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劳动课:烹饪与营养第四课烹饪的刀工和原料成形(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学期劳动课:烹饪与营养第四课烹饪的刀工和原料成形(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智慧分享
烹饪的刀工和原料成形
教学目标
1. 刀工的概念。
2. 原料成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
烹饪中道具的分类和刀法
教学难点:
正确了解烹饪的刀工.
概念:
原料成形指各种烹饪原料经过刀工处理后呈现的各种形状, 通常是运用刀工刀法来完成。
刀具的分类:
切刀:适合于切,分量适中
砍刀:适合于砍,刀身厚重
前切后砍刀:前薄后厚,斩切两便
片刀:刀身轻薄,适合于片
特殊刀具:剔骨刀,雕刻刀,各种模具
刀具的磨制:磨两头、梭中间,内平外斜
刀具的运用:握刀的方法、手臂与手腕的协调配合
刀工技术的作用:
1.便于食用。整只或整块原料是不便于食用的,必须进行改刀。切成丁、块、丝、片等形状,既利于烹调,有便于食用。
2.便于入味。整只和大块原料在烹饪时如果不经过刀工处理,加入调味品后,就不易渗入原料内部,通过刀工处理后才容易入味,使菜肴味美适口。
3.便于烹调。根据菜肴原料的不同性质,通过刀工处理,才能适应烹调的需要。如果原料不通过刀工处理,就不利于烹调。
4.整齐美观。通过刀工处理后,能切出整齐美观的各种形状,使烹调出来的菜肴更加美观,使就餐者增进食欲。
刀工的基本要求:
1.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动作要规范协调。良好的操作姿势既可以展现操作者优雅的工作状态,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体能消耗和工伤事故的发生;刀工动作要规范协调,要领会刀工的动作要领,保证刀工进程。
2.坚持长期练习,保持愉快心情。“熟能生巧”,长期的练习是精湛刀工形成的基础;工作时保持愉悦的心情,热爱本职工作,可以减少操作过程中出现疲劳感,提高劳动效率。
3.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卫生。要随时保持操作环境的卫生,在刀工过程中,尽量避免乱扔下角废料和杂物,注意垃圾篓、垃圾袋的使用。能利用的原料应注意收集,充分保证原料的利用率,减少成本损耗;不能利用的废料要收集统一处理。随时保持周边环境的整洁卫生,保持砧板、案板、地面等整洁。
4.刀工应密切配合烹调。应根据原料的具体情况和菜肴制作的具体要求,选用合适的刀工方法,保证刀工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
切菜,切肉,切饼,切糕,切面条,切蔬菜等是烹饪用的最多的刀法。看似简单不成功,其实里面大有学问,不同原料需要采用不同的切法。刀工技法可分为四大类共计21种。现在称谓的各种技法是在根据刀工操作的时候,刀刃和原料接触砧墩的角度来划分。
直刀法是指刀刃与原料接触砧墩的角度为直角,这其中包括切、劈、斩的11种刀法。
平刀法是指刀刃与原料接触砧墩的角度为平角,其中包括5种刀法。
斜刀法是指刀刃与原料接触砧墩的角度是锐角,其中包括两种刀法。
混刀法是指基础刀法和斜刀法的混合使用,其中包括三种刀法。
切菜的姿势
刀具选择好了,接下来就是切菜的姿势了。一个正确的姿势能减少切备菜时的疲惫感,也能让下厨更有效率。
首先,腰背要挺直,很多人家里的厨房台面和身高是不匹配的,如果台面过低,可能会一直弯着腰低头切菜,但这样没多久就会腰酸脖子痛了。
这种情况正确的处理办法就是“扎个马步”,让双脚分开点站,稍微降低点重心。花吃姐姐有时候拍菜站久了,也会这样站一会,会轻松很多。
另外,切菜时眼睛要实时注意刀的内侧,调整手和食材的位置,如果一直看向刀外侧的食材,就很容易切到自己的手指。
最重要的就是握刀的手势了。握刀不能只握刀柄,手要同时握住刀柄和刀身,这样才能稳稳地控制住这把刀,人刀合一,落刀稳固,不容易打滑。
右手切菜的同时,左手也不能闲着。左手手指要蜷曲起来,手指头往里扣,用指关节顶住刀面,这样刀垂直落下是永远切不到手指头的。大拇指和小指的摆放位置根据食材的形状灵活调节,以轻扣住食材,握稳食材为主。
切菜时,要用手腕发力来带动刀子运动,不要整只手臂直上直下的,手腕用力活动角度大也更省力。
1.直刀切的正确方法。
右手执刀,左手按住原料,刀体垂直落下,刀身不能够向外推,也不能够向里拉,一刀一刀的紧贴着中指第1关节笔直的切下去,着力点要布满刀刃,前后力量须一致。此种刀法一般用于制定脆嫩的原料,例如鲜嫩的芹菜,青菜,白菜,黄瓜,西红柿,萝卜,韭菜,茭白,凉粉,豆腐等。
直刀切的操作误区
左右两手配合没有节奏,左手按料不稳,后退的距离没有保持相等,下刀不直,偏里或者偏外,刀刃没有按相等的距离移,动未能保证加工后的形状整齐等。
2.推刀切的正确方法。
适用于比较软的食材,如新鲜的肉类。左手按住食材,右手持刀,当刀切进食材后,由后向前推刀,着力点在刀的后端,把食材切断。
用推刀法将肉切成肉片后,在用拉刀切成肉丝。
刀和食材垂直,先向前虚推,再往后拉,这种办法能迅速将食材切断。
3.拉刀切的正确方法。
4.锯刀切的正确方法
右手执刀,左右手按住原料,刀体垂直落下将刀刃向前推,然后再拉回来,一推一拉,切断原料,着力点布满,刀刃。此种刀法适用于质地软厚的原料或坚硬的冰冻原料,例如面包火腿,熏圆腿,熟肉和冰冻后的肉类和内脏。
5.压刀切的正确方法。
这种刀法适合切一些表面不平整的食材,比如最常见的切咸鸭蛋,切螃蟹。如果直接剁或者直刀切,由于表面不平整,着力点容易移动,很容易一刀下去就左边大右边小不平均,用压刀切先固定住中线,一刀下去就能切得很均匀。
6.摇刀切的正确方法
这种刀法最常用来切花生米、坚果等小颗粒的食材,如果直刀切或者剁,食材会到处飞溅,而摇刀切不仅不容易飞溅,也能快速将食材切碎。右手握住刀柄,左手按住刀背的前端,刀子来回左右交替移动,很快就能切碎了。右手握住刀柄,左手按住刀背的前端,刀子来回左右交替移动,很快就能切碎了。
7.滚刀切的正确方法。
切的时候滚动食材,滚刀块切出来的食材接触面积比普通的切段大,食物更容易入味。
几种日常食材的切法
切大葱丝。
大葱切段,顺着纹路划一刀,把葱白展开后平铺,切成葱丝。再细细写成葱丝即可。切好的葱丝放入凉水中泡一会,就会卷曲起来,当作摆盘的点缀很常见。
切彩椒
先切去头尾不平整的两端,去籽。
切一刀展开,再分别切成细条或者块状。
切洋葱,比起先切丝在切碎,这里有一种快速切洋葱碎的办法。
洋葱对半切开,先竖着切几刀,再横切几刀,每一刀都别切断。最后直刀往下切,就是哗啦啦的洋葱碎了。洋葱丝的切法就很简单,逆纹切的洋葱丝更能释放味道也更容易炒软。
蔬菜的切丝
常见土豆、胡萝卜、黄瓜等。先切成厚薄均匀的薄片,再一片接一片码整齐。
最后一口气切成丝就行啦。
成形
一般形状
块:象眼块(菱形块):一般其长对角线为 4 厘米、短对角线为 2.5 厘米、厚约2 厘米。
长方块
(大小骨牌块):长约 4 厘米、宽约2.5 厘米、厚约2 厘米
大小方块:
边长 3.3 厘米以上为块、 3.3 厘米以下为小方块
排骨块: 3.3 厘米长的长方块
片:象眼片(菱形片):对角线约 5 厘米, 2 厘米、厚 0.2 厘米
月牙片:半圆形的片
柳叶片:猪肝等自然形状或修切加工而成
夹刀片:两刀一断的片,如冬瓜夹、夹沙肉
磨刀片:指运刀方法似磨刀,川菜称反刀斜批
长方片(骨牌片):厚 0.3 厘米、类似骨牌
夹刀片是用直切的方法第一刀不切断,第二刀切断,成两片一组,一端相连一端切开的片。切夹刀片时,连着的部分约为整料厚度的五分之一,主要适用于扁平状的动物性烹调原料,如鱼肉、猪通脊,以及有一定硬脆度的植物性烹调原料,如冬瓜、莲藕、茄子等,厚薄大小可根据原料的性质灵活掌握。
丝:
头粗丝: 8-10 厘米长,粗 0.4 厘米
二粗丝: 8-10 厘米长,粗 0.3 厘米
细丝: 8-10 厘米长,粗 0.2 厘米
银针丝: 8-10 厘米长,粗 0.1 厘米
条:大一字条、小一字条、筷子条、象牙条
丁粒末:大丁、小丁、粒、末、茸
刀工美化形状
麦穗形、荔枝形、菊花形、核桃形、蓑衣形、蜈蚣形、松鼠形、卷筒形、球形
原料成形的基本要求:
1、符合制品的烹调需要;原料形状的大小、 厚薄一定要符合制品的烹调要求, 旺火速成的菜品原料形状要薄小些。 慢火长时间加热成熟的菜品,原料的形状要相应厚大一些。
2、原料成形要整齐、利落、均匀一致;经过刀工处理的原料必须达到粗细、 厚薄均匀、 整齐划一、 干净利落, 否则影响菜品的美观, 而且使原料的成熟程度不一致。
3、要做到物尽其用,合理使用原料;原料成形必须要遵循物尽其用、 合理用料的原则, 做到大材大用, 小材小用,提高原料的利 用率。
4、要有助于美化菜品的形态;原料成形要有助于菜品形态的美化,主辅料的形状搭配要和谐一致。
5、讲究卫生,保持营养;在原料切制成形过程中要注意生熟分开, 防止污染串味, 要尽量掌握先洗后切的原则, 保持 原料各种营养素不流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