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四 守望精神家园 课件 国情国策【二轮专题突破】——九上第三单元第5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四 守望精神家园 课件 国情国策【二轮专题突破】——九上第三单元第5课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2024年中考
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守望精神家园
(九上第三单元第5课)
目 录
1
专题思维导图
2
核心知识梳理
3
高频考点训练
01 专题思维导图
专题思维导图
守望精神家园
延续文化血脉
凝聚价值追求
传统美德
中华文化
产生
内容
特点
为什么
怎样做
民族精神
内容
为什么+怎样做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
内涵、特点、为什么+怎样做
02 核心知识梳理
核心知识梳理
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特点
产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特点: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古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代
革命文化
现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
logo
党领导人民在革命中创造的
党领导人民在建设、改革中创造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4、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③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
自信
4.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5.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②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2.中国为什么要与世界加强文明的交流互鉴
(1)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3.中国如何与世界加强文明的交流互鉴
(1)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2)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3)对于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5、中华传统美德的产生、内容和特点
产生: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质,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惩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特点:①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②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6、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7、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1、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本质:
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新时代
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2、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做法

在国家紧要关头时,要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要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时,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国家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社会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公民


价值观
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
建设什么样的
培育什么样的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5、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6、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03 高频考点训练
1.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 )
A.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民族精神
D.中华文化
B
2.浙江景宁畲族县,近几年举办了“三月三”畲族风情节,以“畲族文化、状元文化、同学文化”为主题,吸引众多宾客,带动旅游业发展。这些做法可以( )
①促进社会公平
②坚定文化自信
③缩小文化差异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3.翻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新中国的航天发展史。“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去做!”如今91岁高龄的孙家栋,还在为中国北斗、探月工程不懈奋斗。他的事迹感动了国人,也启示我们( )
①矢志不渝 爱我中华
②舍我其谁 勇于担当
③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④隐姓埋名 功在千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4.河南卫视2021年春晚惊艳亮相的《唐宫夜宴》节目,运用5G+AR技术,串联起多件国宝级文物和古代名画,被网友形容为“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更有不少人点赞其“不迎合、不媚俗、不煽情”,在坚守传统中大胆创新,让民族艺术、传统文化彰显出强大的时代活力。《唐宫夜宴》节目( )
①让你感受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弘扬方式
③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5.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
①有利于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②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③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将有力促进我国茶产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6.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②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7.当年在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战士以血肉之躯阻击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以视死如归、同归于尽的壮烈牺牲,诠释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种“最可爱”主要展现了志愿军战士( )
A.舍生忘死的爱国情怀 B.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C.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D.勤劳勇敢的奋进品格
A
8.“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绵绵瓜瓞,奉为圭臬,龙行龘龘,犄角旮旯,娉婷袅娜,涕泗滂沱,呶呶不休,不稂不莠……"歌曲《生僻字》在网上走红。这首歌曲的歌词使用的几乎全是生僻字,网友直呼:“听完歌,语文水平大长。”这启示我们
A.中华文化最优秀,学习继承要发扬
B.传统文化焕光彩,文化创新很重要
C.哗众取宠不可取,精神家园要坚守
D.中华文化民族魂,全部继承不能忘
B
9.下列名言警句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哪项基本内容( )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A.敬业、爱国、文明、友善 B.敬业、爱国、友善、诚信
C.敬业、爱国、诚信、友善 D.爱国、敬业、和谐、诚信
B
10.“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吴天一院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诊疗救治了藏族群众上万人。如今80多岁的吴天一院士仍然坚守在青藏高原之上,守护着高原人民的健康。他用行动( )
①践行了高尚职业道德 ②履行了公民法定义务
③彰显了奉献社会品质 ④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
11.一百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等, 这些精神( )
①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精神纽带
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为国家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④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C
12.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下列同学的行为,践行这种“德”的是( )
①小秦:发现试卷上老师多给了分,默默认可了这个分数
②小美:每天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从不让父母操心
③小芸:积极申请加入共青团,并立志成为国家栋梁
④小青:帮好朋友小铭隐瞒旷课去网吧打游戏的事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13.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
A.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
B.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精神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14.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是由当代艺术家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该作品牢牢把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在文博、舞蹈、音乐、文学和非遗传承中探寻和提炼符合当代的审美精髓,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说明中华文化(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
③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④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15.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 )
A.旨在为世界各国人民普及喝茶知识
B.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C.有利于中国用茶文化统一世界文化
D.有利于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D
16.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这是因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 )
①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②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④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17.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点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位列国庆档期票房前三名,主旋律影片如此受大家热捧,这得益于( )
A.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大大提高
B.影片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影片体现了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D.国庆电影积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最优秀的文化
A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下列名句分别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③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A.富强、法治、爱国、平等 B.友善、自由、平等、文明
C.友善、敬业、爱国、诚信 D.互助、和谐、公正、诚信
C
19.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有“法”有助于( )
①更好发挥法律的规范和教化作用
②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④将法治和德治都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20.中国正能量2021“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启动之后,将展播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百篇网络正能量文字、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作品和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
A.汇聚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
B.发扬中华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C.传承传统美德,培育普世价值
D.凝聚中国力量,引领世界文明
C
21.2023年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至此,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达53项,继续领跑全国。对此,网友纷纷留言,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震撼: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②点赞:我省已是文化强省,领跑全国
③骄傲:中原文明灿烂辉煌,唯我独尊
④惊叹:坚定了文化自信,提升知名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
22.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题,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 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 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冬梦”的设计理念让我们看到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的气度、智慧和神韵
③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包容力
④“冬梦”的设计是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佳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23.“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题干中的“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 )
①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②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③是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 ④在世界文化中首屈一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24.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告诉我们要( )
A.恰当表达情绪
B.做到尊重他人
C.培养敬业精神
D.正确对待挫折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