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升初必备文学常识一、文化常识1.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2.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3.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4.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5. 五行:金、木、水、火、土。6. 五金:金、银、铜、铁、锡。7.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8.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9.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0.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11. 岁寒三友:松、竹、梅。1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3.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5.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16.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17. 中国四大古典戏曲:孔尚任《桃花扇》、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18. 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19. 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20.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21. 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22. 五谷:稻、黍、稷、麦、豆。23. 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24.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25. 中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26. 中国四大名花: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27.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图片二、古代名家名作1.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2.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3.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4.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5.《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6. 孔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7. 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8. 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9. 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10. 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11.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12.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13. 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14.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15. 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16.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7.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 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10 表、8 书,共 130 篇。18.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19.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20.《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21.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22.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23.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24. 边塞诗人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25.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26.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7.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三、中国文学之最1.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2.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3.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4.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5.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6.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7.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8.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9.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10.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11.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12.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13.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14.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15.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6.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7.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18.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19.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20.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21.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22.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23.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四、一句话点评1.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梦》。2. 龙争虎斗:《三国演义》。3. 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4. 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5. 隽永的说辞:《战国策》。6. 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7. 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五、谦称1. 自称:愚、敝、卑、臣、仆。2. 帝王自称:孤、寡、朕。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 尊长者自称:在上。7. 晚辈自称:在下。8.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六、敬称1. 丈: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2. 先: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3. 圣: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吴道子为“画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4.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5.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6. 贤:称平辈或晚辈。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7.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七、特殊称谓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黎庶、黎氓、黎首、黔首、白身。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总角之交:儿时结交相识并一直陪伴长大的朋友。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八、地理常识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2. 古代地理方位:东为左,西为右。3. 河:黄河。江:长江4.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5. 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6.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7.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8.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9.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10.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11. 中国的古称:“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中土”“禹域”“中域”“九州”“震旦”。12. 四大名桥: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泉州的洛阳桥。13.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14.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15.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16.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17.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18.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九、十大文人书斋联1. 诸葛亮的草庐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2. 苏轼早年书房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3. 楼大防的书斋对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4. 陆游的书房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5. 徐渭的青藤书屋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6. 王夫之的书房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7. 明末崇祯进士金声的书斋对联: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书;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即是运通。8. 郑板桥的书斋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9. 蒲松龄的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蒋士铨的书斋联: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十、文史常识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6、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异”是奇怪的事情。14、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20、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21、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杜甫22、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3、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其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24、宋代文学成就 : 最高的是词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5、明清时代四大古典小说是:《三国演义》(罗贯中 明)、《水浒》(施耐庵 明)、《西游记》(吴承恩 明)、《红楼梦》(曹雪芹、高鹗 清)。26、中国古典八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封神演义》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28、三国:魏、蜀、吴。29、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30、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31、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32、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33、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3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35、岁寒三友:松、竹、梅。36、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37、文人四友:琴、棋、书、画。38、文房四宝:笔、墨、纸、砚。39、四库全书:经、史、子、集。40、《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诗歌形式)、赋、比、兴(表现手法)。41、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42、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43、“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44、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45、五金:金、银、铜、铁、锡。46、五味:酸、甜、苦、辣、咸。47、五行:金、木、水、火、土。48、“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49、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50、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51、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十一、世界名著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出自哪国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 吝啬鬼的姓名各是什么 法国 巴乐扎克《欧也妮 葛朗台》 葛朗台;英国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法国 莫里哀 《吝啬鬼》 阿巴贡;俄国 果戈里 《死魂灵》 泼留希金。诗仙(李太白) 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 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 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十二、中国文坛上的第一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 春秋》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 论文》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新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成就突出的一部新诗集——郭沫若的《女神》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十三、四大名著文学知识汇总《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 。①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②“桃园三结义”是指: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③煮酒论英雄:曹操是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是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④ “群英会中计”计谋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⑤七擒孟获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⑥“巧授连环计”是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⑦“过五关斩六将”的是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⑧“草船借箭”是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⑨“刘备三顾茅庐”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⑩“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孙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 诸葛亮⑾“三英战吕布”的 “三英”指刘备;关羽 ;张飞。《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①“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晁天王 ;陆云龙:公孙胜;吴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岁;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话阎罗;刘塘:赤发鬼;白胜:白日暑。②“风雪山神庙”涉及到林冲:逆来顺受;陆骞:阴险狡诈出卖朋友。③“大闹野猪林”涉及到鲁智深:性格粗犷,敢作敢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林冲:逆来顺受,武艺高强。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金陵十二钗正册”里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十四、常见借代词语1、 桑梓:家乡 2、 桃李:学生3、膝下:幼年 4、华盖:运气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7、 巾帼:妇女 8、 丝竹:音乐9、 须眉:男子 10、南冠:囚犯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13、白丁、布衣:百姓 14、伉俪:夫妻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19、婵娟、嫦娥:月亮 20、庙堂:朝廷21、社稷/轩辕:国家22、函、简、笺、 鸿雁、札:书信十五、中国文学之最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十六、诗句与人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4、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5、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7、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8、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10、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1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12、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1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1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15、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16、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17、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18、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19、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十七、特殊称谓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4、年龄的称谓:垂髫:三四岁——七八岁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耄耋:80岁、90岁期颐:100岁十八、我国部分城市别称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拉萨——日光城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彭城十九、天文常识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3、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4、传统节日。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寒食,清明前1、2天,后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重阳,九月初九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八月十五5、纪年法(1)公元纪年法(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6、纪月法(不常见,略)7、纪日法: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8、纪时法日出5-7食时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时15-17日入17-19黄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鸡鸣1-3平旦3-5二十、50个成语,分别对应着50个历史名人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10、接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11、三顾茅庐(刘备)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12、孺子可教(张良)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13、四面楚歌(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14、老当益壮(马援)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释义: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15、投笔从戎(班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16、暴殄天物(商王)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17、暗渡陈仓(韩信)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18、嗟来之食(黔敖)出自《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19、怒发冲冠(蔺相如)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20、手不释卷(吕蒙)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21、韦编三绝(孔子)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释义: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22、墨守成规(墨子)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23、病入膏肓(蔡桓公)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24、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安)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25、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26、口蜜腹剑(李林甫)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释义: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27、风声鹤唳(苻坚)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释义: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28、泰山北斗(韩愈)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释义: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29、破釜沉舟(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30、东窗事发(秦桧)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31、程门立雪(程颐、杨时)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释义: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32、司空见惯(刘禹锡)出自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释义: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33、梦笔生花(李白)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34、力透纸背(颜真卿)出自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35、成竹在胸(文与可)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中。”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36、赤膊上阵(许褚)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37、马革裹尸(马援)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38、黄袍加身(赵匡胤)出自《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39、洛阳纸贵(左思)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40、背水一战(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释义: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41、闻鸡起舞(祖逖)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42、初出茅庐(诸葛亮)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释义: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43、完璧归赵(蔺相如)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44、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释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45、乐不思蜀(刘禅)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释义: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46、指鹿为马(赵高)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47、画龙点睛(张僧繇)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48、入木三分(王羲之)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释义: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49、讳疾忌医(蔡桓公)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释义: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50、鞠躬尽瘁(诸葛亮)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