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二 创新驱动发展 课件 国情国策【二轮专题突破】——九上第一单元第2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二 创新驱动发展 课件 国情国策【二轮专题突破】——九上第一单元第2课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2024年中考
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创新驱动发展
(九上第一单元第2课)
专题思维导图
1
目录
核心知识梳理
2
高频考点训练
3
专题思维导图
01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改变生活
创新永无止境
作用
个人(成就感)
社会(生活更美好)
国家(推动发展、国家命运、战略重心、改革生命)
来源
生活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重要性
现状
国家
社会
公民
怎样做
含义
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
为什么
专题思维导图
核心知识梳理
02
核心知识梳理
1.创新的来源
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来源于生活。
2.创新的含义
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不局限于科技领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年复一年的积累
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3.创新的作用
(1)个人: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3)国家:
①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国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
1、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国家:
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教育
国家: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个人: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②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社会:
①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
②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3)公民:
①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表现:
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②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高频考点训练
03
1.李然对如何处理厨余垃圾很感兴趣,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钻研相关制作,并反复研究试验。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他成功地利用生物技术、自动化控制理论,设计了一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的装置,并获得学校“小小发明家”大赛一等奖。获奖后,李然感到很有成就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②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④没有带来物质收入的创新并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D
2.伟大事业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这是因为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第一动力
④创新驱动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D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擎,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④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4.2020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九章”计算机助力中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等等……这表明( )
①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向着“科技强国”稳步迈进
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③我国科技水平在各领域都位居世界前列,已建成创新型国家
④科技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5.在招工难、用工难的双重压力下,“机器换人”正在浙江掀起热潮。越来越多的企业用自动化装备提升传统系统产业,让“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为新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这表明( )
A.我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B.多投入自动化装备就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机器已经取代人力成为了社会生产的第一要素
C
6.2021年5月28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有( )
①反外国制裁法公布施行       
②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③我国空间站进入全面建造阶段    
④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7.中共中央宣传部2022年6月6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说这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这说明( )
A.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
D.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
8.“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一定程度上说,大国之间的竞争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抢得先机,谁就能拥有持久的竞争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非常落后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C
9.2023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会议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黑科技”的魅力。三大运营商、华为、小米等企业展示了穿戴设备、无人驾驶车辆、科技文创等形式新颖、互动性强的科技创新产品。这表明( )
①创新让我们生活更美好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③科技是改革开放的生命④我国已是科技强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10.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将___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
A.科技和文化
B.科技和教育
C.教育和文化
D.教育和人才
B
11.2022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把海南努力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 )
①我国的强国之
②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12.从下列图表,得出正确的看法是( )
①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②中国从古到今,都是创新强国
③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唯一动力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
13.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我国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是因为( )
A.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教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教育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D.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D
15.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要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离不开“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为此,我们必须( )
①把创新素养作为所有人就业选择的首选
②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完善创新体系
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④走中国特色创新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C
16.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崇尚创新、呼唤创新。创新( )
①只存在于科技领域
②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③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④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17.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并直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和亿万人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天宫课堂”( )
①彰显了我国的国家实力以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
②增强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③说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建成科技强国
④证明了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18.用可视化电子设备来采摘树顶的苹果,可以自动清洁马桶座圈的马桶……在某省青少年科技大赛比赛现场,一件件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惊叹不已。这告诉我们( )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创新就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
③我国已成为创新强国
④创新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B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Netexplo创新论坛于2021年4月14日至15日在网上举行,十大数字创新技术出炉,中国量子计算机“九章”榜上有名。“九章”对经典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的计算速度,比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富岳”快100万亿倍,从而在全球第二个实现了“量子霸权”。量子计算机“九章”实现算力全球领先( )
①得益于综合国力背后支撑
②说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卓有成效
③说明我国民主法治成效显著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20.________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
A.文化
B.文明
C.创新
D.价值观
C
21.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有( )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走自主创新道路,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
C
2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 )
①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②关键是企业跟着别人走,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④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23.《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据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上大学
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表现
③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④是重视教育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地位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24.漫画《物尽其用》告诉我们( )

A.创新局限于生活之中 B.生活处处可以有创新
C.创新要注重知识积累 D.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
B
25.教育是( )
①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手段,以传授知识、经验为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②灌输给人们知识的一种活动
③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④人类文明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