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第八章力一、力弹力1力是什么1.力:物理学中,把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只要有力的作用发生,就一定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到力的物体,叫解读1施力物体与受力受力物体。①物体3.对力的理解我被你撞坏了!。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施力物体个以上的物体;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之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受力物体我也受损了,力。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引力、磁力等的作用是相互的。可产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彼此接触,若没有相互推、拉、挤、压等作用也可能不会产生力,如放在墙角、紧贴墙面的书桌与墙面之间虽然相互接触,却没有力的作用。2形变1.形变: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形变。②解读2弹性形变和塑性。弹性形变: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形变形变称为弹性形变。例如,弹簧、橡皮筋等都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形变称为塑性形变。例如,面团、橡皮泥的形变等。2.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跳板发生弹性形变:人站在形变就越大。跳板上时,跳板弯曲;人离3.弹性限度:当弹性物体的形变达到某一数值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开跳板后,跳板恢复原状。也不能恢复原状了,这个值叫弹性限度。3弹力1.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橡皮泥发生塑性形变:体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可以将橡皮泥捏成各种2.产生条件: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形状。44第八章力3.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性形变消失,弹力也就随之消失解读1弹力的方向4.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①弹力方向5.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形变方向。物体是否直接接触,若不接触一定没有弹力。。接触处是否相互挤压或拉伸,只有接触且相互挤压或拉伸才能产原长生弹力。。我们可以假设将接触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若能维持现状则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没有弹力;若不能维持现状★弹力有无的判断则有弹力。可见接触物体对判断研究对象是否受到弹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力的测量水杯和墙面不直接接触,1.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故两者之间没有弹力。用手托起2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桌子与墙面直接接触,但2.弹簧测力计②没有相互挤压,故两者。用途:测量力的大小。之间也没有弹力。桌子。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和地面之间有弹力。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认: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对要测量的力进行估计,将挡板撤去后,小球不能不要测量超过测力计量程的力。维持现状,会向下滚动,故→校:测力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若不在,应校正到小球和挡板之间有弹力。“0”刻度线处。→测: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解读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吊环弹簧F↓度盘外壳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测量前指针要被测的力的方向要先来回拉动秤钩几次,防调到指在“0”沿弹簧测力计中弹秤钩止弹簧、指针卡在外壳上。刻度线上。簧的轴线方向。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