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学会宽容 第1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学会宽容 第1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
(课时页)
课题 2.学会宽容 第1课时——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总第4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体会宽容对美好、和谐生活的重要意义。 2.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宽容情境,体会宽容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意义。 3.学会宽待原谅他人,培养宽容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什么是宽容,如何做到宽。认识宽容对个人生活及美好社会的。
重点落实的学科学生核心素养 健全人格——积极心理品质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故事导入: 《六尺巷的故事》。 提问:“六尺巷”是怎样形成的?体现了什么? 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宽容的社会意义:和谐、友善 1.什么是宽容? 提问:同学们,根据你们的理解,你们能说说什么是宽容吗? 提示:宽容就是谅解别人、为他人着想。 2.感谢“宽容人”。 读一读:阅读教材第12页“活动园”中的三个事例。 想一想,说一说: 谈谈你如何看待“我”妈妈的宽容做法? 提示:(1)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而是指责南南,甚至和南南的爸爸妈妈吵起来,就有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谈谈你如何看待邻居的宽容做法? 提示:(2)谢谢邻居的宽容。他 的宽容让我们没有扫兴,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不能影响邻居的生活。 谈谈你如何看待车主的宽容做法? 提示:(3)谢谢车主的宽容。他的宽容让收废品的老人如释重负。如果车主非要老人赔偿损失,会让老人本来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让老人走投无路,甚至可能失去生活的勇气。 3.议一议:三个故事中,妈妈、邻居、车主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共同点是宽容。 4.谈一谈: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结合自身事例,小组交流,谈谈宽容对生活的意义。 提示: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谐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5.游览“宽容城” 提问: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 提示:静心、包容、礼让给“宽容城”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提问:想象一下,假如“宽容城”中没有了“宽容”,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提示:假如“宽容城”没有了“宽容”,人们就会心气浮躁,易冲动暴躁,不耐烦,斤斤计较,生活也将充满争吵和抱怨。人们烦恼多,开心少;敌人多,朋友少;孤独多,援助少;疾病多,健康少… … 提问:许多名寺宝刹都有佛界的一幅对联: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怀一笑, 笑世间可笑之人”。 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对联的? 提示:宽容的人快乐多,健康多,朋友多,财富多,宽容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 【活动二】:宽容的个人意义:让人健康、愉快。 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13页的“阅读角”,了解宽容对人体的功效。 2.悟一悟: 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幸福、愉快。 3.宽容他人——我践行。 讲故事:小组内讲一讲关于宽容的典型故事。 情景演示:在班级里, 两个学生因挤占桌椅而发生矛盾, 互不相让的事。 (1)由当事人谈这件事发生后的心理感受。 (2)学生自由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建议。 提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1)难过、伤心、委屈… …; (2)宽容带来和谐、友善;不宽容影响友谊,影响健康,生活不愉快。 4.“宽容”的名人名言。 5.“宽容”小故事。 6.课堂知识活动。 思考 交流 分享 阅读 思考 交流 分享 阅读 思考 交流 分享 回顾 交流 阅读 思考 交流 分享 阅读 思考 阅读 思考 交流 分享 讲故事 演示 思考 交流 阅读 思考 参与活动 通过活动园创设的情景,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什么是宽容,宽容带给他人的感受,使学生认识到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谐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通过参观“宽容城”景点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静心、包容、礼让给“宽容城”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使人们生活得健康、愉快。培养学生宽容的心理品质。 通过“阅读角”的阅读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宽容”利于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创作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体验宽容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意识。
课堂小结 宽容是一种美德, 宽容更是一种智慧。它不仅体现着人性的仁爱,更体现着一种智慧的技巧。它会让高尚者的心灵更清澈,让卑鄙者的灵魂更龌龊。让我们学会做一个宽容的人。 情感升华 总结提升 突出核心素养目标。
课后作业 用宽容面对生活。
板书设计 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环境和谐、友善 生活更幸福、健康、愉快 内心平和、安定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落实的对应《新课标》指导理念;本课时教学评价关注点;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改进思路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