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兴起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所办军事工业2洋务运动的内容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近代军事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工业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近代民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企业民用企业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新式陆海★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规模最大)等军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海军初步建成,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运动失败。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新式教育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后来他率军收复新疆;★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边防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1885年在台湾设立行省是1862年正式成立的京师同文馆。直击中考(1)“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创办军事工业。(2)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因此,洋务派兴办了民用企业。(3)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3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2.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产生。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局限: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加上其内部中国近代史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 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士朝鲜。宝清进军路线2.时间:1894一1895年。日陆军进军路3.名称由来: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故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4.重大战事。平壤之战: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平壤陷落。。黄海激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被李鸿章命令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夺取了制海权。。旅顺大屠杀:日军登陆辽东半岛,攻陷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邓世昌。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结果: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内容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工厂,表明列强侵略由以《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影响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资本输出为主。2瓜分中国狂潮俄法德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i了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影响: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岛瓜分中国狂潮:三国干涉还辽5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