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温故知新:
1.民族关系: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自主学习: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特点、组织形式
2.村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管理、意义
3.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意义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2.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及其内容
三、构建体系
四、精讲点拨
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组织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性质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职能 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产生方式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民委员会的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意义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2.自治活动形式
(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村委会成员、“海选”
(2)民主协商:商量
(3)民主决策:集体决定、村民会议、议事会
(4)民主管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制定议事规则
(5)民主监督:村务公开栏、“明白墙”、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干部述职报告工作
3.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原因和意义: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4)从基层民主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关系的角度来看,发展基层民主调动了广大居民(村民)参与基层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居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4.如何发展基层治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践
①党∶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三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
自治(发挥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作用、村民五个民主实践)、德治(发挥核心价值观引导作用,培养文明风尚)、法治(乡村治理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④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提高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素质和积极性
⑤多个组织(村两委、村民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乡贤)共同参与,加强农村自治组织建设和管理;培育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⑥运用现代技术,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服务精细化,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五、典型习题
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新时代,江苏各地以升级版的“枫桥经验”,谱写了中国之治的江苏“枫”景。
政治引领 苏州平江街道强化党建项目牵引带动,创新开展社区治理议事、楼道微自治等书记项目,形成“支部抓治理、书记领项目、党员带群众”“三治融合”新格局。
自治主体 无锡着力打造“信访评判庭”“百姓议事厅”等民主治理实践,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选拔专职网格员和乡贤能人组成“我帮你办”代办员队伍,群众满意率达100%。
德治教化 镇江开展各类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宣传家风家训家规、先贤美德故事等内容;深入推动“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常态化,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法治强化 常州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将基层司法所融入“微网格”,设立一批“家门口调解室”、法律咨询室;通过法律讲堂、模拟法庭等普法学法活动,增强全民法治意识。
智治加速 南通将各类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到“12345”,推动实现“一个号码管受理”;淮安、宿迁等地在政务服务APP上研发“随手拍”模块,鼓励引导群众随时随地上报各类矛盾隐患、民生诉求。
结合枫桥经验的江苏实践,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如何以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中国之治”根基
六、易错易混:
1.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政权组织。( )
2.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
3.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体现。( )
4.涉及本村公共事务应由村民代表会议集体作出决策。( )
5.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
6.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基层政权机关。( )
7.在村民自治中,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委会主任负责。( )
8.参与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
七、模拟训练:
9.L村积极探索“围炉夜话”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干部群众围坐一起,以邻里拉家常的方式开展议事活动,通过“头脑风暴”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可见,这一模式( )
A.方便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B.是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C.赋予村民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D.使基层政府管理更具有温度
10.从村民理事会到红白理事会,从夜谈会到“屋场会”再到“民情茶话会”……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搭建便捷议事平台,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实现形式,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让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这表明(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不断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日益巩固
③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④我国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保障公民直接管理基层事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习近平同志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创立“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宣传党的思想、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今天,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仍需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这是因为该制度( )
A.有利于党从实践中获得超越历史条件的价值理论
B.保证基层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完善基层自治
C.有利于汇聚中国梦磅礴力量,夯实现代化发展制度基础
D.彰显了党的根本立场,具有超越时代的真理性、价值性
12.某村在农房改造项目中,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通过“援法议事”会议,有效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村民代表提前组建业委会,推选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设计、监督、管理的决策,使这一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如今该村集体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邻里的事互相帮衬着办,乡村的环境更加优美,村民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该村的做法( )
①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推进了农村治理现代化
②完善了基层自治制度,提高了基层政府行政水平
③推进了基层自治组织创新,保障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使村民真正参与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内涵,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针对中学生参与政协活动,某高中调研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
学生甲参加学校模拟政协提案大赛,所提提案经政协委员修改完善后转化为正式提案、提交政协会议。学生乙列席市政协会议,近距离了解政协委员们就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协商讨论。
该小组拟提交调研报告,报告的主题可以是( )
①关注热点问题,提高公共参与素养 ②聚焦民生切口,加强政协民主监督
③发挥协商民主优势,增强制度自信 ④赋能自治组织,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多年来,村里人在实践中探索出“四议六步”的民主议事工作法,以“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为基础,以“提、议、决、干、督、评”为关键步骤,推进乡村发展步入快车道。对于民主议事工作法的理解合理的是( )
A.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决策权
B.行使国家职能,让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
C.坚持民主决策,基层政权公共事务大家商量着办
D.坚持基层民主协商,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互动探究】
将基层党建融入基层治理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中国之治提供政治保障;拓展民主参与渠道,发挥基层自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国之治奠定群众基础;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气: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提高治理服务效能,推进中国之治现代化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考查《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苏州平江街道强化党建项目牵引带动,创新开展社区治理议事、楼道微自治等书记项目,形成“支部抓治理、书记领项目、党员带群众”“三治融合”新格局→可联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②:无锡着力打造“信访评判庭”“百姓议事厅”等民主治理实践,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选拔专职网格员和乡贤能人组成“我帮你办”代办员队伍→可联系拓展民主参与渠道,发挥基层自治的作用。
关键词③:镇江开展各类道德讲堂活动,深入推动“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常态化→可联系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关键词④:常州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将基层司法所融入“微网格”,通过法律讲堂、模拟法庭等普法学法活动,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可联系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关键词⑤:南通将各类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到“12345”,推动实现“一个号码管受理”;淮安、宿迁等地在政务服务APP上研发“随手拍”模块,鼓励引导群众随时随地上报各类矛盾隐患、民生诉求→可联系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易混辨析】
1.错误【详解】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村民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此观点错误。
2.错误【详解】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是法定的。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而不是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故题中观点错误。
3.错误【详解】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故该说法错误。
4.错误【详解】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故题中观点错误。
5.错误详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题中观点错误。
6.错误【详解】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机关。故题中观点错误。
7.错误【详解】在村民自治中,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故本题说法错误。
8.正确【详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部署。报告还强调:“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凸显了基层民主在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方面既不可或缺又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故本题正确。
【模拟练习】
9.A
【详解】A:L村积极探索“围炉夜话”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干部群众围坐一起,以邻里拉家常的方式开展议事活动,通过“头脑风暴”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可见,这一模式方便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符合题意。
B: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排除B。
C:L村积极探索“围炉夜话”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这一模式方便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而不能赋予村民更切实的民主权利,C错误。
D:L村积极探索“围炉夜话”的基层治理新模式,而不是基层政府管理,排除D。
故本题选A。
10.A
【详解】①③:“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现途径,搭建便捷议事平台,不断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实现形式,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让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保障村民更好地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①③符合题意。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②错误。
④:材料强调了基层群众自治,不是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1.D
【详解】D:习近平同志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创立“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今天,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仍需传承弘扬,这是因为该制度彰显了党坚持人民立场,具有超越时代的真理性、价值性,D符合题意。
A:理论来自实践,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超越历史条件”说法错误,A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基层自治。材料所说“下基层”指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B不符合题意。
C: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有利于汇聚中国梦磅礴力量,但不是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基础,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A
【详解】①:通过“援法议事”会议,丰富了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推进了农村治理现代化,故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未涉及基层政府行政水平,故②错误。
③:村民代表提前组建业委会,推选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并未推进了基层自治组织创新(基层自治组织还是村民委员会),只是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故③错误。
④:全程参与设计、监督、管理的决策,有利于村民真正参与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A
【详解】①: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内涵,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中学生参与政协活动,关注热点问题,有利于提高公共参与素养,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体现的是政协政治协商的职能,没有涉及政协民主监督,②不符合题意。
③:政协委员们就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协商讨论,有利于发挥协商民主优势,增强制度自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体现的是政协,没有涉及自治组织,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4.D
【详解】A: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决策,但没有决策权,A说法错误。
B:村民自治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B错误。
C:民主议事工作属于村民自治的内容,不属于基层政权公共事务,C错误。
D:“四议六步”的民主议事工作法坚持基层民主协商,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正确。
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