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向量的减法运算【第一课】(学案+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2向量的减法运算【第一课】(学案+练习)(2份打包)(含解析)

资源简介

6.2.2 向量的减法运算【第一练】
【试题来源】来自人教A,人教B,苏教版,北师大版的课本试题,进行整理和组合;
【试题难度】本次训练试题基础,适合学完新知识后的训练,起到巩固和理解新知识的目的.
【目标分析】
1.向量的减法运算,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素养,如第1题、第2题、第8题、第11题;
2.向量减法法则的应用,发展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素养,如第4题、第6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
3.向量加法与减法及模的综合应用,培养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能力,如第3题、第5题、第7题、第9题、第14题;
一、填空题
(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
1.设与是两个相等向量,则
(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
2. .
(2023·高一课时练习)
3.在边长为的等边中, .
(2023·北京丰台·高一校联考期中)
4.如图,在中,是上一点,则 .
(2023·高一课时练习)
5.若四边形为正方形,且边长为,则 .
(2023·高一课时练习)
6.如图,已知ABCDEF是一正六边形,O是它的中心,其中,则等于 .
(2023·福建厦门·高一厦门一中校考阶段练习)
7.已知正方形边长为,则 .
(2023·高一课时练习)
8.中,D是的中点,若,,,,则 , .
(2023·高一课时练习)
9.设P为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内一点,则① ;②;③中成立的序号为 .
(2023·高一课时练习)
10.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
(2023·高一课时练习)
11.如图,在各小题中,已知,分别求作.
(2023·河南周口·高一校考阶段练习)
12.化简下列各式:
(1);
(2)
(2023·高一课时练习)
13.作图验证:.
(2023·高一课时练习)
14.已知中,,满足,求与的面积.
【易错题目】第4题、第9题、第12题
【复盘要点】对向量减法和加法法则运用不清,使运算出错
【典例】(2023·福建三明一中高一期中)如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且=,则化简+--的结果为( )
A.0 B.
C. D.
【答案】 A
【解析】+--=(-)+(-)=+=-=0.
易错警示: (1)向量减法运算的常用方法
(2)向量加减法化简的两种形式
①首尾相连且为和.
②起点相同且为差.
解题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这两种形式,同时注意逆向应用.
【复盘训练】
(2023·山东泰安·高一校考阶段练习)
15.如图,在矩形中,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则
A. B. C. D.
(2023· 湖北黄石高一期中)
16.下列结果为零向量的是( )
A. B.
C. D.
(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
17.化简下列各式:
(1);
(2).
(2023·四川南充高一期中)
18.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若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且,,,试用表示向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分析】利用向量的运算即得.
【详解】因为与是两个相等向量,
所以.
故答案为:.
2.
【分析】根据平面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平面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知:,
故答案为:
3.
【分析】直接利用向量的减法计算,然后求模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1.
4.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向量加法与减法法则运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5.
【分析】根据向量加减法运算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
6.
【分析】根据向量的减法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
故答案为:.
7.
【分析】由向量的加减法法则化简向量,利用正方形对角线长度为可得.
【详解】∵正方形边长为1,∴.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属于基础题.
8.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法则,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
则;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几何意义,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
9.②
【分析】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及其几何意义求解.
【详解】如图,
因为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连接对角线交于点,则为的中点,
根据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可得,
在中,,
在中,,
所以,
故答案为:②.
10.[2,14]
【分析】根据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由,则向量,同向时,有最小值;向量,反向时,有最大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故答案为:
11.见解析
【解析】将的起点移到同一点,再首尾相接,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详解】将的起点移到同一点,再首尾相接,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如图,,

(1) (2)

(3) (4)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
12.(1)
(2)
【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化简即可得出结果;
(2)首先化简出两个向量的结果,再与第三个向量进行加减运算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1)利用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则可得,
(2)由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则可得
13.见解析
【分析】将的起点移到同一点,再首尾相接,方向指向被减向量.
【详解】当中至少有一个为时,显然成立(图略);
当不共线时,作图如图(1),显然;
当共线时,同理可作图如图(2)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基础题.
14.;三角形面积为
【分析】根据向量减法法则结合,可得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可求得三角形得面积,再根据结合数量积得运算律即可求解.
【详解】由,得,
因为,
所以为等边三角形,则,
则,
的高为,
所以.

15.B
【分析】利用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原式=,答案为B.
【点睛】主要考查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属于基础题.
16.BCD
【分析】根据向量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即可逐项判断.
【详解】A项,;
B项,;
C项,;
D项,.
故选:BCD.
17.(1)
(2)
【分析】根据向量的加法减法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1).
(2)
18.,,.
【解析】直接根据向量加法与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ACDE为平行四边形,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加法与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属于基础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6.2.2 向量的减法运算【第一课】
[课标要求]
1.理解相反向量的含义,向量减法的意义及减法法则.
2.掌握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3.能熟练地进行向量的加、减综合运算.
[明确任务]
1.向量减法的概念(数学抽象);
2.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直观想象);
3.向量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算(逻辑推理).
1.数量运算中减法与加法关系及相反数的概念;
2.向量加法的运算法则.
核心知识点1 向量减法运算
1.定义:向量a加上b的相反向量,叫做a与b的差,即a-b=a+(-b),因此减去一个向量,相当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2.几何意义: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则向量a-b=,如图所示.
3.文字叙述:如果把两个向量的起点放在一起,那么这两个向量的差是以减向量的终点为起点,被减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
例1. 如图,已知a,b,求作a-b.
【解析】如图,即为所求作的a-b.
归纳总结 求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的两种思路
(1)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来进行,如a-b,可以先作-b,然后作a+(-b)即可.
(2)可以直接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即把两向量的起点重合,则差向量为连接两个向量的终点,
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举一反三】
1.如图,D,E,F分别是的边AB,BC,CA的中点,则等于( )
A. B. C. D.
(2023·全国·高一随堂练习)
2.如图,已知向量,,不共线,求作向量.

核心知识点2 向量减法法则的应用
例2. (1)化简:(-)+(-)=________.
【答案】 
【解析】原式=++-=+-=.
(2)如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且=,则化简+--的结果为(  )
A.0 B. C. D.
【答案】A
【解析】+--=(-)+(-)=+=-=0.
归纳总结 (1)向量减法运算的常用方法
(2)向量加减法化简的两种形式
①首尾相连且为和.
②起点相同且为差.
解题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这两种形式,同时注意逆向应用.
【举一反三】
3.下列式子可以化简为的是( )
A. B.
C. D.
4.如图,已知O为平行四边形ABCD内一点,,,,则 .

核心知识点3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综合应用
例3. 如图,已知向量、、、、.
(1)用、、表示;
(2)用、表示;
(3)用、、表示;
(4)用、表示.
【答案】(1)
(2)
(3)
(4)
【分析】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依次求解即可.
【解析】(1).
(2).
(3).
(4).
归纳总结: 向量加法与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 首指向尾为和.”
向量减法三角形法则:“共起点连终点,指向被减向量.”
【举一反三】
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与BD交于O点,则--+= .
6.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试求:.

7.如图所示,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交点,设,,,求证:.
8.在△ABC中,若,,则等于(  )
A. B. C. D.
9.化简的结果等于( )
A. B. C. D.
10.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
11.下列等式成立的个数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5 B.4 C.3 D.2
12.(多选)下列各向量运算的结果与相等的有( )
A. B.
C. D.
13. .
14.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中,的值为 .
15.如图,根据图示填空:
(1) ;(2) ;
(3) ;(4) ;(5) .
16.如图所示,O为△ABC内一点,,,,求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CD
【分析】由中位线的性质及相等向量的定义和向量减法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解:因为D,E,F分别是的边AB,BC,CA的中点,
所以,且,,且,
所以,,
所以,
故选:BCD.
2.答案见解析
【分析】根据向量的减法运算法则及几何意义作图即可.
【详解】如图,作,则即为,
再作,则向量即为.

3.AD
【分析】利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即可得解.
【详解】对于A,,故A正确;
对于B,,故B错误;
对于C,,故C错误;
对于D,,故D正确.
故选:AD.
4.
【分析】根据几何图形,利用相等向量转化,结合向量的加减运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已知,则.
故答案为:
5.
【分析】先化为,利用向量加法与减法的运算,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
故答案为:
6.2
【分析】利用相等向量转化,再求,再求模.
【详解】作,连结,则,

而,
所以,且,
所以.
7.证明见解析
【分析】根据图形关系,利用向量线性运算化简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因为
所以.
8.D
【分析】根据平面向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由已知可得:.
故选:D
9.B
【分析】利用向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即可化简目标式.
【详解】.
故选:B
10.A
【分析】根据平面向量减法法则判断即可.
【详解】由,可得,
所以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故选:A
11.B
【分析】根据向量的运算逐个选项判断即可.
【详解】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
,,,故①③④⑤正确.
故选:B
12.AD
【分析】由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计算并判断.
【详解】由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得,对A,,所以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对C, ,对D,,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AD
13.
【分析】根据向量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
.
故答案为:
14.
【详解】在正三角形中, ,故的夹角为 ,所以 ,故填.
点睛:求向量的模时,一般可考虑求其平方的值,根据向量中来计算,特别注意本题目中的夹角,并不是三角形的内角 ,而是其补角 ,这种情况在解题中要特别注意.
15.
【分析】利用平面向量的加法和减法法则求解.
【详解】解:由平面向量的加法和减法法则得:
(1)在中,,即 ;
(2)在中,,即;
(3)在四边形ABCD中,,即;
(4)在五边形ABCDE中,,即;
(5)在四边形ABCD中,,即,
所以.
16.作图见解析
【分析】方法一,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再利用向量减法,即可作出;
方法二,首先求得,利用相等向量进行转化,即可作出.
【详解】方法一 以为邻边作,连接,,

则,.
方法二 作

连接,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