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兴亡及隋初统治1.隋的兴亡。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权建隋,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杨坚死后,次子杨广即位。。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文帝像·隋朝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文帝最大的历史功隋炀帝被杀死,隋朝灭亡。绩是结束了西晋末年以2.隋初的统治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黄国力强盛的王朝。2大运河与科举取士制度河1.开通大运河(隋炀帝时)长安通。时间、目的:从605年起;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洛阳洛口仓济。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江都沟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南长一运河江余杭创。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都城隋朝大运河示意图2.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尽道隋亡为此河,至。创立进程: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今千里赖通波。”“此河”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指的是隋朝大运河。。意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九举科举制制必正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魏晋:门第。制秦:军功。汉:品行。隋唐至清:成绩。鱼贯而出中国古代的选官方式23中国古代史(下)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建立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平定全国。2.唐太宗: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2贞观之治1.出现的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②唐太宗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③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太宗像2.治国政策和措施。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皇帝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3.贞观名臣: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杜如吏户礼兵刑工晦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三省六部制简图4.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直击中考(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朕亡一镜矣。”唐太宗感慨“朕亡一镜矣”,是因为魏征去世,体现了唐太宗善于纳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的映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巨大力量,人民既能拥护3女皇帝武则天皇帝的统治,也能推翻皇帝的统治。1.统治措施。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经济: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2.影响: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4“开元盛世”武则天像1.出现原因: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一系列改革: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一的女皇帝。2.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