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 教案和课件(共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 教案和课件(共17张PPT)

资源简介

习作:中华传统节日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在本单元习得的围绕中心意思描写的方法,结合了解的节日习俗,写清楚、写具体自己家过节的情景或发生的事。
2.引导学生写作时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重点写印象深刻的故事。
3.能对同学的习作做出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写作时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重点写印象深刻的故事。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习作指导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过节,是童年最美好的向往。一提到节日,多样的习俗、浓郁的气氛、厚重的文化、难忘的场景……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节日,给我们以或启发,或教育,或成长,等等。作为华夏文明传承人,请选择一个自己最难忘的节日写下来。
任务一:重温节日趣事,打开习作思路。
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及综合性学习,借助丛书中的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说一说自己在最难忘的节日里经历了哪些事情。
1.谈一谈自己最难忘的节日,为选材做准备。
让学生谈一谈最难忘的节日,简单说明理由。
2.说一说最难忘的节日趣事,打开习作思路。
(1)思路启发。每一个节日都有很多习俗,每一次过节都会发生不少难忘的事,引导学生说一说节日中重要的习俗或最难忘的事。借助丛书中的选材图示梳理思路,然后选择一个节日说一说。
(2)点拨要点。写好难忘的情景,注意写节日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再记叙节日的过程。
(3)举例引导。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家每年是怎么过春节的。
①小组内相互交流,唤醒记忆。
②集体交流,相互补充,借助下图构思,梳理思路。
小结:按照这样的思路,打开记忆的闸门,回想一下每一个节日的情景,这样才会有许多想说的、想写的。
(4)指导选材。引导学生选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或者活动来写,抓住重点详细介绍,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写具体。
(5)例文赏读。出示丛书中的例文《难忘的中秋节》,学生默读,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和方向。
任务二:根据交流所得,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习作。
指导学生根据交流所得,结合自身经历,动笔写一写记忆中的节日,把那精彩的画面、难忘的瞬间记录下来,写后与大家分享。
1.学生动笔写作。
2.写后认真修改,然后同桌互改。
任务三:对照习作要求,组内互改共赏,集体赏评提高。
1.小组交流,互改共赏。
(1)寻找组内优秀文章或片段,说一说它们好在哪里。
小组内同学互相阅读习作,找出同学习作的3个优点,提出1个修改建议。小组内推选两篇写得最好的作文,准备全班展示。
(2)寻找组内作文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修改。
2.小组汇报,集体赏评。
(1)优秀作文的小作者朗读习作,大家共赏,集体点评。
(2)集体梳理归总。通过展示,引导学生明白好的作文都有以下3个特点:
①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过节时的某项活动写得很清楚,并且有些小曲折;
②叙事时写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③语言很生动,用了一些好词好句。
(3)星级评价。
评价内容 特别棒 还不错 需努力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过节时
做某项活动的过程
能将印象深刻的故事写清楚
3.出示例文,对比赏评。
(1)阅读丛书中的例文,关注文中老师点评,体会写法特点。
(2)师生评价。
预设:
文章按一定顺序写出了全家一起过中秋节的情景;诗词比赛的经过叙述清楚,语言优美;写出了自己对中秋节的感受,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任务四:提炼修改要点,指导学生依据要点再次修改,总结提升。
1.指导修改。
对照标准,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2.再次展示,悟学得法。
让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再次向大家展示,比较前后作文的差别,想一想以后应该怎样去写。
3.畅谈感想,总结提升。
让学生谈一谈对写节日的文章的想法。
五、板书设计(共17张PPT)
中华传统节日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习作指导课
课时建议:2课时
过节,是童年最美好的向往。一提到节日,多样的习俗、浓郁的气氛、厚重的文化、难忘的场景……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节日,给我们或启发,或教育,或成长,等等。作为华夏文明传承人,请选择一个自己最难忘的节日写下来。
任务一 重温节日趣事,打开习作思路
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及综合性学习,借助丛书中的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说一说
自己在最难忘的节日里经历了哪些事情。
1. 谈一谈自己最难忘的节日,为选材做准备。
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及综合性学习,借助丛书中的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说一说自己在最难忘的节日里经历了哪些事情。
每一个节日都有很多习俗,每一次过节都会发生不少难忘的事,说一说节日中重要的习俗或最难忘的事。借助丛书中的选材图示梳理思路,然后选择一个节日说一说。
中华传统节日
赏花灯、猜灯谜、
打灯笼、吃汤圆
(元宵)……
贴春联、守岁、拜年、领压岁钱、
吃饺子、吃年糕……
拜月、赏月、
舞火龙、 吃月饼……
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蒿、系五色丝线、佩香囊……
踏青郊游、扫墓祭祖、
植树、吃青团……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难忘的情景?
注意写节日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再记叙节日的过程。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回顾一下自己家每年是怎么过春节的?
交流:
节日名称
□过节的过程
□印象深刻的故事
节日感受
□过节的过程
□印象深刻的故事
□过节的过程
□印象深刻的故事
选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或者活动来写,抓住重点详细介绍,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写具体。
例文赏读:
难忘的中秋节
一轮明亮的圆月悬挂在夜空中,皎洁的光辉洒满大地。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是我最喜爱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丰盛的晚餐、美味的月饼。菜肴的香味升腾起来,仿佛直通到天上月宫里,把嫦娥和玉兔都馋得要下凡来。圆圆的月饼,有蛋黄、莲蓉、水果等各种口味,人们总会把不同口味的月饼切开与家人分享。这各色月饼的多重味道就是团圆的味道,让人感到无比温暖。人们一起享受着家庭的团聚时光,仿佛时间凝固了一般,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最终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团圆记忆,或许这就是“中秋月圆人团圆”的含义。
以描写中秋月亮的景象作为开头,简洁明了,主题突出。段末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中秋佳节的喜爱之情。
运用夸张的手法,把中秋佳节家人团圆的特点写得更细、更深,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中秋节是热闹的。饭后,大家一起坐在院中的藤椅上赏月。这一天的月亮格外美丽,就像一轮闪闪发光的玉盘悬挂在夜空中,将温柔的月光洒向大地。轻纱似的几缕薄云飘过,月亮害羞地戴上了面纱,真是美极了!哥哥提议:“我们来一场关于月的诗词大会吧!”“好啊,我先来!”我来了兴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姐姐跟着答了上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妈妈也抢着回答。“爸爸,该你了!”“这……”爸爸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爷爷说:“我替他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是爷爷厉害,给爷爷鼓掌!”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欢声笑语传了很远很远……
团圆的中秋节,热闹的中秋节,更是我最喜爱的中秋节。
作者在第二、三段先各用一句话总括全段内容,再分别将中秋节家人团图、热闹的特点写具体,这样写富有条理。
作者通过描写中秋“诗词大会"的生动场景,既以人物的对话巧妙地将关于月亮的诗词展现出来,同时又表达了家庭活动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任务二 根据交流所得,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习作
根据交流所得,结合自身经历,动笔写一写记忆中的节日,把那精彩的画面、难忘的瞬间记录下来,写后认真修改,然后同桌互改。
任务三 对照习作要求,组内互改共赏,集体赏评提高
小组内同学互相阅读习作,找出同学习作的 3 个优点,提出 1 个修改建议。小组内推选两篇写得最好的作文,寻找组内优秀文章或片段,说一说它们好在哪里,准备全班展示。
寻找组内作文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修改。
优秀作文的小作者朗读习作,大家共赏,集体点评。
通过展示,发现好的作文都有以下 3 个特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过节时的某项活动写得很清楚,并且有些小曲折;
叙事时写了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语言很生动,用了一些好词好句。



评价内容 特别棒 还不错 需努力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过节时做某项活动的过程
能将印象深刻的故事写清楚
能把节日中的体会写出来
对照评价量表,修改习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