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改新(已修改)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化改新(已修改)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1张PPT。1、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____,创始人_____,地点 ,其教徒称为____,经典____ 。
2、 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 ,这一年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 。
3、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______三洲的大帝国,首都______ _;伊斯兰教随之传播,成为与_____、_____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4、阿拉伯民族是个善于学习、重视文化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的 --- 文化。阿拉伯人是东西方 与 交流的 和桥梁。
5、阿拉伯建筑典范____,文学著作《_ __》。
数学成就:改造了 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 洲。现代“ ”一词来自阿拉伯文。 是阿拉伯“代数学”之父。 日本的大化改新第二单元第三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仙药汉委奴国王金印东汉光武帝画像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已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往的就有30余国。公元57年(东汉初),九州北部的倭奴国曾谴使向东汉进贡,汉光武帝赐给其“汉委奴国王”金印。日本遣唐使来华空海
774~835
804年到唐朝学习佛法,806年归国吉备真备与唐人对弈图
693~775
奈良时代政治家、学者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和许多民族一样,他们崇拜太阳神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 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一、古代日本的历程1-4阅读教材理清线索1世纪前后 5世纪7世纪中期646年开始出现早期国家大和国统一日本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化改新”二、大化改新:1、背景: (1)--(6)内部(4)当时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外部(5)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新国家。(6)645年,铲除苏我氏势力。(1)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经济上:……
(3)政治上:……推动力量准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 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谴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你能概括出大化改新的背景吗?内因: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二、大化改新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孝德天皇中臣镰足2、内容:A B CA、政治上:B、经济上:C、法律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善于学习、坚忍服从;不断模仿和创新。①②③④……想一想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唐朝服饰日本和服日本的茶道源于……9世纪的日本书法日本文字源于汉字 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与走向相同。【唐招提寺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兴建的】。 比较一下,平城京与长安街在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唐招提寺湖州法华寺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亲手兴建的,这座极具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的字体所书,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名花异卉。(1)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
(2)改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3、影响(1)--(3)积极性(3)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豪强贵族纷纷建起自己的庄园,到10世纪,庄园数量相当可观,庄园主争相蓄养武士。武士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形成武士阶层。局限性“大化改新”使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演变日本武士道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 武士道在平安时代随武士团的形成而逐渐产生,到武家开始执掌政权的镰仓时代,逐步兴盛和发展起来。在江户时代,武士道吸收儒家理论道德思想而理论化。其影响深入日本社会各阶层,与神道一样,形成日本国民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武士道同神道一起,充当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精神武器。 武士道精神系日本应遵守的封建道德,始于镰仓幕府时期,内容有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武士腰间常佩利刃,作为勇武的象征。"明治维新"后,武士废除了,但对新式军队战士仍长期灌输武士道精神,强调效忠天皇、绝对服从,军人在必要时必须勇于拨刀"切腹"(剖腹自杀),以示忠勇、义烈。 镰仓时代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已是世界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日本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三经济大国。习他人之长,克服自己之短,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应发扬光大,善于学习。 (1)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
(2)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
(3)要正视自身的不足;
(4)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
(5)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4、启示日本的大化改新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背景内容影响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日本周边国家强大日本留学生力倡改革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的宫廷政变成功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实行中央集权土地收归国有,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积极性:局限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1、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早期国家,_____中部的______国家最为强大。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_______。_______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645年发动宫廷政变,___________继位,建年号为_______。 2、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________,经济上,土地收归_________,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_______。701年编订了日本第一部________,作为治国的基础。改革后,日本进入_________社会。。3、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国家分配 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豪强贵族纷纷建起自己的 ,到10世纪,庄园数量相当可观,庄园主争相蓄养 。武士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形成 ,在此后的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