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0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初中我们就学过,物质是由大量 分子 组成的?思考:化学中的分子:热学中的分子:做热运动时遵从相同规律的微粒,包括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具有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碳原子⑵数值:2.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是微观世界的一个重要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⑶意义:⑴定义:NA=6.02×1023mol-1微观 宏观NA桥梁3.计算: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微观量m0—分子质量V0—分子体积d—分子直径V—物体体积Vmol—摩尔体积m—物体的质量Mmol—摩尔质量ρ—物体的密度宏观量分子质量:1mol物质的体积:分子平均占有的体积:①固体、液体小球模型在计算固液体分子大小时,作为一个近似的物理模型,一般可把分子看成是一小球,小球紧密排列在一起(忽略小球间的空隙)。则:dddd②气体立方体模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d立方体模型:在计算气体分子大小时,把每个分子和其占有的空间当作一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位于每个立方体的中心,这个小立方体的边长等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即:物体所含分子数:气体分子间距离(立方体模型):固体或液体分子的直径(球体模型):球体一般分子的质量的数量级为10-26kg02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定义:溴蒸汽的扩散3)原因:2)特点①物质处于气态、液液、固态都能够发生扩散现象。②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③浓度大处向浓度小处扩散,且受“已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的限制,当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较低时,扩散现象较为明显。直接证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4)意义:5)应用: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2.布朗运动实验观察花粉颗粒的运动每隔30s记下它们花粉颗粒的位置,用折线分别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思考:1)图中折线是否为花粉的运动径迹?是否为水分子的运动径迹?2)能否预测花粉颗粒下一时刻的位置?1)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小颗粒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2)特点①布朗运动永不停息。②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③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宏观颗粒3)原因: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造成的。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4) 意义:布朗运动的影响因素:颗粒的大小和温度525045颗粒越小每一瞬间受到液体分子撞击的数目少受力极易不平衡颗粒越大同时跟它撞击的分子数多受力的平均效果互相平衡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颗粒越大越明显还是越小越明显?影响因素—颗粒大小布朗运动跟什么因素有关?颗粒小温度高瞬间与微粒撞击的分子数越少撞击作用的的不平衡性越明显液体分子运动越激烈布朗运动越明显对布朗微粒撞击频率和强度越高综上: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区别 固体颗粒足够小,悬浮在气体或液体中. 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温度高低,颗粒大小. 温度高低,物质的密度差,溶液的浓度差.是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联系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区别与联系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把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激烈①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宏观体现,热运动是布朗运动的微观本质.②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间接反映,扩散现象是热运动的直接反映.1)定义:3)说明2)特点:3. 热运动永不停息无规则0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动理论金铅块扩散气体易压缩总体积变小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隙较小气体分子的间隙大②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能聚集在一起①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物体很难被拉伸大量分子能聚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而不离散成一群独立的单个分子.物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有引力,分子却没有紧紧吸在一起而还有空隙.分子间引力表现:分子间斥力表现:2)分子间作用力的产生原因原子内部带正、负电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引起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原因我们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两原子的电子与电子间,原子核与原子核间存在斥力;两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间存在引力,故分子间作用力是电子、原子核间的库仑力(电磁力)的总体体现.而库仑力的大小与电荷间距有关,显然,分子间作用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斥力斥力引力引力F0r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规律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正值表示F斥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负值表示F引⑴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曲线r0F斥F引①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 快 。②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规律⑵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0FF斥F引F分rr0②当r=r0=10-10m时,F引=F斥,分子力F分=0,分子处于平衡状态。③当r>r0时,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r 的增加,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①当r<r0时,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r的减小,分子力增大。④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10r03)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r0数量级10-10m①r=r0,F=0,平衡位置.②r③r>r0,F表现为引力,随r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④r≥10r0时,F合≈0.4)分子力在物质三种不同的宏观状态下的特征①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②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③气体分子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四 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1.基本内容:3.统计规律:这种由大量偶然事件的整体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单个分子的运动无规律大量分子整体运动有规律2.分子动理论:以基本内容为出发点,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这样建立的理论叫作分子动理论。课堂小结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二.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r的变化四.分子动理论1.内容2.遵循统计规律阿伏伽德罗常数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布朗运动与扩散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