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税收筹划的基础和方法1 税收筹划概述2 税收筹划产生的原因3 税收筹划的种类4 税收筹划的原则5 税收筹划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6 税收筹划的方法目录 contents04 税收筹划的原则法律原则1.合法性原则在税收筹划中,必须严格遵守合法性原则,任何违反法律的手段都不属于税收筹划的范畴。税收法律是政府以征税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的法律规范,用以调整税收征纳双方的征纳关系,形成征纳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征纳双方都必须遵守。纳税人只有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充分地履行其义务,享有其权利,才符合合法性原则。2.规范性原则税收筹划方案除了税收问题外,还会涉及财务、会计、金融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税收筹划要遵循各领域、各行业的制度和标准,比如在财务会计方面要遵循财务通则、会计制度等,企业的筹资行为要遵循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等。财务原则1.财务利益最大化税收筹划的最主要目的是使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除了要考虑降低税收外,还要考虑使纳税人的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现在的财务利益,还要考虑纳税人未来的财务利益;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所得增加,还要考虑纳税人的资本增值。在一般情况下,税收负担的减轻意味着纳税人股东权益的增加。但在某些情况下,税负的降低并不会带来纳税人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知识要点提醒】税收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纳税人在税收筹划活动中还应重视其他经营成本。财务原则2.稳健性税收筹划在追求纳税人的财务利益最大化时,还必须注意稳健性原则。一般来说,纳税人的节税收益越大,风险也越大。各种降低税收的方式和方法都有一定的风险,节税收益与税制变化、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债务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税收筹划要尽量使风险最小化,要在节税收益与节税风险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以获取稳健的财务收益。3.综合性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要站在纳税人整体财务管理目标的高度,综合考虑规划,以使纳税人的整体税负水平最低。在进行一种税的筹划时,还要考虑与之有关的其他税种的税负效应,进行整体规划、综合衡量,力求使整体税负最低。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盯在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上,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很可能就要多缴,因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高低。经济原则1.便利性纳税人可选择的节减税收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在选择各种节税方案时,应是越容易操作、越简便易懂、未来的不可预测性越易控制的方案越好,凡是能够采用简单方法的,尽量不要采用复杂方法。与此同时,简单易行的方案会节约税收筹划费用,带来税收筹划成本的降低。2.节约性税收筹划无论是聘请外部的税收筹划专家还是由内部的财务人员进行,都要有一定的税收筹划费用支出。如果是聘请专家进行税收筹划,则要支付相应的劳务费用。如果由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税收筹划,则要支付购买相关书籍、搜集相关法律资料以及对财务人员进行税收筹划学习培训的费用等。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之一,应尽可能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使税收筹划的成本效益比最小。05 税收筹划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税收筹划的意义税收筹划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对纳税人熟知税法,更好地利用、遵守税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税收筹划的意义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纳税人有从事经济活动、获取收益的权利。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其资产、收益的正当维护,属于纳税人应有的经济权利。税收筹划除了可以实现节税功能外,还可以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税法陷阱是税法漏洞的对称。税法漏洞的存在,给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机会,而税法陷阱的存在,又让纳税人容易落入看似漏洞、实为陷阱的圈套之中,这也是政府反避税的措施之一。纳税人一旦落入税法陷阱,就要缴纳更多的税款,从而影响纳税人正常的收益。税收筹划可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从而维护其正当权益。税收筹划的意义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税收筹划要求纳税人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涉税事项的事先安排,这就要求纳税人必须熟知税法,并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行事,以避免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税收筹划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抵制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后,企业开始重视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这种一致性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税收筹划是企业的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水平相适应的。只有在税制改革与税收征管改革成效显著的情况下,税收的权威性才能得到实现;否则,如果对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的查处率较低,无疑会助长偷逃税等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纳税意识淡薄,不必进行税收筹划就能取得较大的税收利益。第二,企业的纳税意识强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具有共同的要求。税收筹划所安排的经济行为要求合乎税法规定或不违反税法规定,而依法纳税更是企业纳税意识强的应有之义。第三,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报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同时依法建账也是企业依法纳税的基本要求。税收筹划的意义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税收筹划是在合法或不违法的框架下寻求低税点,低税负的产生除了因国家为了鼓励某一行为所给予的优惠外,还有可能是由税收法规的缺失或不合理造成的。这些不完善的税制往往通过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才暴露出来。国家通过对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的分析和判断,有利于发现现行税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法及有关税收经济政策的反馈行为,同时也是对政府政策导向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现行税法完善性的检验。国家可以利用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反馈的信息,改进有关税收政策并完善现行税法,从而促进国家税制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税收筹划的意义促进国家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从某一角度看,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也是企业对国家税法和政府税收政策的反馈行为。如果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正确,税收筹划行为将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良性的、积极的正面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目标之所在,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自身的税收支出,从而增大自身的财务利益。只有企业自身具有强烈的节税欲望,国家才可能利用税收杠杆来调节、诱导纳税人的行为,从而实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目标。例如,国家为了鼓励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在企业所得税中,有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50%的税收优惠规定。如果企业通过税收筹划成立了研发部门,则该企业在享受国家这一税收优惠政策、节约企业所得税的同时,还实现了国家鼓励企业研发这一税收政策目标。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综合考虑交易各方的税收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参与者,其利益的得失往往影响其他市场交易者。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了自己的税收负担,但有可能造成了其他交易方税收负担的上升,从而引发交易成本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或使交易费用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设计、选择使其他交易各方税收负担保持不变甚至降低的方案,因为只有这种使其他交易方利益不受损的方案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知识要点提醒】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中,除了要考虑不同身份对自身税负的影响外,还要考虑对下游企业的相关影响。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税收只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到所有的成本,要实施某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在交易成本高昂的社会里,税负最小化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因非税因素而引发大量成本。例如,预期雇主的税率下一期会上升,而雇员的税率保持不变,雇主将雇员的报酬递延到下一期支付能够节约雇主的税收支出,但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一旦破产,雇员将处于无法获得支付的风险之下。雇员可能据此要求一个额外的报酬(风险报酬),以补偿其额外承担的风险。因此,税负最小化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而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税收角度考虑,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利润不断增长为最终目标。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关注税收法律的变化税收筹划是在特定的法律背景下进行的,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法律法规的调整与变化,原先不违法甚至合法的行为有可能变为违法行为。第一,当税法中存在的缺陷被纠正或税法中不明确的地方被明确后,企业相应的税收筹划权利就会转换成纳税义务。比如某种税由全额累进税率改为比例税率后,利用累进级距的不同税率实施税收筹划的条件就不存在了。第二,当国家或政府对税法或条例中的某项(些)条款或内容重新解释并更改适用范围时,纳税人原有的权利就可能转变成义务。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正视税收筹划的风险性税收筹划需要在企业涉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安排,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变化给税收筹划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达不到税收筹划所预期的效果。另外,税法中某些比较模糊的地方有可能导致税务当局与纳税人对此的理解产生分歧,也就是纳税人认为不违法的行为在税务当局看来,有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因此,任何纳税主体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但要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还必须了解征税主体对其税收筹划行为的认定和判断。谢 谢 大 家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