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课件(共47张PPT)-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课件(共47张PPT)-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与义务
八年级下册
知识导图 思维框架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01 核心知识
1. 公民的 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
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2.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 ,行使这项
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4. 人格尊严权包括 、 、肖像权、
、 等。
权利与义务 
基本政治权利 
人身自由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
权 
隐私权 
5. 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6. 和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
义务。
7.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8.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 。 
9.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 。
劳动权 
劳动 
受教育 
国家的 
社会
的 
集体的 
光荣义务 
基本义务 
10.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 。权利的实
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要坚持权利和
义务相统一。
11. 我们不仅要增强 ,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
,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权利意识 
义务观念 
02 误区诊断
1.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这意味着公民享受多少权利
就必须履行多少义务。
改正:
2.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物
质帮助权。
改正: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但不是完全对等的。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
不开财产。 
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
改正:
4. 公民的维权方式就是和解、仲裁和诉讼。
改正:
5. 政治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改正: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维权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03 要点整合
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①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
行、示威的自由以及监督权)。②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
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
法律保护)。③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
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④其他权利(平等权、宗教
信仰自由以及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
法律的特殊保障)。
2. 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
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
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
维护权利守程序:①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
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
程序维护权利。
3. 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纳
税。⑤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
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
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5. 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表现及要求
①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②具体
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
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③要求: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
障宪法实施;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
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要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
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6.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
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
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
同时也是义务。
7. 公民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
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
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
履行法定的义务。
知识巩固 素养提升
第三课 公民权利
例题1(2023·哈尔滨)下列漫画体现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知识。①中漫画体现了公
民的受教育权,符合题意;③中漫画体现了公民的选举权,符合
题意;②中漫画体现了公民依法纳税的义务,与题干设问不符,
排除;④中漫画体现了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与题干设问
不符,排除。
[参考答案]C
例题2(2023·武汉)【共建和谐社区】
  某社区居民张某养了几只宠物狗,经常出现吠叫扰邻、粪便
不及时清理现象。邻居王某找他提意见,张某却态度强硬:“养
狗是我的自由,你管不着!”王某十分气愤,与张某发生争执,
推搡中失手导致张某轻微伤害。
(1)请你对张某和王某的言行进行评析。
(2)社区居委会准备制作“温馨提示卡”发放给居民,请你提
出两条倡议。
温馨提示卡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
  建设和谐社区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积极参与。为减少和化
解邻里纠纷,我们倡议: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加入“共建和谐社区”的行动中来,
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让小区更加温馨美好。
××社区居委会
[试题分析]本题共有两问,考查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依法维
权、与人交往的方法的知识。第(1)问为评析题,需要对张某
和王某的言行分别进行评析。分析张某的言行,可链接行使权利
有界限的知识;分析王某的言行,可链接依法维权、侵权行为的
知识。第(2)问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围绕如何与人友好相处、
处理好邻里关系作答即可,建议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
规则、法律等多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1)①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
和权利。张某有饲养宠物狗的自由和权利,但养狗出现扰民、破
坏公共卫生现象,损害了公共利益以及其他居民自由和合法权
利,其他居民有权要求他停止损害行为。②公民在权利受损时,
应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王某有
权对张某提出意见,但不应以非法方式解决纠纷,他在推搡中致
张某轻微伤害,侵害了张某的人身权利。
(2)(示例)①团结友爱,邻里守望,遵守社会公德、社区公
约、法律法规。②互谅互让,友好协商;采取和解、调解、诉讼
等方式化解纠纷,依法维权。
1. (2023·锦州二模)三次为孩子们授课的“最美太空教师”王
亚平航天员,被推选为2022“最美教师”特别致敬人物,获得中
宣部、教育部颁发的“最美教师”证书。这表明我国公民享有
( D )
A. 名誉权 B. 姓名权
C. 肖像权 D. 荣誉权
D
2. 李某参加某公司网上促销活动,购买了一套座椅按摩垫。因一直没有收到货,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在消费者协会的协调下,该公司返还了李某货款,并给予赔偿。李某的维权方式是( C )
A. 和解 B. 仲裁 C. 调解 D. 诉讼
C
3. (2023·青岛二模)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
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强调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
和收入信息。这一做法有利于保护公民的( B )
A. 财产权 B. 隐私权
C. 荣誉权 D. 物质帮助权
B
4. (2023·合肥三模)小皖在小区门口的平价小店买雪糕,在结
账时却被告知一支雪糕108元,小皖不知如何是好。下列对小皖
的建议可取的是( A )
①拒绝购买 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③要求店家支付医药费 
④严厉打击不诚信经营的商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5. (2023·周口二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到59.6%,高校招生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这体现出( D )
①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②国家重视教
育,对未成年人实施了学校保护 ③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为幸福生活奠基 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促进教育公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D
6. (2023·常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在生活中,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和行使权利。同时,我
们又应该依法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材料一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期
待。3月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清朗”系列
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2022年,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
13项“清朗”专项行动,取得了良
好效果(见下图),有力维护了网
民合法权益。
(1)“清朗行动”整治和处置的问题,本质上都属于一些侵权
现象。那么,在你学习《依法行使权利》之后,你想对一些网站
或平台的主管以及博主或网民说点什么呢?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
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在行使自
由和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③维护权利
守程序,公民应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材料二 为了让我市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
象”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市委网信办4月6日发布广泛征集
“自媒体”乱象有关问题线索的通告。内容包括“自媒体”
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假冒仿冒官方机
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自媒体”违规营
利行为等三个方面的9种典型问题。欢迎广大网民举报上述问
题有关的自媒体账号名称、自媒体账号所属平台或者网站域
名以及违规违法例证方面的内容。
(2)作为网民,在我市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
项行动中,你应该怎么做?
①维护权利守程序,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
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诉讼
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④法不可违,任
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 模拟法庭小唯所在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请你参与。
  【案例】张某与王某存在债务纠纷,法院判决张某向王某偿
还债务,并明确张某前妻不承担还款责任。判决生效后,王某未
通过法律程序主张权利,而是采取在网上造谣等非法方式干扰张
某前妻及其子女的正常生活。张某前妻以人格权受到侵害为由,
将王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王某停止侵害张某前妻人格权益的行
为,并进行书面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2 000元。
(1)假如你是本次庭审的法官,案件开庭之前,你会查阅哪些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2)庭审过程中,王某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自己讨要欠款
的方式完全可以理解。假如你是原告律师,会怎样反驳?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
限,不能滥用权利;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
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③网络生活中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使
权利。
(3)作为本次“模拟法庭”的旁听者,你有哪些收获?
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
自我;②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络;③要学会辨析
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
活的基本准则。
第四课 公民义务
例题1(2023·泉州二模)如图,体现公民依法履行义务的有
(   )
  
①报名去参军 ②对政府工作提建议
③孝亲敬长  ④选民参与投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义务的知识。①中漫画体现了公
民服兵役的法定义务,符合题意;③中漫画体现了公民孝敬长辈
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符合题意;②中漫画体现了公民的政治
权利,与题干设问不符,排除;④中漫画体现了公民选举的权
利,与题干设问不符,排除。
[参考答案]B
例题2(2023·丽水,节选)法治新时代,保护新生态,观察漫
画,回答问题。
漫画 “越野”还是“撒野”?
有人说“越野”就是“撒野”。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驳斥这
一观点。
[参考答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
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们享有越野旅游的权利,但越野不能“撒野”,在旅游中要自
觉履行好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
1. (2023·怀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
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
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
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
音量。对此,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看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C )
C
A. 应先履行义务后行使权利
B. 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C. 公民在享有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D. 放弃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
2. (2023·济南二模)“权利是果,义务是花,只有辛勤浇花,
方能结出硕果。”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 C )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具有一致
性 ④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需要履行法定义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C
3. (2023·商丘一模)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下列行为中既体
现公民既正确行使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的是( B )
A. 环卫工人尽职尽责地打扫街道
B. 小静把家里的垃圾丢到相应的垃圾桶
C. 饭店老板主动给顾客打印消费发票
D. 小钰把有质量问题的文具退回商家
B
4. (2023·郑州模拟)因在下班后、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长期被
单位要求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工作,李某认为自己是在“隐性加
班”,要求单位支付报酬,在被拒绝后向人民法院提起维权诉
讼。下列选项能支持李某诉讼主张的有( D )
①公民依法享有劳动就业的权利 ②劳动者有依法取得劳动报酬
的权利 ③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员工加班 ④权利与义
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D
5. (2023·龙东)【享权履责 健康成长】
  材料一 某地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上学问题,每学期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生活补助,不让一个学生
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这一举措有力保障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国
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
遇,保障公民享有劳动权利。
  材料二 
(1)除了受教育权和劳动权,公民还依法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至少两个)
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监督权、财产权等。
(2)根据材料二,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
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
义务;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
不承担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⑤我们不仅要增
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
定的义务。
(3)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维权的方式有哪些?
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6. (2023·福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小区广场舞的音乐声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和休息,为
此,居民向居委会反映。经居委会工作人员劝说,跳舞的居民意
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决定作出改变。几天后,跳舞的居民仍在
整齐划一地跳着舞,但现场却听不到一点噪声,原来他们都佩戴
了一副能同步接收舞曲的耳机。居民们纷纷点赞这种“静音模
式”的广场舞。
(1)从法律角度,说明居委会工作人员能让跳舞的居民改变行
为的理由。
①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②公民有跳舞的自由,但在行使自由和权
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应自觉履行
义务,避免噪声污染,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2)从道德角度,分析跳舞的居民选用“静音模式”给我们的
启示。
①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学会作出正确的行为
选择;②要学会尊重他人,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设身处地
为他人着想。
友情提示 请完成本书P193专练十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