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1、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7、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8、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自主学习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2—11页,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实行改革开放
党的十九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新时代
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
2017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思考: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得益于什么?
结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序言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保奋斗成果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制定宪法,确认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成立各类、各级国家机关,保障和实现人民的各项权利。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20日,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2. 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宪法》第一章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性质决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③最大优势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
③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③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苏共消失,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年历史,拥有1500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却在一纸禁令下被解散,消失了。丧失政权的原因很复杂,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苏联共产党体制固化,法治涣散,脱离群众,腐败严重,没有令人民满意的执政成就。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共因此消失了。
观看材料并思考:借鉴苏联共产党的消失教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条件下,我国应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领导立法
依据03年非典,党领导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
全国各地党组织与人民政府依据该法确定社会防疫级别,并积极采取把控人员流动等重要执法措施
各地法院党员成为勇敢的“逆行者”,冲锋在防疫“一线”,充分发挥法官的业务优势,提供法律咨询,向辖区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国家监察委深入武汉,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实行相应处罚
03
04
01
02
支持司法
保证执法
带头守法
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3.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p4-3)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部分
思考: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人民大会堂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02: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笔记4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5
≠公民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为什么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人民
公民
公民
人民
明晰“公民与人民”
人民
公民
具有中国国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和人民的敌人)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爱国者
法律概念(与国籍有关)
政治性概念(与敌人相对)
敌人: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藏独、疆独和台独势力、邪教、极端仇视社会主义的人等)
易错易混提示
2.宪法如何确保/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
(1)国家性质: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有地位)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对人民;专政:对敌对分子)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宪法确认国家性质
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第六条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第一章 总 纲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①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国家性质
②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基本权利
武装力量
目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
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要求: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 做 法 )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 参与到国家事务中,这 给我们什么启示
3.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公民权利
的保障书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原则: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基本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规定的?(体现):
A.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D.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E.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广泛性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守法宣传活动中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标志:
基本方略:
意义:
贫穷
中国的减贫行动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区别:公民=人民+敌人
权利:个人(私权)
权力:国家(公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