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三 追求民主价值 课件 国情国策【二轮专题突破】——九上第二单元第3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三 追求民主价值 课件 国情国策【二轮专题突破】——九上第二单元第3课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2024年中考
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追求民主价值
(九上第二单元第3课)
专题思维导图
01
核心知识梳理
02
高频考点训练
03
01
专题思维导图
专题思维导图
追求民主价值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参与民主生活
“新”
内涵
本质特征
民主特点
民主真谛
民主形式
民主制度
原因、内涵、对国家的要求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为什么+怎样做
民主意识
历程
主要形式
02
核心知识梳理
核心知识梳理
1.民主的内涵
要求: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实现: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依据: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2.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希望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探索
1949年新中国成立——胜利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确立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
现在——共同价值追求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新”在何处
《宪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1)本质特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民主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最广泛
主体的广泛性——享有权利的人多(我国公民);
权利的广泛性——享有的权利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受教育权、财产权等等)
最真实
最管用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3)民主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4)民主形式: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5)民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内涵、对国家的要求
原因: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内涵: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对国家的要求: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丰富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增强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主要形式
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形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原则:
公开、公平和公正。
地位:
要求: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的形式
直接选举
选民
被选举人
间接选举
选民
选民代表
被选举人
等额选举
侯选人名额
应选名额
等 于
差额选举
应选名额
侯选人名额
大 于
选举人角度
候选人角度
民主协商——
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意义:
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地位:
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要求:
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形式(制度保障):
地位: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意义:
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地位:
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意义:
①国家: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②公民: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地位:
含义——在我国,民主意识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就是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自觉愿望和要求。
民主意识——
3、公民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1)社会: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公民: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3)国家: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4、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1)参与能力: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2)宪法意识: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3)民主知识: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4)民主实践: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03
高频考点训练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B.人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D.选举民主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C
2.桐乡开展的“弄堂夜话”大事小事商量着解决;海宁开展的“屋场夜话”搭建了乡贤与村民的沟通平台。这些“夜话”形式有利于( )
A.完善法律体系
B.规范立法权力
C.拓宽民主渠道
D.履行参政职能
C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实行改革开放
B
4.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名的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都是第一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下关于民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B.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C.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D.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得以真正确立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
5.2018年3月5日—20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听取、审议了国务院政府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等。材料体现出的国情国策知识是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6.百年中国追求民主价值、探索民主制度的脚步一直没停歇。_____,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B.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D.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D
7.小宇爸爸当选了本届县人大代表,一时之间,门庭若市,很多人来向爸爸反映意见,随身还带着许多土特产和烟酒等礼物。小宇爸爸细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并用记事本详细地记录下来,保证会向上反映,但是土特产和礼品一律不收。小宇爸爸的这种做法( )
①表明他坚持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保证了以绝对公正、客观态度反映意见
③有利于树立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④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8.每年年终岁尾,各省市纷纷召开各级别的“两会”。这是党、国家和人民生活的一件大事。作为国家的主人,人民在参与民主生活时( )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要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的看问题
③要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④一个国家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下面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
10.自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地网友纷纷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人民日报客户端积极参与,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②体现了人民具有国家主人翁意识,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③目的在于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11.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 )
A.国家领导人
B.人民意志
C.社会制度
D.具体国情
D
12.夏老师是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信息员。在我国国歌法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夏老师建议在草案中规定,中小学举行升旗仪式时,不仅要奏国歌,还要唱国歌,最终,该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这表明(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人民政协履行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
④参与民主生活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3.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近年来,公民参与的领域正在逐步扩大。下列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有( )
①张某被钟山区的选民选举为六盘水市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②张霞参加六盘水市的地铁调价听证会——民主决策
③拨打市长热线反映小区宠物放养问题——民主管理
④参加区政府机关举行的民主评议活动——民主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14.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民主。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下图是“居民说事”制度的主要流程。这体现了( )
A.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B.人民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C.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D.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权利不断扩大
C
15.《将改革进行到底》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承担制作的大型政论专题片。该片指出,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表明,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这一观点警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 )
①保障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③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④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16.小马的爸爸是一名民主意识和政治素质都很高的市民。下列是小马的爸爸在手机备忘录上记下的待办事项。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10时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活动——民主选举
②11时参加重庆市公交线路调整专家研讨会——民主决策
③14时登录重庆“网上群众之家”查询政府相关信息——民主协商
④15时向民政部门提出关于本区还没有医养结合的养老院的问题——民主监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7.某市开展中学生关注、体验、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可以选择的活动是
A.对学校周边的噪音行为进行举报
B.参加“宪法进校园”的法治宣传活动
C.在眉山市人大代表选举中投下庄严一票
D.在社区居民会议上为小区车辆停放提出建议
D
18.下列行为中,属于参与政治生活的有( )
①在互联网上参与交通管理问题讨论
②为灾区的同学捐款
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冰箱质量问题
④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19.随手拍,这一基于手机应用的互动式、开放式管理形式已悄然渗透到城市管理领域。路边的违法行为被反馈到环保部门等。这种“指尖上的监督”正式成为城市管理的一种新常态。这说明( )
A.公民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B.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
C.公民民主权利得到扩展
D.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可以随时随地随便的选择
B
20.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言献策助力发展,2022年12月8日,中国政府网联合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以及各省区市政府网站,再次启动“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民可建言献策,体现了( )
A.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国家保障人民所有权利
D.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D
21.下图公民的做法有助于( )
①减轻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负担
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提升社会责任感
③公民按自己的意愿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④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增强民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2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最广泛、最管用、最真实的民主。________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媒体监督
C
23.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下列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③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24.习近平:“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这主要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
A.是真实的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B.是广泛的民主,是全体人民享有的民主
C.是管用的民主,有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D.是人民民主的生命,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
25.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民主的足音”这一版块知识时整理的结构图,你认为恰当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