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题1.(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中测试(一))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2.(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课《一天的垃圾》)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 和 。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铁制品生锈,这是一种 变化,其伴随产生的现象是 。如图所示,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人试管中,将试管倒置插入水中后再固定好位置,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保持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 生成,试管内水面 (填“变化”或“不变”)。4.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光芒。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经过复杂的 变化,能变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二、判断题6.(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课《一天的垃圾》)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有些是不能回收利用的。7.(2021六下·新沂期末)因为沼气的原料有杂草、人畜粪便等,所以不是清洁能源。8.我们在观察生物时,不可以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9.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三、单选题11.(2023六下·洛阳期末)下列关于白糖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A.白糖研磨成粉末B.白糖加热后变成苦味的焦糖C.白糖溶于水12.(2019六下·邓州期中)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蓝色 B.黑色 C.棕色13.铁制菜刀在下列情况下产生锈斑的程度由重到轻的是( )。①切酸菜后放置。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14.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火柴燃烧 C.爆竹爆炸15.下列诗句描述的对应变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四、多选题16.(2023六下·正阳期末)保护环境,我们要做到( )。A.把光盘行动落到实处B.绿色出行,少乘坐私家车C.节约用水、用电、避免资源浪费17.(2022六下·富平期末)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通常有( )A.颜色改变 B.产生气泡 C.发光发热 D.产生沉淀18.(2022六下·富平期末)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会发生变化B.有些物质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C.烟花爆炸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D.物质变化实际上是物质在转换19.(2022六下·富平期末)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减少垃圾的是( )A.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 B.经常使用一次性纸杯C.把废塑料瓶送到回收站 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20.(2020六下·克东期中)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金属物质,电池中就包含了三种分别是( )A.汞 B.铅 C.镉 D.砷五、连线题21.(2023六下·修水期末)将下列变化连线。火柴燃烧 泡沫灭火器灭火铁钉生锈 物理变化 给轮胎充气可乐罐压扁 小苏打和柠檬酸混合米煮成饭 化学变化 烟花爆炸冰融化成水 打火机点燃22.(2023六下·兴文期末)将下列生活中的变化连线。23.(2023六下·岳池期末)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变化用直线连起来。地上的水慢慢蒸发了苹果腐烂 A.没有新物质产生火柴燃烧踩扁饮料瓶 B.有新物质产生蜡烛熔化六、综合题24.(2023六下·修水期末)取一个瓶盖,倒入1匙小苏打,然后滴入3匙白醋,瓶盖里的混合物产生了变化。(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 变化。(2)混合物变化时产生了一种气体,小科参考课本上的介绍收集气体进行研究。步骤如下:取一个能装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3匙白醋。在塑料瓶盖中加入1匙小苏打,再把它小心的放进等封袋中,封好袋口,让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观察变化。①密封袋打开,把一根燃烧着的火柴立即伸进这只密封袋中,发现火柴 说明这种气体不能支持 ②袋口倾斜放置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蜡烛熄灭,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 。③通过上面两个实验,能确定这是什么气体吗 (选填 “能“或“不能”)。④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 七、简答题25.李明同学看了某个钻石的广告后,便认为坚硬的钻石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物质。你认为李明的观点科学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6.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而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却是有害的,你能列举几个这样的事例吗?27.(2023六下·埇桥期末)为什么不能烧秸秆?28.(2023六下·埇桥期末)什么是绿色生活?29.(2023六下·千山期末)你对水域(河流)环境保护有哪些建议 30.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有什么特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不产生新的物质;产生新的物质【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分析]区别物理化学变化的标准就是有无新物质产生。2.【答案】生活;健康【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解答】垃圾如果不进行处理就是有害物质,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垃圾的危害。3.【答案】化学;改变颜色;铁锈;变化【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铁制品生锈,铁生锈会生成新物质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其伴随产生的现象是改变颜色。如题目图所示,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人试管中,将试管倒置插入水中后再固定好位置,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保持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铁锈生成,试管内水面变化。4.【答案】化学【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光芒。5.【答案】化学【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和活动提供能量。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能变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6.【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解答】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等,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另外包装上有绿色标章是属于要付费的双系统,属于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7.【答案】错误【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我们今天大力开发的新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沼气、地热、核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沼气是新能源。8.【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动物和植物是我们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在观察生物时,不可以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题目说法正确。9.【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光芒。同时会有大量的烟雾和垃圾产生,所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环境产生危害。题目说法正确。10.【答案】错误【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生成新的物质代表是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等物理现象,所以说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题目说法错误。11.【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加热白糖时,白糖首先会熔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糖颜色会变黄色,然后越来越深,最后变成了黑色的新物质,在这些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这是化学变化。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12.【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含淀粉的物质遇到碘酒会变蓝色,生成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A。13.【答案】C【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盐会加快铁的生锈速度。铁制菜刀在下列情况下产生锈斑的程度由重到轻的是切酸菜后放置-切完菜后用水冲洗-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故选C。14.【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只是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火柴燃烧、爆竹爆炸产生了新物质。故选A。15.【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水的形态变化,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由新物质生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16.【答案】B【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地球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把光盘行动落到实处,绿色出行,少乘坐私家车,节约用水,节约用电。避免资源浪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做到的内容。17.【答案】A,B,C,D【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这些都是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不代表一定有化学变化。18.【答案】A,B,D【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烟花爆炸消失,是变成了其他气体等。19.【答案】C,D【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A、B会产生大量垃圾。20.【答案】A,B,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21.【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给轮胎充气、可乐罐压扁、冰融化成水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柴燃烧、 铁钉生锈、泡沫灭火器灭火、小苏打和柠檬酸混合、米蒸煮成饭、烟花爆炸、打火机点燃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2.【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蜡烛燃烧、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泥水静置、混合红墨水和清水属于物理变化。23.【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没有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地上的水慢慢蒸发了没有产生新物质,苹果腐烂产生了新物质,火柴燃烧产生了新物质,踩扁饮料瓶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融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24.【答案】(1)化学(2)熄灭;燃烧;重;不能;二氧化碳【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1)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①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密封袋打开,把一根燃烧着的火柴立即伸进这只密封袋中,发现火柴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②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袋口倾斜放置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蜡烛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重。③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不能确定这是什么气体,因为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还有不少。④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25.【答案】不科学,世界上没有永久不变的物质。【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李明的观点不科学,世界上没有永久不变的物质。26.【答案】有益的:米煮成饭,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等;有害的:铁生锈、食物腐败、酸雨导致建筑腐蚀等【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中,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而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却是有害的,如:米煮成饭,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等是有益的;铁生锈、食物腐败、酸雨导致建筑腐蚀等是有害的。27.【答案】一是污染大气。一般而言,我国农村的空气质量要好于城市,但由于燃烧秸秆,使得空气中烟尘、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浓度急剧增加,空气质量迅速下降,不利于人体健康。二是降低大气能见度,妨碍交通,特别是机场飞机的起降和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行驶。【知识点】保护环境;空气污染【解析】【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现在国家明令禁止梦烧秸秆,因为烧秆污染大气,降低大气能见度,妨碍交通,特别是机场飞机的起降和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行驶,以此解答即可。28.【答案】“绿色生活”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的是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一种节能、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原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绿色生活”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挥的是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一种节能、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人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29.【答案】一、加强环保宣传,让人们了解家乡的环境受到污染所产生的后果,唤起人们对于环境的危机感;二、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立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三、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周围的人们,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才能让家乡的人们自觉来保护环境。【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解析】【分析】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家乡自然水域的污染情况让人堪忧,对自然水域的治理应该从这几个方面保护:一、加强环保宣传,让人们了解家乡的环境受到污染所产生的后果,唤起人们对于环境的危机感;二、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立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三、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周围的人们,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才能让家乡的人们自觉来保护环境。30.【答案】产生的气体不能支持木条燃烧,充满整个容器,产生的气体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会往下沉。【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无色透明、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1 / 1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题1.(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中测试(一))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答案】不产生新的物质;产生新的物质【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解答]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分析]区别物理化学变化的标准就是有无新物质产生。2.(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课《一天的垃圾》)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 和 。【答案】生活;健康【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解答】垃圾如果不进行处理就是有害物质,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垃圾的危害。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铁制品生锈,这是一种 变化,其伴随产生的现象是 。如图所示,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人试管中,将试管倒置插入水中后再固定好位置,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保持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 生成,试管内水面 (填“变化”或“不变”)。【答案】化学;改变颜色;铁锈;变化【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铁制品生锈,铁生锈会生成新物质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其伴随产生的现象是改变颜色。如题目图所示,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人试管中,将试管倒置插入水中后再固定好位置,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保持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铁锈生成,试管内水面变化。4.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光芒。【答案】化学【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光芒。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经过复杂的 变化,能变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答案】化学【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和活动提供能量。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能变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二、判断题6.(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课《一天的垃圾》)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有些是不能回收利用的。【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解答】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等,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另外包装上有绿色标章是属于要付费的双系统,属于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7.(2021六下·新沂期末)因为沼气的原料有杂草、人畜粪便等,所以不是清洁能源。【答案】错误【知识点】新能源【解析】【分析】我们今天大力开发的新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沼气、地热、核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沼气是新能源。8.我们在观察生物时,不可以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动物和植物是我们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在观察生物时,不可以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题目说法正确。9.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光芒。同时会有大量的烟雾和垃圾产生,所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环境产生危害。题目说法正确。1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错误【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生成新的物质代表是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等物理现象,所以说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题目说法错误。三、单选题11.(2023六下·洛阳期末)下列关于白糖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A.白糖研磨成粉末B.白糖加热后变成苦味的焦糖C.白糖溶于水【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 加热白糖时,白糖首先会熔化,没有新物质产生,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糖颜色会变黄色,然后越来越深,最后变成了黑色的新物质,在这些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这是化学变化。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12.(2019六下·邓州期中)含淀粉的物质遇碘酒会变( )A.蓝色 B.黑色 C.棕色【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含淀粉的物质遇到碘酒会变蓝色,生成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A。13.铁制菜刀在下列情况下产生锈斑的程度由重到轻的是( )。①切酸菜后放置。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答案】C【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盐会加快铁的生锈速度。铁制菜刀在下列情况下产生锈斑的程度由重到轻的是切酸菜后放置-切完菜后用水冲洗-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故选C。14.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火柴燃烧 C.爆竹爆炸【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只是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火柴燃烧、爆竹爆炸产生了新物质。故选A。15.下列诗句描述的对应变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水的形态变化,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由新物质生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四、多选题16.(2023六下·正阳期末)保护环境,我们要做到( )。A.把光盘行动落到实处B.绿色出行,少乘坐私家车C.节约用水、用电、避免资源浪费【答案】B【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地球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把光盘行动落到实处,绿色出行,少乘坐私家车,节约用水,节约用电。避免资源浪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做到的内容。17.(2022六下·富平期末)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通常有( )A.颜色改变 B.产生气泡 C.发光发热 D.产生沉淀【答案】A,B,C,D【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这些都是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不代表一定有化学变化。18.(2022六下·富平期末)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会发生变化B.有些物质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C.烟花爆炸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D.物质变化实际上是物质在转换【答案】A,B,D【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烟花爆炸消失,是变成了其他气体等。19.(2022六下·富平期末)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减少垃圾的是( )A.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 B.经常使用一次性纸杯C.把废塑料瓶送到回收站 D.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答案】C,D【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A、B会产生大量垃圾。20.(2020六下·克东期中)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金属物质,电池中就包含了三种分别是( )A.汞 B.铅 C.镉 D.砷【答案】A,B,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五、连线题21.(2023六下·修水期末)将下列变化连线。火柴燃烧 泡沫灭火器灭火铁钉生锈 物理变化 给轮胎充气可乐罐压扁 小苏打和柠檬酸混合米煮成饭 化学变化 烟花爆炸冰融化成水 打火机点燃【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给轮胎充气、可乐罐压扁、冰融化成水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柴燃烧、 铁钉生锈、泡沫灭火器灭火、小苏打和柠檬酸混合、米蒸煮成饭、烟花爆炸、打火机点燃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2.(2023六下·兴文期末)将下列生活中的变化连线。【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蜡烛燃烧、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泥水静置、混合红墨水和清水属于物理变化。23.(2023六下·岳池期末)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变化用直线连起来。地上的水慢慢蒸发了苹果腐烂 A.没有新物质产生火柴燃烧踩扁饮料瓶 B.有新物质产生蜡烛熔化【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没有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地上的水慢慢蒸发了没有产生新物质,苹果腐烂产生了新物质,火柴燃烧产生了新物质,踩扁饮料瓶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融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六、综合题24.(2023六下·修水期末)取一个瓶盖,倒入1匙小苏打,然后滴入3匙白醋,瓶盖里的混合物产生了变化。(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 变化。(2)混合物变化时产生了一种气体,小科参考课本上的介绍收集气体进行研究。步骤如下:取一个能装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3匙白醋。在塑料瓶盖中加入1匙小苏打,再把它小心的放进等封袋中,封好袋口,让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观察变化。①密封袋打开,把一根燃烧着的火柴立即伸进这只密封袋中,发现火柴 说明这种气体不能支持 ②袋口倾斜放置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蜡烛熄灭,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 。③通过上面两个实验,能确定这是什么气体吗 (选填 “能“或“不能”)。④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 【答案】(1)化学(2)熄灭;燃烧;重;不能;二氧化碳【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1)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①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密封袋打开,把一根燃烧着的火柴立即伸进这只密封袋中,发现火柴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②根据实验现象可知,袋口倾斜放置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蜡烛燃烧,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重。③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不能确定这是什么气体,因为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还有不少。④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七、简答题25.李明同学看了某个钻石的广告后,便认为坚硬的钻石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物质。你认为李明的观点科学吗?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不科学,世界上没有永久不变的物质。【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李明的观点不科学,世界上没有永久不变的物质。26.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而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却是有害的,你能列举几个这样的事例吗?【答案】有益的:米煮成饭,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等;有害的:铁生锈、食物腐败、酸雨导致建筑腐蚀等【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中,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而有些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却是有害的,如:米煮成饭,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等是有益的;铁生锈、食物腐败、酸雨导致建筑腐蚀等是有害的。27.(2023六下·埇桥期末)为什么不能烧秸秆?【答案】一是污染大气。一般而言,我国农村的空气质量要好于城市,但由于燃烧秸秆,使得空气中烟尘、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浓度急剧增加,空气质量迅速下降,不利于人体健康。二是降低大气能见度,妨碍交通,特别是机场飞机的起降和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行驶。【知识点】保护环境;空气污染【解析】【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现在国家明令禁止梦烧秸秆,因为烧秆污染大气,降低大气能见度,妨碍交通,特别是机场飞机的起降和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行驶,以此解答即可。28.(2023六下·埇桥期末)什么是绿色生活?【答案】“绿色生活”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的是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一种节能、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原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绿色生活”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挥的是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一种节能、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人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29.(2023六下·千山期末)你对水域(河流)环境保护有哪些建议 【答案】一、加强环保宣传,让人们了解家乡的环境受到污染所产生的后果,唤起人们对于环境的危机感;二、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立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三、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周围的人们,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才能让家乡的人们自觉来保护环境。【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解析】【分析】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家乡自然水域的污染情况让人堪忧,对自然水域的治理应该从这几个方面保护:一、加强环保宣传,让人们了解家乡的环境受到污染所产生的后果,唤起人们对于环境的危机感;二、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立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三、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周围的人们,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才能让家乡的人们自觉来保护环境。30.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有什么特点?【答案】产生的气体不能支持木条燃烧,充满整个容器,产生的气体比同体积的空气重,会往下沉。【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无色透明、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学生版).docx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