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资源简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问学:【课标要求】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导学:【自主探究】
1.人类走向文明的前提是什么?(写出)
2.概况文明产生的一般过程,并说明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标志。(写出)
3.最初的文明主要分布在哪里?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划书)
4.根据教材,梳理古代各文明区域的成果(划书并写出)
分布区域 文明类型 代表文明 政治成就 文化成就
两河流域 大河文明 古代巴比伦
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古代印度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海洋文明 古代希腊
互学:【合作探究】
探究一:早期文明多元的成因
材料一:“猛兽”:滔滔肆虐的洪水啊,无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揺让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肆虐的洪水却来将它淹没。
——《全球通史》
材料二:“赠礼”: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育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呼吸。
——《走进古埃及文明》
(1)结合材料,以古代西亚和埃及的主要成果或发展历程为例,说明自然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如何影响早期文明发展的
(2)根据所学回答,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
探究二:早期文明多元的代表
1.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一: 序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据《汉谟拉比法典》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规定反映出特点。
2.种姓制度
材料二: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
——《摩奴法典》
材料二反映了种姓制度怎样的特点?
3.雅典民主制度
材料三: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四: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五: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探究三:树立正确的文明观
材料六: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受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结合材料六谈谈,你如何看待文明的多元性?
习学:【巩固练习】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2.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开始形成
3.四大文明古国等古代文明能够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源自于( )
A.山川河海阻碍了文明之间的交流 B.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C.各文明早期都处于小国寡民状态 D.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不同
4.苏美尔人十分注意对天文的观察,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就制定了自己的历法,以月的盈亏把两次新月出现的间隔时间作为一月,每月29天或30天,一年为12个月,其中6个月各为29天,另6个月各为30天,一年共354天。据此可知苏美尔人的历法( )
A.受尼罗河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 B.顺应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需要
C.是印度河流域辉煌的文化成就 D.体现苏美尔人与尼罗河的斗争
5.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为此法老建造了保存自己肉体的( )
A.神庙 B.金字塔 C.空中花园 D.宫殿
6.古代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由此可知当时( )
A.国家重视法律的制定 B.正义成为社会的准则
C.法老代表人民的利益 D.君主的地位至高无上
7.尼罗河水利灌溉活动早在前王朝末期就已经开始了。进入法老时代后,随着上下埃及的统一,全国范围的灌溉网逐渐形成,这些布满全埃及的灌溉网络从一开始就被置于国家的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之下。材料说明( )
A.古埃及中央管控国家经济 B.古埃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C.古埃及经济管理最为严格 D.古埃及交通运输体系完善
8.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该文明的内容( )
A.创造了象形文字和太阳历 B.文明的核心是佛教
C.莎草纸是重要的书写材料 D.法老是神权的象征
9.古代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下面与古代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象形文字 C.洪水与方舟传说 D.《汉谟拉比法典》
10.大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他们逐步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逐渐分化,各种社会地位被世世代代地固定下来,种姓制度超出了种族压迫的范畴,演变为一种社会分层制度。由此可见,种姓制度( )
A.形成于雅利安人占领征服前 B.是对征服居民进行统治的制度
C.体现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D.因雅利安人的职业划分而形成
11.《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表明古代雅典( )
A.注重维护城邦利益 B.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 D.公民道德高于一切
12.古代希腊国家林立,像雅典、斯巴达、底比斯,各自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小国寡民的状态,历史上希腊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这反映出古希腊( )
A.独特的地理环境 B.城邦政体的特点
C.平等互利的观念 D.人文主义的熏陶
13.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国家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这体现了雅典的突出特点是( )
A.小国寡民 B.民主政治 C.重视农业 D.对外扩张
14.古希腊适合农耕的土地少,三面环水,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往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最大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古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C.有利于古希腊的对外殖民扩张 D.有利于古希腊海上交通运输的发展
15.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下列项中,属于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有( )
①《荷马史诗》的创作 ②雕刻家米隆创作《掷铁饼者》
③修昔底德创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④塔西佗创作《编年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古埃及、古巴比伦,还是在古代中国、古印度以及希腊、玛雅人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传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材料二: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世界不应该只有一种文化,经济一体化可以,但文化、思想是多元的,世界应该是一个万花筒。
——摘编自马克查《世界文明史(上)》等
根据材料一,指出通过洪水传说反映出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文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