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题
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小明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 g;

(2)实验步骤如图丙,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B.把小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C.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D.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3)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
(5)在一旁观看的小敏同学认为密度的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明显 (选填“偏大”或“偏小”),只利用原有实验器材,只要改进其中某一个实验步骤,即可消除这一人为偏差,其方法 。
2.小明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边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
(2)先用烧杯取适量的液体,然后倒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被测液体的体积为 mL;
(3)小明先测量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再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中,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被测液体的质量为 g,被测液体的密度为 kg/m ;
(4)在(3)步骤的测量过程中,放置托盘里的两个砝码时,应该先放置 g的砝码,后放置 g的砝码;
(5)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所用的50g砝码生锈了,则测量出来这种液体的密度与实际值相比会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6)利用天平、烧杯(可看成规则的圆柱)、刻度尺和水(ρ水已知),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
③将水全部倒出,再慢慢地倒入待测液体,直到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也为m时停止添加;
④用刻度尺测出该液体液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 ;
⑤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用题中已知的符号表示)。
3.(1)如图1所示秒表的读数应记作 s;
(2)小彤同学在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断向天平的右盘试加砝码,直到在天平的右盘中放入最小的砝码时,发现天平分度盘的指针如图2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就是 ,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
(3)如图3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
(4)如图4是按甲、乙、丙顺序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甲图可读出烧杯的质量,乙图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丙图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酱油的质量m= g,酱油的密度ρ= kg/m3,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顺序应改成 (选填“甲”、“乙”或“丙”)。
4.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宇和小伟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1)使用托盘天平时,将天平放在实验桌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此时同组的小伟同学不慎将桌上的盐水打翻,小宇赶紧将天平移到桌上干燥处,接下来他们的操作是 .
A.没有影响,继续进行实验
B.重新调节天平水平平衡
(2)若小宇在用已调好的天平测液体质量时,操作如图甲所示,请你指出其中的两条错误.
① ;
② .
(3)改正错误后,向烧杯中倒入液体.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03.2 g,把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乙;再称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g,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5.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网购了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他用天平和量筒对酒精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平衡;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1.2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5)该酒精的密度为 g/cm3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时,小明发现烧杯口附近有部分酒精液滴,他分析后认为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他的判断是 (选填“对”或“错”)的。
6.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
(2)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天平调平后,小明将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在左盘,称量后记录示数为128g。然后将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最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cm3;
(4)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加砝码时,出现了如图丙的情况,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A”或“B”)
A.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B.继续向右盘中加更小的砝码
(5)横梁恢复水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g/cm3。
7.在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平衡;
(2)测量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得烧杯和适量酱油的总质量m1为69.2g;
B.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测出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2(如图乙);
C.读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V(如图丙);
通过以上数据可算出酱油的密度ρ= kg/m3;
(3)若其它操作不变,仅将步骤B改为“将烧杯中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再测出烧杯质量m2”。修改后所测酱油密度的误差将 (选填“大一些”、“小一些”或“无明显变化”)。
8.小亮外出游玩时,捡到一块精美的矿石,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所需器材测量该矿石的密度,老师在检查器材时,发现砝码有磨损。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向 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该矿石质量,当在右盘中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偏斜,为了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应该 (填正确的字母序号);
A.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左移一些
B.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C.把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D.把这个砝码取下,并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
(3)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测出的该矿石质量为 g;
(4)在用量筒测量矿石体积时,先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矿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高度如图3所示(细线体积忽略不计),该矿石的体积是 cm3;
(5)由此测量出该矿石的密度为 kg/m3。你认为这样测出的密度值要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小亮又在测量某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4所示的图象,其中纵坐标m表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V表示液体的体积,图中的m值应为 g。
9.小丽在海边拾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做了下面的实验。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再取回右盘中最小的砝码,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移动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3)小丽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所示,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实验次数 测量对象 质量(g) 体积(cm3) 密度(g/cm3)
1 小石块
(4)小丽不慎将量筒打碎了,小明说,没有量筒我们也能测石块的密度。小明先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并找出一个空烧杯,然后进行下列的操作:
①在空烧杯中装上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1
②将小石块浸没烧杯中,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③将石块取出,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之后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m2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石块的体积为 ,石块的密度为 (请用m,m1,m2,ρ水表示)。
10.在测量某小石块的密度时,选用天平、量筒、细线和水等器材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1)首先把天平放在 上,将 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向 调节 ;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操作中有两点错误,请你帮他找出:① ;② ;
(3)纠正错误后,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测得的小石块的质量为 g;
(4)如图丁所示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3;
(5)若石块吸水,则测得的密度值和真实值相比 (偏大/偏小)。
11.下面是小亮分别测量正方体木块和盐水密度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亮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是 ;小亮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如果天平的左端偏高,他应该将 向左调;
(2)小亮测量正方体木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则正方体木块的质量为 g;他又用刻度尺测量出正方体木块的边长如图丙所示,则木块的边长是 cm,可求出正方体木块的密度为 g/cm3;
(3)小亮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测量盐水的密度: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B.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盐水,测出体积V1;
C.把量筒中的盐水往烧杯内倒入适量,测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2;
D.测出量筒内剩余盐水的体积V2;
则小亮测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上述测量量进行表示)
12.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食用油
(1)实验原理:
(2)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16g;
②将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如图1,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1= g;
③将烧杯中的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2,读出量筒中油的体积V= cm3;
(3)油的密度ρ= g/cm3;
(4)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油的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3.小明实验小组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cm3;
(2)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40g;
(4)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是 g/cm3;
(5)实验评估: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将比真实值偏 。实验改进:仍运用此实验方案,保留前三个实验操作步骤,只对步骤(4)的操作进行的改进是 。
14.【实验名称】用天平 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设计】如图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 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 ;
【进行实验】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
①将天平放在 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③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
15.如图所示是小媛利用天平(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烧杯等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装置。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后,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刻度盘的右边,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媛将石块放入玻璃杯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石块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读数是 g;
(3)取出石块,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
(4)将石块轻轻地放入烧杯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处作标记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5)从烧杯水中取出石块,再往烧杯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所作标记a处为止,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
(6)计算出石块的质量是 g,石块的密度为 g/cm3;
(7)小媛认为从烧杯水中取出石块时会带走一部分水,这样石块密度的测量值 ;若石块吸水,会使得石块密度的测量值 (前两空均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已知石块每50cm3能吸水5cm3,则石块密度的真实值为 g/cm3;
(8)聪明的小泓发现还可以用天平、烧杯和标记a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她将烧杯中的水倒掉后,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a处,然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利用该装置和标记a可测出液体密度的最大值为 g/cm3;若要增大可测得密度的最大值,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增大空烧杯的质量
B.减小空烧杯的质量
C.提高初始标记
D.降低初始标记
参考答案:
1. 没有取下橡胶垫圈 47.4 与标记处相平 20 2.37 偏小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测出总质量
2. 右 40 32 800 50 10 偏小
3. 247.5 用镊子取走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B 45 1.125×103 乙丙甲
4. 右 B 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 直接用手拿砝码 游码 45 0.75×103
5. 右 C 40 56.4 0.87 对
6. 零刻度线 右 60 B 62.0 1.1
7. 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1.12×103 无明显变化
8. 零刻线 左 D 62.6 20 3.13×103 偏大 88
9. 右 游码 27.2 10 2.72
10. 水平台面 游码 零刻度线/零刻线 右 平衡螺母 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77 20 3.85 偏大
11. 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16.2 3.00 0.6
12. 43 30 0.9 偏大
13. 40 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1.04 小
14. 一 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沾上水,测得石块的质量偏大 水平 移动游码 73.5g
15. 左 112 62 1.24 无影响 偏小 1.364 1.5 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