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1向量的加法运算【第一练】【试题来源】来自人教A,人教B,苏教版,北师大版的课本试题,进行整理和组合;【试题难度】本次训练试题基础,适合学完新知识后的训练,起到巩固和理解新知识的目的.【目标分析】1.向量的加法法则,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素养,如第2题、第6题、第9题;2.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及其应用,发展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素养,如第1题、第4题、第8题;3.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培养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能力,如第3题、第5题、第7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一、填空题(2023·高一课时练习)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则++= .(2023·高一课时练习)2.若,,,则向量与的方向必为 .(2023·河北邢台·高一河北巨鹿中学校考阶段练习)3.四边形中,若,则四边形的形状为 .(2023·高一课时练习)4.化简: .(2023·安徽淮北·高一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且,则 . 6.若向量与共线,且,则 .(2023·高一课时练习)7.如图,两条绳子悬挂一个重量为G的物体,已知每条绳子用力为4N,两条绳子的夹角为90°,则 .(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8.如图,正六边形中, .二、解答题(2023·高一课时练习)9.如图,已知下列各组向量,,求作.(1);(2);(3)‘(4)(2023·高一课前预习)10.在静水中船的速度为,水流的速度为,若船沿垂直于水流的方向航行,求船实际行进的方向的正切值(相当于与河岸的夹角).(2023·高一课时练习)11.如图,已知电线AO与天花板的夹角为,电线AO所受拉力,绳BO与墙壁垂直,所受拉力.求和的合力.(2023·高一课时练习)12.一质点从点出发,先向北偏东方向运动了到达点,再从点向正西方向运动了到达点,又从点向西南方向运动了到达点,试画出向量、、以及.【易错题目】第1题、第4题、第8题【复盘要点】对向量加法运算律运用不够灵活,使运算受阻【典例】(2023·北京·高一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校考期中)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答案】【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计算可得;【解析】解:故答案为:易错警示:向量加法运算律应用原则:通过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使各向量“首尾相连”,通过向量加法的结合律调整向量相加的顺序.【复盘训练】(2023·河南郑州·高一校考阶段练习)13.( )A. B. C. D.(2023·江苏盐城·高一校考期中)14.已知M为四边形ABCD内任一点,则等于( )A. B. C. D.(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15.如图,正六边形ABCDEF中,则( ) A. B. C. D.(2023下·云南迪庆·高一统考期末)16.四边形是梯形,,则等于( ) A. B. C. D.(2023·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哈九中校考期末)17.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则=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分析】利用向量的加法运算即得.【详解】++.故答案为:.2.反向【分析】注意到=,利用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得答案.【详解】由已知可得,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知,向量与的方向的方向相反,故答案为:反向.3.平行四边形【分析】由平面向量的加法法则直接可得答案【详解】解:因为四边形中,,所以,所以,所以,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4.【分析】利用向量的加法运算即可求解.【详解】解:故答案为:.5.【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得正确答案.【详解】因为,所以由向量的加法的几何意义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所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所以.故答案为:6.0或2【分析】由题可知与相等或互为相反向量,据此即可求【详解】向量与共线,且,∴与相等或互为相反向量,当与相等时,,当与互为相反向量时,.故答案为:0或2.7.【分析】求得两条绳子用力的合力即可.【详解】因为每条绳子用力为4N,两条绳子的夹角为90°,所以两条绳子用力的合力为N,所以N,故答案为:N8.【分析】将平移到,平移到,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即可求解.【详解】将平移到,平移到,故.故答案为:.9.(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3)作图见解析(4)作图见解析【分析】应用向量的性质,将,作平移处理,使一个向量起点与另一个的起点或终点重合,结合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法则画出,注意共线向量只需将一个向量起点平移至另一个向量的终点,再连接两向量的另一个起点和终点即可.【详解】(1)将的起点移至的终点,即可得,如下图:(2)将的起点移至的终点,即可得,如下图:(3)以,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如下图:(4)将的起点移至的终点,应用三角形法则可得,如下图:【点睛】10.【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如图所示,表示船速,表示水速,以、为邻边作,则表示船实际航行的方向.所以在中,.所以船实际行进的方向的正切值为.11.与的合力大小为,方向为与成角竖直向上.【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受力分析图,然后计算即可.【详解】如图,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合力,在中,,,,∴,∴,∴与的合力大小为,方向为与成角竖直向上.12.作图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作出向量、、以及.【详解】根据题意,、、以及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3.D【分析】根据向量的运算法则,准确化简,即可求解.【详解】由向量的运算法则,可得.故选:D.14.B【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即可求解.【详解】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可知,,故选:B.15.D【分析】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直接求解即可.【详解】由已知,ABCDEF为正六边形,所以,,所以.故选:D.16.B【分析】根据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即可求解.【详解】,故选:B17.【分析】利用向量的加法计算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6.2.1向量的加法运算【第一课】[课标要求]1.理解并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2.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两个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加法运算.3.了解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作图解释向量加法运算律的合理性.[明确任务]1.向量加法的概念(数学抽象);2.向量加法的法则(直观想象);3.向量加法的运算律(逻辑推理).1.物理中求力的合力方法;2.数量的加法概念及其运算律.核心知识点1 向量加法法则1.向量加法的定义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2.向量求和的法则向量求和的法则 三角形法则 已知非零向量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b,则向量叫做a与b的和, 记作a+b,即a+b=+=. 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对于零向量与任意向量a,规定a+0=0+a=a平行四边形法则 以同一点O为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a,b为邻边作 OACB,则以O为起点的对角线就是a与b的和.把这种作两个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提示:位移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的物理模型,力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模型.例1. (1)如图①所示,求作向量a+b.(2)如图②所示,求作向量a+b+c.【解析】(1)首先作向量=a,然后作向量=b,则向量=a+b.如图③所示.(2)方法一(三角形法则)如图④所示,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向量=a,再作向量=b,则得向量=a+b,然后作向量=c,则向量=(a+b)+c=a+b+c即为所求.方法二(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⑤所示,首先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向量=a,=b,=c,以OA,OB为邻边作 OADB,连接OD,则=+=a+b.再以OD,OC为邻边作 ODEC,连接OE,则=+=a+b+c即为所求.归纳总结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区别和联系区别 联系三角形法则 (1)首尾相接 (2)适用于任何向量求和 三角形法则作出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图形的一半平行四边形法则 (1)共起点 (2)仅适用于不共线的两个向量求和【举一反三】1.已知四边形为菱形,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 B.C. D.2.如图所示,O为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化简下列向量.(1)+= ;(2)+= ;(3)+= .核心知识点2 向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1.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 a+b=b+a结合律 (a+b)+c=a+(b+c)例2.化简:(1)+;(2)++;(3)++++.【解析】 (1)+=+=.(2)++=++=(+)+=+=0.(3)++++=++++=+++=++=+=0.归纳总结:向量加法运算律的意义和应用原则(1)意义: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为向量加法提供了变形的依据,实现恰当利用向量加法法则运算的目的.实际上,由于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故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按照任意的次序、任意的组合来进行.(2)应用原则:通过向量加法的交换律,使各向量“首尾相连”,通过向量加法的结合律调整向量相加的顺序.【举一反三】3.已知,,,,,则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 .核心知识点3 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例3. 河水自西向东流动的速度为10 km/h,小船自南岸沿正北方向航行,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0 km/h,求小船的实际航行速度.【解析】设a,b分别表示水流的速度和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过平面内一点O作=a,=b,以,为邻边作矩形OACB,连接,如图,则=a+b,并且即为小船的实际航行速度.∴||===20(km/h),tan∠AOC==,∴∠AOC=60°,∴小船的实际航行速度为20 km/h,沿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归纳总结: 应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1)表示:用向量表示有关量,将所要解答的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2)运算:应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将有关向量进行运算,解答向量问题.(3)还原:根据向量的运算结果,结合向量共线、相等等概念回答原问题.【举一反三】5.若在中,,,则的形状是( )A.正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斜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6.如图,用两根绳子把重的物体吊在水平杆子上,,求处和处所受力的大小.(绳子的重量忽略不计)7.化简等于( )A. B. C. D.8.如图,正六边形中, .9.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为( )A.1 B. C.3 D.10.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A.②③ B.② C.① D.③11.在四边形中,若,则( )A.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四边形是矩形C.四边形是菱形 D.四边形是正方形12.如图,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则等于( )A. B.C. D.13.已知向量表示“向东航行3km”,表示“向南航行3 km”,则表示 .14.如图,已知在中,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E是CD的一个三等分点(靠近D点),求作:(1);(2).15.在静水中船的速度为,水流的速度为,如果船从岸边出发沿垂直于水流的航线到达对岸,求船行进的方向.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平面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对于A,,故A错误;对于B,因为,所以,故B错误;对于C,,故C正确;对于D,因为,所以,故D错误.故选:C2.【分析】利用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即可求解【详解】(1)因为四边形OABC是以OA,O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B是其对角线,故(2)因为,故与方向相同,长度为长度的2倍,故(3)因为,故故答案为:①;②;③3.##【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得.【详解】.故答案为:.4.【分析】结合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加法法则得出,根据题意求出即可.【详解】因为,所以,又正方体的边长为1,所以对角线,即,所以.故答案为:5.D【分析】,平方计算得到得到答案.【详解】,则,故,故,故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向量运算判断三角形形状,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6.A处所受力的大小为,B处所受力的大小为.【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再由可证得四边形为矩形,由,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设分别表示A处,B处所受的力,10 N的重力用表示,则.易得∴易证得四边形为矩形,,∴A处所受力的大小为,B处所受力的大小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与物理中的重力结合,体现了向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7.D【分析】利用向量加法直接得到答案.【详解】.故选:D8.【分析】将平移到,平移到,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运算即可求解.【详解】将平移到,平移到,故.故答案为:.9.B【分析】利用向量加法运算及向量的摸的定义,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在正方形中,如图所示,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又因为正方形的边长为1,所以,故选:B.10.B【分析】根据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判断即可.【详解】对于①,,正确;对于②,,错误;对于③,,正确.故选:B11.A【分析】由推出,再根据向量相等的定义得且,从而可得答案.【详解】因为,故,即,故且,故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正方形和矩形,故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12.B【分析】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以及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即可求解.【详解】.故选:B13.向东南航行km.【分析】根据向量加法法则分析即可.【详解】根据题意由于向量表示“向东航行3km”,向量表示“向南航行3km”,那么可知表示向东南航行km.故答案为:向东南航行km14.(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分析】(1)利用向量的加法法则作图即可;(2)利用向量的加法法则作图即可.【详解】(1)延长,在延长线上截取,则向量即为所求.(2)在上取点,使,则向量即为所求.15.船是沿与水流的方向成的角的方向行进的.【分析】作出图形,是水流方向,是垂直于河岸的实际方向,作平行四边形,其中是一条对角线,是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则是船行进的方向,由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可得.【详解】作出图形,如图所示.船速船与岸的方向成角,由图可知水+船=实际,结合已知条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在中,水,船,所以,所以,从而船与水流方向成的角.所以船是沿与水流的方向成的角的方向行进的.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1向量的加法运算【第一练】.docx 6.2.1向量的加法运算【第一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