静脉血,D正确。故选B。(2023 宁波)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C.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D.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解答】解:A、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完成的,同时人体的生命活动还受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调节。故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不能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A错误;B、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肺的通气,经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故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B错误;C、机体产生的尿液由泌尿系统排出,汗液由皮肤排出体外,C错误;D、水属于小分子物质,比赛途中喝的水,能直接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D正确故选:D。(2023湖南邵阳真题】下列曲线分别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囊B. 若图乙中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则部位②是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C. 若图丙中z表示肺容量,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D. 由图丁可知,部位③代表口腔,物质w是蛋白质【答案】B【解析】A.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所以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①表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全部葡萄糖,A错误。B.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图乙中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则部位②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B正确。C.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高于外界空气的气体压力,从而气体就被排出,即呼气过程。所以,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容积在减小,是呼气过程,C错误。D.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由图丁可知,部位③代表口腔,物质w是淀粉,D错误。故选B。(2023湖南岳阳真题)下图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相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人体内驱动血液流动的器官是______,血管甲、乙、丙中属于动脉的是_____。(2)若丙是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则血管甲、乙中营养物质更丰富的是__________。(3)若丙是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甲血管中的血液由心脏的______(填字母)流出,此时乙血管中流______血。【答案】(1)心脏;甲 (2)乙 (3) C;动脉【解析】(1)心脏主要由心肌(肌肉)构成,它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乙是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丙是连通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2)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若图中丙是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则乙是肠静脉,其内流动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3)如果丙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甲是肺动脉,乙是肺静脉;在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即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减少,同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逐渐增多,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因此甲肺动脉中的血液是由心脏的C右心室流出,乙肺静脉中流动脉血。(2023 常州)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与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系统相关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系统为 系统。过程a中,胸廓容积扩大,人体处于 (选填“吸气”或“呼气”)状态;经过过程b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为 血。(2)B系统中,食物中的蛋白质在 中开始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 。(3)C系统的动力器官是 。该系统通过 (选填“体”或“肺”)循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和营养物质。(4)血液经过D系统中 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用,最终形成尿液。【解答】解:(1)A系统为呼吸系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包括呼气和吸气,a吸气中,胸廓容积扩大,人体处于吸气状态;经过b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2)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B消化系统中,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中开始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C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循环系统通过体循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和营养物质。(4)肾脏的能够是形成尿液,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经过D泌尿系统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故答案为:(1)呼吸;吸气;动脉(2)胃;氨基酸(3)心脏;体(4)肾小球;重吸收(2023 无锡)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进出心脏的动脉或静脉,Ⅰ、Ⅱ表示身体各部的毛细血管,请据图回答:(1)流经C→Ⅱ→D的血液循环途径为 循环,由C流经Ⅱ到D时,血液由 血变为 血。(2)Ⅰ表示 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由A流经Ⅰ到B时,颜色由 变为 。【解答】(1)(2)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流经C主动脉→Ⅱ全身各器官毛细血管网→D上、下腔静脉的血液循环途径为体循环,由C流经Ⅱ到D时,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Ⅰ表示肺部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由A肺动脉流经Ⅰ肺部毛细血管网到B肺静脉时,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故答案为:(1)体;动脉;静脉;(2)肺部;暗红;鲜红。(2023·杭州)鱼、蛋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进食鱼、蛋等食物后,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在 (填写器官名称)被吸收到血液中,通过体循环和 等过程,进入组织细胞中合成人体自身的蛋白质。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它随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 作用进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经肾小管时不能被 ,从而随尿液排出体外。【答案】(1)小肠;肺循环(2)滤过;重吸收【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泌尿系统【解析】【分析】(1)人体消化道中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吸收后的物质通过血液循环流经全身各处;(2)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两项生理功能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解答】(1)蛋白质主要在小肠处消化成氨基酸,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进入组织细胞中合成人体自身的蛋白质;(2)血液流经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葡萄糖等物质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其余排出体外。(2023 滨州)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各器官、系统密切协调、相互配合完成。如图中的①~⑦代表结构,A~E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人体内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 。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是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昼夜形成的原尿约150升,而实际排尿约1.5升,这是由于[ ] 。如果一个人尿检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 。肝脏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往肾脏,经[C]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流经心脏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在图示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 ] 。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共同的结构特点是 ,有利于物质透过,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解答】解:(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它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叫吸收。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结束小肠;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2)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含氮废物等。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L,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L,这是由于图中E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则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是图中的⑥肾小球,其通透性过大。(3)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尿素分子→肾静脉→下腔静脉→②右心房→④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①左心房→③左心室→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肝脏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往肾脏,经C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流经心脏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4)组织细胞不停的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因此氧气浓度最低的地方是⑤组织细胞。(5)肺泡壁和缠绕在它外面的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等结构上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因此肺泡壁、小肠绒毛壁及毛细血管壁的共同特点是: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故答案为:(1)胃液、肠液、胰液;吸收。(2)E肾小管重吸收作用;⑥肾小球。(3)②④①③。(4)⑤组织细胞。(5)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真题演练(2023年内蒙古通辽)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是由图中的①、②、③构成,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作用B.数量最多的是①,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C.如果③的数量超过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炎症D.当人受伤流血时,如果伤口不严重,一会就止血,主要是②的功劳(2023 泰安)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解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Ⅰ]动脉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b]左心室②[Ⅱ]房室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③[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④扎紧[2]下腔静脉,向[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023 滨州)如图表示人体某部位血管及血流方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C内流动脉血,则B一定是肺部毛细血管B.若B为大脑内毛细血管,则A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C处C.若B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含丰富的养料和氧气D.若B处被毒蛇咬伤,则应捆扎C处,避免蛇毒扩散到全身(2022 聊城)如图表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其变化判断该器官是( )A.小肠 B.肾 C.脑 D.肺(2022 东营)心脏一生都在为我们努力工作,它就像抽水的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B.图乙中,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房室瓣打开,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D.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了心室收缩和心房舒张两个过程(2022 济南)如图为人体内部分血液流动示意图,X代表器官或结构、A、B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中流静脉血,B中流动脉血,则X可以代表肺B.若A、B中都流静脉血,则X可以代表右心房、右心室C.若X为肾小球,则A中流动脉血,B中流静脉血D.若X为皮肤,则B中血液的尿素和氧气含量都减少(2023湖北宜昌真题)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B. 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C. 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D. 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2023湖南益阳真题)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献血时应从静脉血管采血 B. 严重贫血的人应输入血小板治疗C. 异型输血容易导致红细胞凝集 D. 健康成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2023新疆真题)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②的腔壁比①的腔壁厚 B. ②收缩,将血液泵至肺动脉C. ③和④间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 ③和④内流的是静脉血(2023 宁波)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只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C.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D.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2023湖南邵阳真题】下列曲线分别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囊B. 若图乙中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则部位②是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C. 若图丙中z表示肺容量,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D. 由图丁可知,部位③代表口腔,物质w是蛋白质(2023湖南岳阳真题)下图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相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人体内驱动血液流动的器官是______,血管甲、乙、丙中属于动脉的是_____。(2)若丙是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则血管甲、乙中营养物质更丰富的是__________。(3)若丙是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甲血管中的血液由心脏的______(填字母)流出,此时乙血管中流______血。(2023 常州)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与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系统相关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系统为 系统。过程a中,胸廓容积扩大,人体处于 (选填“吸气”或“呼气”)状态;经过过程b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为 血。(2)B系统中,食物中的蛋白质在 中开始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 。(3)C系统的动力器官是 。该系统通过 (选填“体”或“肺”)循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和营养物质。(4)血液经过D系统中 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用,最终形成尿液。(2023 无锡)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进出心脏的动脉或静脉,Ⅰ、Ⅱ表示身体各部的毛细血管,请据图回答:(1)流经C→Ⅱ→D的血液循环途径为 循环,由C流经Ⅱ到D时,血液由 血变为 血。(2)Ⅰ表示 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由A流经Ⅰ到B时,颜色由 变为 。(2023·杭州)鱼、蛋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素。进食鱼、蛋等食物后,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氨基酸在 (填写器官名称)被吸收到血液中,通过体循环和 等过程,进入组织细胞中合成人体自身的蛋白质。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它随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 作用进入原尿。原尿中的尿素流经肾小管时不能被 ,从而随尿液排出体外。(2023 滨州)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各器官、系统密切协调、相互配合完成。如图中的①~⑦代表结构,A~E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人体内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 。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是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昼夜形成的原尿约150升,而实际排尿约1.5升,这是由于[ ] 。如果一个人尿检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 。肝脏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往肾脏,经[C]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流经心脏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在图示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 ] 。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共同的结构特点是 ,有利于物质透过,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动物的新陈代谢二.doc 动物的新陈代谢二真题演练.doc 动物的新陈代谢二真题演练(解析版).doc 动物的新陈代谢二(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