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2.4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一、环境社会系统健康发展原理环境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原理指在环境管理中所要面对的系统实质是“环境社会系统”,而这个系统又不断地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一)环境社会系统健康发展原理的基本内涵1.“环境社会系统”是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它的第一个特性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不可分割性。就是说在这个整体中,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是不能割裂的看待和处理的2.“健康发展”首先是指环境社会系统的动态性,其次表示了人类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性。它表明这一系统将随着时间不断演化,而且这种演化定将沿着人类社会为行为主体对幸福的本能追求的方向前行系统: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环境管理学系统主要内容②环境社会系统强调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的整体性。③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原理强调环境社会系统的动态性。①环境社会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特征,如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涌现性、目的性、综合性等。(二)环境社会系统健康发展原理的主要内容阅读材料20为什么需要环境社会系统健康发展原理让我们从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常见的三个场景中各自不同的环境问题,来说明环境社会系统健康发展原理的重要性。1.“发展中的贫穷污染”最常见的一个中国或印度或越南的一家小造纸厂污染了一条原本清澈的河流,把它变成了彩色。尽管NGO们对这一现象痛心疾首,予以最强烈的道德和其它谴责,甚至会有某个NGOer极端的行动,尽管当地环保部门也试图严格执法、上门罚款和耐心说教,但无奈更看重眼前利益的当地村民,当地政府被就业和收入两条绳索牢牢牵制,纳口不言,默然处之。这使得小小的污染企业得以苟存,甚至其管理层在当地过得相当有成就感。这种“贫穷污染”的道理,与北京、上海或孟买的大城市市民们每天“享受”大气中PM2.5的道理,几乎没有什么两样。2.“发达过度的富裕排放”一个最典型的美国家庭从一年365天恒温22℃的210平方米的house里出来,驾驶一辆排气量2.0的小汽车到10公里外一处fitness中挥汗如雨地锻炼2小时,然后到15公里外的supermart购物,满载回家一多半是made in China的大量生活用品,而这些物品多半会变成垃圾直接丢弃。除这种生活的巨大的耗电量、耗汽油量之外,在2010年,每个四口之家平均扔掉的垃圾达4000公斤之多,平均每天每人3公斤。显然,这种生活方式与当今世界的全球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甚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3.“发展不足的环境困境”在肯尼亚一个面临放牧导致土地退化的自然保护区NgongHill内,一个17岁牧羊少年John Lamayan在大雾中苦寻丢失的两只羊。他父母两年前在部落仇杀中遇害,自此便独自承担起了七个弟弟妹妹的生活和学习。为了他们,Lamayan孑然一身在此打拼。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不难体会,在这片最古老、最原始、最没有发展的非洲大地上,所承载的发展与环境的困境是如此沉重。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贫穷、不平等、不自由、性别歧视、就业、教育、医疗、种族、社区等的具体特点,不能将环境问题与对其影响巨大的经济、社会、人口、文化、资源、产业等问题综合考虑,环境问题的解决是没有希望的。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成一个整体,以健康发展为目标来设计解决方案,这就是环境社会系统健康发展原理。结论:二、环境承载力原理(一)环境承载力原理的基本内涵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原理:是指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下,自然环境能够承载和支撑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强度和总量只有将人类社会各种生存和发展的活动的强度和总量,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才能认为这种生存与发展活动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环境承载力是判断一项人类活动是否对自然环境构成威胁或破坏的基本标准。从地球上大多数地方而言,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后,由于人类活动范围、强度的极大扩展,人类活动在许多地方和方面都迅速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这是造成如此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人们认为环境的承载力是无限的,人类活动强度再大,排放再多污染物,自然环境也能够消纳和承载,而不破坏自然。这种认识在一些地方至今仍然有所保留(二)环境社会系统健康发展原理的主要内容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环境承载力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人类活动不能超过的界限,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面,自然环境系统将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进而对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环境承载力原理主要有以下内容:1.科学地确定一个地区、城市的环境承载力,确定人类活动的环境限制底线,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环境承载力可以从分多个层次,最基本的承载力是保证人类生存;其次是保障人类生理需要;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保障人类对景观等方面的承载。这些承载力标准不同,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也不同。反映了环境承载力的变动性和人类社会对环境需要的多样性2.保证人类生存保障人类生理需要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障人类对景观等方面的承载环境承载力的变动性人类社会对环境需要的多样性人类积极的环境保护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境承载力。如人类通过优化自己的活动,可以提高某一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使其承载更多的人口和发展活动。人类可以通过修建污水处理厂、废弃物处理中心、绿色造林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进一步提高环境承载力。这是人类环境管理行为合理性的依据3.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