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本问题 课件(共26张PPT)- 《税收学》同步教学(人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基本问题 课件(共26张PPT)- 《税收学》同步教学(人大版)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税 收 学
2024/2/29
怎么理解税收?
在这个世界上,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情不可避免,那就是死亡和纳税。——富兰克林
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娘奶,废除捐税就是废除国家。——马克思
税收是我们为文明付出的代价。——霍姆斯
2024/2/29
2024/2/29
世上最难理解的是所得税。——爱因斯坦
2024/2/29
《税收学》课程设置目的
1.掌握税收基本理论
2.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3.理解社会经济现象
2024/2/29
七问
什么是税收?
中国的税收负担重不重?
税收产生哪些经济影响?
最好的税制应是什么样子?
税制结构应如何调整?
税收与财政支出、金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宏观经济问题的联系。
未来税收改革方向是什么?
2024/2/29
《税收学》课程安排
1.基本范畴 2.税收原则
3.税收负担 4.税收遵从
5.税收转嫁与归宿 6.税收经济效应:微观视角
7.税收的经济效应:宏观视角 8.税制体系
9.税制结构 10.最优税收
11.税收分权 12.税收竞争
13.税制改革
2024/2/29
第一章 基本问题
2024/2/2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024/2/29
二、纳税人
三、课税对象
四、税率
五、起征点与免征额
一、税收概念
一、税收概念
税,租也。从禾,兑声。——《说文解字》
《辞海》中对“税”的释意是“国家对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
《现代汉语词典》对税的解释是“国家向征税对象按税率征收的货币或实物”。
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语辞典》中,对税的释意是“公民缴给政府用于公共目的的资金”。
2024/2/29
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税收是与国家的存在直接联系的;
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
2024/2/29
马克思、恩格斯:
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
赋税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
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废除捐税的背后就是废除国家。
二、纳税人
2024/2/29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扣缴义务人和税务代理人。
三、课税对象
2024/2/29
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
税源、税基和税目。
四、税率
2024/2/29
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2.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3.用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来定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
2024/2/29
税率
O
税基
累进
比例
累退
2.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2024/2/29
(1)平均税率(average tax rate,ATR):
(2)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MTR):
表1-1 累进税率
———————————————————————————————
纳税档次 边际税率 本档次起点 本档次终点
(应税所得) 的平均税率 的平均税率
———————————————————————————————
0~4000元 0 0 0
4000~29000元 15 0 13
29000~70000元 25 13 20
70000~1000000元 35 20 34
———————————————————————————————
2024/2/29
3.用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来定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2024/2/29
比例税率:
ATR=MTR
税率
税基
O
t
3.用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来定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2024/2/29
MTR
税率(%)
税基(元)
O
25
35
15
累进税率
4000
29000
70000
ATR
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
2024/2/29
35000
50000
100000
100000
 
 
12500
50000
25000
100000
50
75001~100000
10000
30000
25000
75000
40
50001~75000
7500
15000
25000
50000
30
25001~50000
5000
5000
25000
25000
20
25000以下
超额累进税额
全额累进税额
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
适用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税所得
税率(%)
税级
2024/2/29
3.用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来定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税率(%)
15
O
48000
税基(元)
ATR
MTR
累退税率
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tax threshold)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
免征额(tax exemption)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思考: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超过5000元以上征税,5000是起征点还是免征额?
2024/2/29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类型
2024/2/29
一、按征税对象分类:流转税(商品服务税)、所得税、财产税
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直接税、间接税
三、按税收计征标准分类:从量税、从价税
四、按税收收入形态分类:实物税、货币税
五、按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中央税、地方税
六、按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类:价内税、价外税
一次总付税(lump-sum tax),又称人头税(poll or head tax)。一次总付税是指纳税人不管条件如何都必须缴纳一固定货币数额的税收。
一次总付税是有效率的税种。
2024/2/29
第三节 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一、税收的产生条件
二、西方税收的发展
三、中国税收的发展
(见专栏)
2024/2/29
第四节 课税依据学说
2024/2/29
需要分担论:国家向人民征税,是为了实现其职能所需经费的需要,人民有分担公共需要的义务。(公需说、义务说、掠夺说)
劳务报酬论:国家向人民提供利益,人民必须向国家纳税作为报偿或交换。(交换说、保险说)
经济调节论:国家征税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财政收入,同时还要对经济运行予以调节。(社会政策说、经济调节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