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近日,宋国大街小巷流传着一则消息:丁式挖井挖出了一个人。此消息一出,国人惴惴不安,纷纷奔走相告,导致举国上下人心惶惶。因此,特聘你为“宋国侦探”,查找事情的真相,让宋国恢复往日安宁。【目标引领】1.积累文言字词:溉汲、居、穿、告、闻、使、若等。(重点)2.通过情节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及寓意。(难点)3.联系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发言及传播观念。(素养)【自主预习】疏通大意,并给短文划分节奏。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翻译句子:家无井而出溉汲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结合注释,掌握重点字词。1、翻译加点字家无井/而出溉汲( )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 )得/一人之使( )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 )2、一词多义闻之于宋君( )之得一人之使( )有闻而传之者( )闻闻之于宋君(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于 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课内探究】一、预习检测家无井而出溉汲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家无井/而出溉汲( )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 )得/一人之使( )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 )二、还原案件 揭示真相请你尝试复述案件,还原事情的经过。2、请你揣摩文中人物的说话心理,重现案件始末,与同学分角色扮演。丁氏:“吾穿井得一人。”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国人……宋君……三、文本回顾 探究思想1、假设宋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责任人,你觉得,谁应该为这起谣言负责?【拓展提升】1、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或听说过类似情况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请动笔写一写。【达标检测】夔有一足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韩非子》注:夔:是我国见诸记载的最早的音乐家。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为:作;担任。(1)解释下面加点词。①吾闻夔一足,信乎?( ) ②而独通于声( )(2)翻译下面句子。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