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7张PPT。复习巩固:1、希腊城邦文明开始于公元前 世纪至公元前 世纪; 希腊城邦的黄金时代为公元前 世纪 期 ;希腊城邦终结的时间为公元前 世纪,它被北方的 王国征服。2、马其顿国王 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和 ,占领了 流域,灭掉 ,建立起地跨_____三洲的_______帝国,定都_______。3、亚历山大死后,帝国随即分裂,但是影响深远。它对世界文化融合做出了贡献: 文化传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到 ,促进了 的交流与融汇。二、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城的奠基人是罗慕洛斯,神话传说他是战神马尔斯的儿子,和勒莫是孪生兄弟。他们生下来后不久,母亲就被杀死了。他们的外祖父是当时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国王,外祖父的弟弟为篡夺王位,派人把兄弟俩装在筐内,投入河中,想把他们淹死。不料筐子被河边的树枝挂住,两个孩子大难不死。一头到河边饮水的母狼发现了他们,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他们。兄弟俩长大成人后,杀死了外祖父的弟弟,并建立了新城。新城以罗慕洛斯的名字命名,称为罗马。至今,在意大利的罗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母狼乳婴”的铜像。有关罗马起源的传说(一)罗马城的建立 P21 第1段时间公元前8世纪中期地点意大利半岛(亚平宁半岛)中部意大利半岛(二)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扩张 1、建立: 2、扩张过程:(1)(2) 3、扩张的基础(1)军事基础:第一段 2-3行 【 】(2)制度基础: 见阅读卡 4、扩张的影响 P21最后5、扩张的结果 P22 第1段公元前509年龟甲阵 古罗马的军队采用军团编制,每个军团30个中队,分为三类:枪兵(年轻人)、主力兵(壮年人) 、后备兵(老兵)。 战斗时,枪兵在前投掷武器,主力兵居中,富有经验的后备兵殿后:老兵只在形势紧迫时上阵。这就是著名的罗马军团三列阵法。 军团一般由4500~6000人组成,多数为重装步兵,少数为轻装步兵,再配300名骑兵。战斗时中,各兵种和前线、后备部队密切配合,势不可挡。有集团军作战的优势。 【罗马人尚武,强大的罗马军团兵种齐全,装备精良,作战英勇,战术高超。】 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戕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共和制。元老院、公民大会、执政官——体现了罗马共和国的民主制罗马元老院会议上的辩论罗马执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 执政官是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由百人团会议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两人担任,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实施。当国家遇到危急情况时,由元老院提名,以其中一人为独裁官,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任期不能超过6个月。执政官有12名扈从,每人配有象征权力的“法西斯”。罗马实行共和制军事的扩张的影响 扩张过程中,罗马掠夺了大量奴隶和广袤土地。奴隶制迅速发展,奴隶遍布各个角落。军事的扩张的结果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帝制随着版图的迅速扩大、人口的日益膨胀和社会矛盾的不断复杂化,罗马的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原来的共和制还能继续维持吗?(三)罗马帝国1、背景:P222、建立的标志:P223、强盛: P22-23(1)(2)4、分裂:P245、灭亡:P24 公元前1世纪,随着版图的迅速扩大,人口的日益膨胀和社会矛盾的不断复杂化,罗马的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共和国制度已无力维持统治。先后出现了苏拉和恺撒实行的独裁统治。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独揽大权 ,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代。公元前8世纪中期前509年公元前27年公元2世纪395年476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帝国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城建立制古罗马兴衰史年代尺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的霸主凯撒大帝 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出身贵族。公元前60年他和庞培、克拉苏结成三头同盟,共同统治罗马共和国。几年中征服高卢全境。他拥有大量财富,更训练了一支忠于自己的强大军队。公元前49年,他打败庞培夺取了政权,并强迫元老院授予他“终身独裁官”的职位,拥有帝王一般的权力。恺撒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却触动元老们的利益,引起元老贵族的不满。 公元前44年,恺撒遭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8岁。 屋大维是凯撒妹妹的孙子。凯撒曾经把他收为义子并指定为继承人。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裁者。为了避免遭到和凯撒同样的命运,屋大维并不急于称帝,而是以“元首” 的身份进行统治。 元首制下,元首控制元老院,并独揽军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权,实际上就是皇帝。屋大维创立的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隐蔽的君主制,罗马帝国从此开始。3、罗马帝国的强盛:(1)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地中海成为“罗马人的小澡盆”)。帝国最初的两百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2)当时的帝国境内,农业和工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罗马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在罗马深受欢迎。古罗马全城复原图 雅努斯既是门神又是战争和和平之神。战时它庙门大开,表示它在帮助罗马人作战。和平时,大门关闭,表示它在庙里保护罗马的人民的平安。其雕像常被表示为两张脸,分别朝着过去和未来,因此又有两面神之称。整个罗马时期七百多年间这个大门只有短暂的关闭。这表明了什么?1、罗马所向披靡、迅速成为一个地跨三洲大帝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古罗马人有尚武精神,骁勇善战,装备精良,战术高超。(2)帝国的统一、强大。2、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哪些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西班牙、葡萄牙等。罗马帝国的分裂与灭亡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日耳曼人屡屡进攻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四)基督教的创立 P23-241、时间2、地点1世纪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亚巴勒斯坦一带3、背景:【 】4、基本教义5、经典遭受残酷压迫的犹太多次发动起义,但屡屡失败。……把希望寄托于“救世主”耶稣,渴望他来拯救自己脱离苦海。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圣经》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传说耶稣于12月25日诞生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一个马棚里,他是上帝的亲生子,为拯救人类而降生人间。他招收了12个门徒,四处游说传教。后来,耶稣被弟子犹大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门徒们宣扬他在三日后又复活升天。耶稣受难 木雕像 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耶稣人们常把基督比喻为迷途羔羊的拯救者 装饰图案:上帝的羔羊《圣经》当时信仰上帝的人主要是什么阶层的人? 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它是下层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争的手段。小结罗马城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尚武——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罗马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476年地跨欧、亚、非三洲前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练习1、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2、我们常说的“圣诞节”、“公元纪年”与下列哪个宗教有关 ( )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DC3、有一位欧洲人,他不出国,就能浏览地中海沿岸各地风光,他应该生活在 ( )A.罗马帝国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古代希腊 D.古代埃及4、47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是( )A.希腊人 B.波斯人 C.日耳曼人 D.斯巴达人AC5、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并传播的主要社会根源是( )A.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加深了犹太人的灾难B.巴勒斯坦地区长期遭到外族入侵和掠夺C.灾难使巴勒斯坦人民希望“救世主”前来拯救他们D.罗马帝国对外扩张,被征服地区民族矛盾激化6、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高度繁荣,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民主制度 B.文化的辉煌 C.依靠军事征服 D.雅努斯的保佑AC①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②公元前2世纪,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了数次争霸战争,最终取得了地中海世界的霸权。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占领了两河流域 ,灭掉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 洲非 洲欧 洲图1-28 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大部分和印度小部分。4、亚历山大帝国包括现在的哪些国家?5、亚历山大帝国在世界文化融合方面的贡献 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透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