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背景资料了解作者作品,明确主题写法作者作品陆游(1125一1210),字务观,刘禹锡(772一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南)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太子宾客、检校礼人,南宋诗人,有《渭南文集》《剑七年部尚书,故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是南诗稿》等传世。陆游少时受家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其文章以论说文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册成就最大。与柳宗元齐名,并称“刘柳”。在当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人蜀,投身军时的诗坛,他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其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诗语言生动清新,《竹枝词》《柳枝词》等别开生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诗作九千多首,内容极面,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丰富。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合称深寓哲理,脍炙人口。“中兴四大诗人”。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号玉谿谭嗣同(1865一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开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成二年(837)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弘农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尉。一生困顿失意,在政治上屡遭排挤。他的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诗多抒写时代离乱的感慨,个人失意的心情。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其中有不少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和缠绵深挚的爱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与领导戊情诗。著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佚,后人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秋词(其一)》刘禹锡课文全析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自古逢秋悲寂寥①,我言秋日胜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冷清萧条,我却说秋天要胜晴空一鹤排云上春朝2。「①寂寥:冷清萧条。过春天。②春朝(zhā0):春天。评析:前两句是议论,先弃“逢秋悲寂寥”的常情,后立“秋日胜春朝”的新见,气势不凡。“排”字写出了鹤直冲云霄的晴空一鹤排③云上,便引诗情气势。秋天晴朗的天空中,有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28·课外古诗词诵读·到碧霄④。「③排:推开。它到了碧蓝的天空。④碧霄:蓝天。霄:指天空,上面为“雨”,评析:选取了一鹤冲天这一典型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不要误写作“宵”。壮美画面,表现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怀。夜雨寄北李商隐课文全析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0夜你问我归来的日期,我还未定归期。在这巴山驿馆的楼头看雨,何当共剪西窗烛七年级上雨涨秋池。「①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雨水已涨满了秋天的水池。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评析:一问一答,写出欲归不得的愁苦。愁苦之情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③巴山夜雨“期”“巴山夜雨”两次出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西窗下一起剪烛花,追述今日巴山夜雨韵律回环往复,营造了时空时。②何当:何时将要。表示期交错的意境,达到了内容与的情景呢?盼。③却话:回头说,追述。形式的完美结合。(潍坊市评析:采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诗人在郁闷、孤中考)寂的雨夜里憧憬着团聚的美好场面。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课文全析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僵卧①孤村不自哀2,尚思铁马冰河入梦来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躺卧不起,并不为自己哀伤,心中还想着为国戍轮台③。「①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②不自哀:为国家守卫边关。不为自已哀伤。③戍轮台:指守卫边关。评析:这两句描写现实,自己悲哀的处境和报国的雄心前后对比鲜明。“思”字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夜阑④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战场杀夜将尽,躺在床上听到风雨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敌的梦境,以梦的形式再现④夜阑(In):夜将尽。⑤铁了“戍轮台”的志向,表达了梦来。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马:披着铁甲的战马。诗人强烈的报国愿望。2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