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背景资料了解作者作品,明确主题写法。作者作品张养浩见本书第230页。文天祥见本书第228页。王磐(约1470一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夏完淳(1631一1647),字存古,号小隐,诗邮(今属江苏)人,明代散曲家。他工诗能画,人,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精通音律。他的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雄,英勇就义时,年仅17岁。他的诗歌悲壮雄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浑,刚健有力,充满爱国热情。悲惨的现实生活。南安军0文天祥课文全析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①军:经过梅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我的征衣湿透。宋代行1流露出诗人被俘后的难政区划名,与府、过沮丧之情。州、监同属于路。评析:这两句点明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此处是因梅岭而说2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显示了作者在行程中心情的沉重。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①全非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国之痛。(广安市中考)评析: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2级下册梦中行采薇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一时落入敌手。评析:这两句对仗工整,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表明了宋朝人斗争到底的决心。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2。「②采薇:周在家乡饿死是我的愿望,梦里在首阳山头采薇。武王代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薇,一种野菜。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评析: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仿效伯夷、叔齐饿死殉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国,誓不投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了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232·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夏完淳课文全析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0.1「①南冠:三年来为抗清兵颠沛四方,今日兵败被俘成阶下囚。《左传·1“羁旅”一词将诗人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斗争生活做了高度简洁的概(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括,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评析:在抚今追昔的深沉慨叹中回忆三年来的抗清历程。(镇江市中考)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风光无限的山河在流泪,谁还说天地之间无比宽广。评析:表达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已知泉路2近,欲别故乡难。「②泉路:地下。已知我即将面对死亡,难舍生我养我的故乡。指阴间。评析: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毅魄归来日,灵旗④空际看。22诗人魂归人间,是为了看等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我要高举战旗让它在空中飘扬。战旗在空中飘扬,以此表达③毅魄:英魂。④灵旗:战旗。古代出壮志未酬的悲愤。(镇江市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中考)评析:感情由悲而壮,显示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课文全析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骊山四顾,阿房一炬①,当时奢在骊山上放眼四顾,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华都变做了土九年级下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2,水萦纡③。①一炬:侈靡现在在哪里?只有稀疏的荒草,回环曲折的水流。一把火。相传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毁阿]至今遗恨房宫。②萧疏:稀疏。③萦纡(yū):回环曲折。」朝代更替的遗恨,这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规律性概括,指出封建统治就如眼前烟雾缭绕的树林。列国的周、齐、秦、汉和楚这些国家,赢者无论输赢都逃脱不了灭亡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的命运。了的,都变成了灰烬;输了的,也都变成了灰烬。23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