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1坚持依宪治国
01
根本的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的结构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4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宪法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
思考: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探究与分享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阅读宪法条文,掌握宪法内容。
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我国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的内容
根本任务
根本制度
国家机构
我国的
国家性质
公民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
制度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等。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主席、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军事机关。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宪法的部分内容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内容
地位
课堂笔记: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内容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说明了什么?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树立宪法权威的原因)
(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3)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5、一切组织和个人怎样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
(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2)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探究分享
时政链接:习近平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会议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宪法确立党领导核心地位
宪法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
最高的法律效力
02
(1)请将你所了解的一部法律的名称及其规定的主要内容填写在适当位置。
答:教育法:
“我的任务是规范教育活动,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民法总则
刑 法
立法法
物权法
刑事诉讼法
教育法
请听以下几部法律之间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出的法律规定
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规定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
思考:
从内容上看,宪法与其他法律的有何区别?
(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的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宪 法
刑 法
民 法
继承法


VS




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有哪些?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
生活法律条文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
为什么其他法律的制定都要根据宪法?
你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了吗?这说明了什么?
(2)从效力上看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宪法 普通法律
提议制定、修改的主体不同
通过的人数不同
公布的机关不同
宪法的制定需要国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起草,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讨论,然后提交全国人大通过。
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在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宪法只有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其常委会无权修改。
制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修改: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者30以上代表联名,都可以提出普通法律的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都有权修改普通法律。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依据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谁公布。在实践中,四部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
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普通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同意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宪法 普通法律
制定修改的程序
通过人数
通过机关
特定程序
一般程序
三分之二
二分之一
全国人大
立法机关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一方面是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
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原则性
(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具体落实
(实现基本权利)
6、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总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内容上)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违宪无效。
(3)(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A、国家的性质
B、犯罪的特点和刑罚
C、国家的根本制度
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B
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宪法 B、中国共产党党章
C、民法 D、刑法
A
课堂练习
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C
课堂练习
4、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的制定、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上述材料表明:
A、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