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前,西方少数国家大肆采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举措,使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西班牙《经济学家报》发表的题为《从严峻威胁到衰退中的全球避难所》的文章指出,中国及其市场已成为“金融动荡的避难所”和“全球经济的巨大希望”。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立足全球整体利益,中国以自身发展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②中国经济保持向好态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③中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经济秩序的领导者 ④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问题表现在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基础能力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IP核、先进工艺和外包设计服务,长此以往,我国该行业将受制于人。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加强全球技术协作,在世界经济共振中联动发展 ②坚持“走出去”战略,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突破核心技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跨境电商平台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买家数过亿。通过该电商平台,来自西班牙的外国消费者在下单当天就能收到自己购买的商品;美国西雅图的樱桃还长在树上就被8万个中国家庭下单抢购;加拿大不景气的海洋龙虾产业,一下迎来每年9万多只的惊人销量。这体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 )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 ②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③各国广泛融入了国际商品交换中 ④各国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中的一环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引起国际普遍关注。俄新社在报道中表示,进博会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开放、包容、合作的理念,中俄两国在进博会上签订的农业领域的合作项目,说明两国在农业领域有着天然的互补性,有着广大的合作前景。中俄两国经贸往来有助于( )①两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 ②根除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③完善自由贸易理论并不断创新 ④促进两国更好地实现共赢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些数据表明( )①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 ③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④世界经济要顺应深度融合中国经济的趋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扩大开放、大幅度放宽内外资市场准入,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根基性命题。我国全面开放一般制造业,有序放开电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这一政策付诸实施后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推导正确的有( )①外资全面进入一般制造业→一般制造业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一般制造业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竞争力提高→一般制造业企业总体盈利增加 ②外资全面进入一般制造业→一般制造业企业盈利明显减少→一般制造业企业不断缩小生产规模→一般制造业企业逐步向先进制造业转型 ③外资开始进入电信领域→我国优化电信领域贸易和投资政策→我国形成电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我国巩固电信领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④外资开始进入电信领域→电信领域中外国际合作不断增加→一般电信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我国电信行业增强国际竞争优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落实计划,旨在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可见,愿景计划( )①表明亚太经合组织强调灵活性和开放性②是由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集体行动的方式通过的 ③表明APEC遵循互利共赢、自主自愿的原则④体现了建设和谐的亚太大家庭的APEC的宗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到中国“入世”,到共建“一带一路”的提出,再到人民币“入篮”……一个个中国与世界联通的关键节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中国40多年对外开放的脚步。如果以新闻稿的形式介绍上述成就,其标题可以选用( )①打开大门,拥抱全球 ②引领世界,舍我其谁 ③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④伟大历程,辉煌成就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2023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9周年。近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确立了正确的前进方向。这一制度( )①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好制度 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④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世界正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经没有市场D.美俄两极对峙格局重新形成11.某机构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既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国家,也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这一预测折射出( )①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②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③多极化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④当前国际秩序的公正合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世界格局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基础上,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大国博弈、国际政治内涵、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全球化经济基础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可见,世界多极化格局( )①已经形成并成为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②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③引发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不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④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和制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甲国一个劳动者每6个月可以生产150升葡萄酒或1 500千克面粉;乙国一个劳动者每6个月可以生产60升葡萄酒或1 800千克面粉。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有( )①两国生产葡萄酒和面粉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不适宜进行贸易 ②乙国生产面粉花费的机会成本与甲国相当 ③两国进行贸易,甲国生产葡萄酒具有比较优势 ④两国分别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彼此都会从贸易中获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布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15.某高二学生在查阅了当代国际组织的资料后,就国际组织的作用形成了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有( )①国际组织在处理国家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②国际组织是当今国际社会日益重要的行为主体 ③国际组织逐渐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④国际组织主导着主权国家的事务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6.当今国际组织特别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下列属于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有( )①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某些国际组织成为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③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 ④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不计后果地实现其宗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西方国家乱象频发,债务危机、种族歧视、社会撕裂等不一而足。这些问题暴露出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短板,凸显了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失能、失效和失序。以美国为例,近年来美国深陷失业、高通胀、债务危机的泥潭;美国国会大厦在大选期间遭暴力冲击,民主、共和两党及其支持者在诸多重要问题上总是针锋相对;恶性枪支暴力案件数量屡破纪录,围绕控枪的争论年复一年,受“政客+军火商”的军工联合体影响,政客们空喊口号,却难有实际措施;种族矛盾愈演愈烈……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等为标榜的美式民主异化变质,深深撕裂了社会民众和政治精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一直是美国政治的中心话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式民主异化变质的理解。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谋划作出的战略决策。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的逆风和回头浪。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应对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运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知识,分析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意义。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纳入双方共500多个地理标志。根据《协定》,我国相关地理标志产品有权使用欧盟的官方标志。而我国很多相关地理标志产品产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协定》提供的高水平待遇将方便欧元区消费者进一步了解中国产品,促进我国相关产品的对欧出口,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协定》也为欧盟的优质特色产品在进入我国市场时提供充分保护,消除欧盟生产商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我国消费者获得更多优质欧洲特色产品,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该《协定》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协定》的生效对发展中欧关系的意义。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实现了中新自贸关系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增效。在货物贸易领域,新增部分木材和纸制品的市场开放,进一步优化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海关便利化等贸易规则。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方在RCEP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航空、教育、金融、养老、客运等领域对新方开放。新方在特色工种工作许可安排中,将中国公民申请量较大的汉语教师和中文导游赴新就业的配额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倍,分别提高到300名和200名。在投资领域,新方放宽中资审查门槛,确认给予中资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同等的审查门槛待遇。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C 解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①不选。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领导者”说法错误,故③不选。2.D3.D 解析:美国的樱桃被中国家庭下单抢购,加拿大的龙虾被大量购买,这说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各国广泛融入了国际商品交换中,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贸易全球化,而不是资本全球化,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排除。4.C 解析:材料中,两国在农业领域有着天然的互补性,有着广大的合作前景,说明中俄两国经贸往来有助于两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促进两国更好地实现共赢发展,①④正确;②中“根除”说法太绝对,排除;中俄经贸往来能够促进中俄经济发展,这与完善自由贸易理论并不断创新无关,③排除。5.A 解析:“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表明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①③正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战略决策,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②说法错误,排除;我国经济发展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是世界经济来顺应中国经济的趋势,④说法错误,排除。6.B 解析:当一般制造业全面放开后,外资将全面进入一般制造业,这会使得一般制造业企业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加强科技创新,从而使得拥有技术优势的一般制造业企业盈利增加,而这又使得其他一般制造业企业继续想方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最终提高一般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生产率,提高总体盈利能力,①正确;外资全面进入一般制造业,不一定会导致本国一般制造业企业盈利明显减少,②错误;优化电信领域贸易和投资政策会导致外资开始进入电信领域,而不是相反,③错误;当外资进入电信领域,这会增加电信领域的中外国际合作,促使本国电信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增强我国电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④正确。7.D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和平合作的,材料未涉及亚太经合组织强调灵活性和开放性,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和平合作的,未体现自主自愿的原则,③错误。8.C 解析:①符合题意,材料涉及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所以标题可以选用“打开大门,拥抱全球”;②不符合题意,我国在世界上不起引领作用;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是介绍改革开放成就的,与“一帆风顺,前程似锦”无关;④符合题意,对改革开放40多年的介绍可以用“伟大历程,辉煌成就”来做标题。9.B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①④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错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的政体体现我国的国体,并为国体服务,③错误。故选B项。10.B 解析:本题考查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认识。世界正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表明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C项正确;世界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A项错误;B、D两项不符合现实。11.A 解析:某机构的预测说明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世界正向多极化趋势迈进,①②正确;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的过程中,③排除;当前国际秩序还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④排除。故选A项。12.D 解析:世界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还没有真正形成,①错误。题干材料充分说明了世界多极化格局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也表明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和制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④正确。世界多极化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③错误。13.D 解析:两国生产葡萄酒和面粉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存在比较优势,需要进行贸易;乙国生产面粉花费的机会成本与甲国不一致,①②错误。甲国一个劳动者每6个月可以生产150升葡萄酒,乙国一个劳动者每6个月可以生产60升葡萄酒,两国进行贸易,甲国生产葡萄酒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分别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彼此都会从贸易中获益,③④正确。故选D项。14.D 解析:第一个宣布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国际联盟,而非联合国;成立联合国的构想并不是《联合国宣言》提出来的;唯一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是联合国安理会,而非联合国大会。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15.C 解析:国际组织在处理国家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①说法不当;国际组织不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④说法错误;国际组织是当今国际社会日益重要的行为主体、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②③正确。故选C项。16.C 解析: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有其积极作用,但也有局限性。题目要求为“积极作用”,因此排除②。④表述错误。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美式民主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维护少数人的利益。美国选举制度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两大政党通过参加选举,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美国的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美式民主异化变质的总根源在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18.答案:①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就是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全球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②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19.答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中欧经济各具优势,互补性强。中国与欧盟签署《协定》,有利于中欧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进一步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中欧发展,增强中欧国际影响力。《协定》为双方相关地理标志产品提供高水平的保护,有利于巩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化多领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20.答案:扩大市场准入,促进生产,繁荣我国消费品市场;扩大开放领域,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促进中国产业更充分地参与竞争,更好满足企业发展进步需要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资本走出去,带动企业走出去,使我国企业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共享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