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从零到卓越——创新与创业导论保护创新发明与创新成果项目三知识目标 了解发明的概念和特点,熟悉发明的类型和发明的过程。 了解创新成果的概念和特征,掌握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取得的途径和方法。素质目标 树立发明的意识,主动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创新发明思考。 树立尊重和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项目目标能力目标 能够结合发明的相关知识进行创新发明思考。 能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开展创新发明01一、发明的概述二、发明的类型三、发明的过程回望人类历史,从石器时代到蒸汽时代,从电气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发明。在进行下面的学习之前,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问题导入(1)什么是发明?(2)发明通常要经历哪些过程?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的特有问题而提出的创新性方案,以及为实现这一技术方案所应用的措施和最终成果。(一)发明的概念一、发明的概述发明特点(1)发明必须包含技术创新或模式创新(2)发明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或基础方案(3)发明必须利用自然规律与现有技术或模式相比,发明必须具有实质性的显著进步,而不是对前人成果的重复。当然,利用和借鉴前人成果,在他人现有成果的基础之上作出改进,也是一种发明。发明是为了解决特定的技术难题或特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发明必须是一种方案,唯有如此,人们才能按照方案进行产品制造、技术创新、模式复制等。发明要求的技术是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因此,没有利用自然规律的方案不能称之为发明。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二)发明的特点一、发明的概述案例阅读用实际行动保卫绿水青山,20岁大学生发明太阳能净水器2020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的第15周年。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际,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大二学生胡文帅,发明了一款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生态循环净水系统。胡文帅出身于工程师家庭,他从小就有一个科技发明的梦想。在读高中时,他就对水污染治理非常感兴趣,还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但受限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他不得不将这个梦想留到以后去实现。考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后,他与学院同学组建了研究团队,拟针对市面上传统净水产品存在的造价高、安装麻烦、维修不易、净水方式单一等问题,着手研发一款依靠太阳能供电的设备。案例阅读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失败,他不得不与团队成员一稿又一稿地修改设计方案,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工厂,记录数据。终于,他们将重复走成了一条成功的路,研制出了一款集净水、美观于一体的净水系统。这个系统由四个净水处理系统集合而成,主系统与水生植物净化系统、水生动物净化系统、微生物填料净化系统相互补充,共同构建出了一个生态微循环,从而能够更高效、更便捷的净化水源。目前该设备已经在杭州市多处水域投放使用,净水成效显著。该项目也获得了浙江省第十六届挑战杯一等奖、浙江省职业院校挑战杯特等奖等荣誉。专利发明是指以获得专利为目的,并且最终确实获得了相应专利的发明创造。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一)专利发明和非专利发明二、发明的类型非专利发明是指不以获得专利为目的,并且最终也未获得专利的发明。物品发明是指以有形的物品形式存在的发明,包括材料类物品发明,如塑料、玻璃;器具类物品发明,如弓箭、蒸汽机;等等。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二)物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二、发明的类型方法发明是指以无形的现象或过程形式存在的发明,包括工艺性方法发明,如塑料制造工艺、酿酒工艺;非工艺性方法发明,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等。简单发明是指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发明。发明者的个人杰作多为简单发明。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三)简单发明和复杂发明二、发明的类型复杂发明是指结构复杂,难以实现的发明。众多发明者智慧的共同结晶多为复杂发明。从某种程度上讲,复杂发明也是多个简单发明的组合。独立发明是指在整个发明过程中,发明者从始至终未与其他人发生任何形式的合作,独自完成的发明。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四)独立发明和协作发明二、发明的类型协作发明是指在发明过程中,发明者与其他人通过不同形式的协作共同完成的发明。创建型发明是指那些新的、前所未有的发明。这些发明一般仅有基本的雏形结构,处于最初始的发展阶段,如贝尔发明的电话、巴贝奇发明的计算机等。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五)创建型发明和完善型发明二、发明的类型完善型发明是指在原有发明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丰富而形成的发明。例如,笔记本电脑就是在台式电脑的基础上发明的。生活资料发明是指作为生活资料应用于人们生活中,以满足人们日常需求的发明,如手机、运动鞋、沙发、茶几、自行车、电视机等。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六)生活资料发明和生产资料发明二、发明的类型生产资料发明是指作为生产资料应用于社会生产领域,以服务于社会生产活动的发明,如收割机、播种机、织布机、挖掘机、起重机、车床等。自然科学发明是指通过对具体科学规律的能动利用而产生的发明。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七)自然科学发明和社会科学发明二、发明的类型社会科学发明是指通过对具体社会规律的能动利用而产生的发明,如股份制度的创建、货币制度的创建、中国古代郡县制的创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创建等。任务一 开展创新发明三、发明的过程发现问题,选择方向1分析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2优化方案3发明实施4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发明意识,使学生体验发明的乐趣。活动内容:请同学们根据想象,自备原料完成一件小发明,包括手工艺品、模型、科技小制作等。该发明要具有新颖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根据表所示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评分。体验小发明创新实践创新实践评分标准 满分 实际得分 备注作品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学原理 25作品为原创,或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和改进 25作品贴近生活,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作品使用环保材料,能够体现创作者的环保意识 25总 分 100课堂总结发明的概述发明的类型发明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