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1张PPT)2024年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和谐与梦想(九上第四单元第7、8课)高频考点训练32核心知识梳理专题思维导图1专题思维导图专题思维导图中华一家亲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民族繁荣民族现状为什么怎样做反对分裂内容+为什么+怎样做“ 一国两制”民族团结为什么+要求中国人中国梦我们的梦想共圆中国梦新时代的意义+新则何处内涵如何实现中国梦为什么+怎样做自信中国人为什么核心知识梳理核心知识梳理1、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团结(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3)有利于我们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2、我国民族现状与分布特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现状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前提≠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独立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居住注意:区别于港、澳、台的高度自治!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制度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4、为什么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5、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1)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2)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3)文化——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青少年如何促进民族团结(1)思想上树立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促进民族团结的观念。(2)行动上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②在学校生活中,与各民族的同学相互帮助、友好相处,增进团结友谊;③积极拥护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1、为什么要反对分裂(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2)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反对分裂的要求(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3、“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高度自治完全独立自治4、为什么要坚持“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2)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4)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5)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5、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2)政治基础—— —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3)文化——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4)经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5)交流沟通——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1.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的第二个百年目标①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之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的意义①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什么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1.如何实现中国梦(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5)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奋斗。2.为什么中国人有自信(1)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其他原因: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3.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相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一个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一个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6)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频考点训练1.香港暴力事件,发生了多起污损国旗、国徽的事件,暴徒还大肆破坏公共场所的设施,殴打记者、警察和无辜群众。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同破坏国家分裂的行为作斗争,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都是痴心妄想。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分裂活动破坏国家主权、领土完整②反对分裂就能实现国家统一③一切制造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④反对分裂是爱国的表现,是公民的责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2.在认真阅读了下面漫画《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 后,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一国两制”可以解决一切领土争端问题C.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D.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B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 )A.基本政治制度B.根本政治制度C.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D.中华民族根本利益D4.2020年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形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A.实现建国百年的梦想B.实现总体小康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基本实现现代化C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D.平等自治C6.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这是因为( )A.加强和巩团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B.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基本权利C.我国坚持了符合国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实现中国梦,千千万万青年将全程参与。这表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走中国道路C.弘扬中国精神D.凝聚中国力量D8.“复兴号”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珠峰登顶测出了“中国高度”……从逐梦海洋到探索宇宙,一个个大国重器展现了当今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高科技和硬实力。这些成就的取得( )A.得益于我国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B.能够让中国人民深刻体会到中国自信的底气和志气C.充分彰显我国科技整体水平领先世界的自信和从容D.体现我国推进以全面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B9.下图漫画《报复》的寓意是( )A.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矛盾B.追求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C.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总体布局D.胸怀理想、锲而不舍、辛勤劳动B10.有人为国家发明了非常多的高科技,有人在奥运会直播前高声大喊“中国万岁”,有人在国家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梦,而千千万万的小梦聚起来就成为了一个大梦,也就是“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①国家富强 ②社会和谐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11.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为了致敬中国航天人,你校开展了“给中国航天人写封信”的活动。下列写信内容合适的有( )①“我们只有研究出最尖端的航天科学技术,才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②“我们会向航天人一样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③“我们会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④“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12.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香港各界人士纷纷表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的落实会使香港社会迅速重回正轨。由此可见,这部法律( )①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行稳致远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②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③可以有效打击针对香港的分裂祖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④健全中央依宪对港行使全面管制权的制度,防范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C13.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①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高度自治②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③才能共同推进祖国的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每一位公民自觉行使维护民族团结的权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B14.到2017年年底,我国贫困人口还有3000千万左右,5年来累计减贫6600万人以上。国务院扶贫办表示,2018年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实现20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冒。制定这个目标是因为A.精准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我国已经到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C.同步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脱贫攻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B15.2019年11月4日,央视主持人海霞在《主播说联播》节目中说,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的命运与祖国相连。湾湾,回家吧。让“湾湾回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需要我们①共同努力,推动和平发展 ②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④坚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D16.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要全面建成A.小康社会B.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温饱型社会D.青藏铁路B17.近年来,西藏措美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全县13个民族共同生活,结成88对民族团结家庭,开创了“民族和睦、群众和美、社会和谐”的新局面。这表明新时代要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就必须( )A.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方针B.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高度自治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差异B18.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探索太空奥秘,建设航天强国,承载着我们不懈的航天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富强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说明中国梦( )①实现了航天梦,到2035年就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②和个人梦完全相同③为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奋斗目标④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D19.“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推进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创新举措。此举( )A.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B.为“一国两制”实践注入新活力C.不方便港澳、内地人员流动和商贸往来D.有利于防范和遏制外部的势力干预港澳B20.“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国梦。”关于中国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③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1.2023年10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报告中强调:26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基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保障②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有利于增进香港同胞福祉③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完全自治的方针④必须落实“一国两制”的方针,“爱国者治港”的原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2.下面是茗茗在复习阶段做的关于民族知识的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①蒙古包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合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就是蒙古包内的生活场景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③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级别相当于山西省④实行高度自治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享有自治权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B2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下关于“两个一百年”目标说法正确的有①“两个一百年”目标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②“两个一百年”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会④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到2035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B24.《百家讲坛》推出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七 集“绝知此事要躬行”中解读了习主席如下用典:这些典故对于共圆“中国梦”的启示是①既要树立远大目标,又要努力耕耘②只要满怀激情,就能实现中国梦③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才能实现中国梦④既要胸怀理想, 又要求真务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25.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草案)》的议案。从中你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②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有利于确保“一国两制”的实践行稳致远③我国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④我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