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课件(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写作品梗概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统编版
习 作
学习任务一
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同学们,最近我们学校要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要求我们六年级的学生为低年级的同学推荐一本书。请你从近两年阅读的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本中外名著,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介绍一下主要内容。
明确任务
梗概是读者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用最简练的语言将其大意介绍出来,一般不需要对文章内容、艺术表现、人物形象等加以评述,其目的在于向别人介绍这一本书或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当然允许对其思想价值进行极概括的交待,让人明白这本书或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明 确 目 标
回忆内容,简单概括:
《 》这部作品主要写了________(主人公)_______(起因),_______他(她)(怎样做)________(结局)。表现了(展现了)_________(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二
借助例文 提炼方法
明确要点,学会方法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说说你的发现。
(1)语言都很简练,篇幅比较短小
(2)没有细节描写
(3)包含作品的主要情节
(4)写作的顺序跟作品一致
(5)包含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局等关键内容
梗概的基本特点
浏览课文梗概和原作品,按要求完成下表。
根据《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段次和事件,找出原作品相对应的目录,填入下表。
找出《鲁滨逊漂流记》作品梗概的过渡语段填入下文表。
比较例文
原作品目录 作品梗概段次和事件小标题 梗概的过渡语段 写作品梗概方法
比较例文
原作品目录 作品梗概段次和事件 小标题 梗概的过渡语段 写作品梗概方法
背父命去航海、沦为奴隶、 出逃、成为种植园主 1.喜欢航海 过渡段: 第四段 过度词句: 从前、有一次、等到潮水退了、每天、十八年过去了、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年之后、有一天清晨等。 “理”清脉络
“筛”取重点
锤“炼”语言
“连”段成文
再次出海 2.流落荒岛 荒岛建家园 3.船中搬物 4.搭建帐篷 荒岛上的麦苗、艰辛耕作、 自制器具、圈地驯养 5.打猎捕鱼、圈养山羊、播种麦子 发现脚印、海边人骨、 恐怖的人肉宴 6.防范野人 “星期五”的出现、教育和考验 7.救出“星期五” 绝处逢生、大获全胜、重返故乡 8.就出船长、回到英国 比较例文
小组汇报交流
我发现“荒岛生活”这个部分内容特别重要,这是整本书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因此这部分内容必须保留。
我发现目录第二章中有“振作”“日记”这两节内容,我在梗概中没有看到,因此在梗概中可以去除。
我发现“安家”这一节内容,描述了鲁滨逊的机智和勇敢,对他荒岛求生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这一节不能删去。这一情节在梗概中仅用两句话进行概括,将无关的细节都删去了。
小结
梗概是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情节,只保留主要人物所做的与故事情节发展相关的事情,也就是保留“主干”,删除与小说主要情节关系不大的内容。
不同点
原作品10万字,梗概近千字。
字数减少
原作品29个章节,梗概只有8段。
章节减少
留下了鲁滨逊荒岛生存、重建家园,防范野人、救出“星期五”的内容;简化了在荒岛前的内容;删去了回故乡后和旧地重游的内容。
内容减少
大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语言精练
过渡自然,形成篇章。
连段成文
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鲁滨逊”。
人称变化
辨析异同
相同点
主题不变,人物形象不变,脉络不变,主要情节不变。
总结方法
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首先顺着作者思路,整体把握内容,理清书中的情节,感受作者的感情和表达的主题。
恰当取舍,帅选概括。
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事件,去掉具体描写的部分,以及说明原文主要人物所经历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现就作品内容提问,根据问题提示,补充恰当的过渡句和相关内容,是文章过渡自然,前后衔接自如,表达清楚、明白、连贯。
总结方法
整本阅读写梗概,读懂内容抓要素;
去枝留干梳脉络,删选概括建结构;
合并概括炼语言;内容连贯连时间。
学习任务三
运用方法 构思梗概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故事梗概。
借助图表,梳理你要写作品的主要内容
书名
起因
经过
结果
主要人物 形象
动笔写作
小贴士:
本次习作题目一般为 书名+梗概 ,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不能直接写成“写作品梗概”。
范文赏析
《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主要描述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的冒险故事。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汤姆与好友哈克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罗宾逊医生和恶棍印江·乔埃以及喝得醉醺醺的莫夫·波特三个人发生争执,在混乱的厮打中,印江·乔埃把雇用他们去盗尸的罗宾逊医生杀死了,然后又嫁祸于被打昏的莫夫·波特。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开篇介绍书名、作者和主要内容,文字十分简练。
交代故事的起因。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得到展现。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过了一段时间,法院开庭审理这起凶杀案,法官即将对波特的罪行作出判决,这让汤姆十分的愧疚和不安。
故事的发展部分,对汤姆的心理描写十分生动。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战胜了恐惧与自私,勇敢地站出来指出印江·乔埃就是杀人凶手,但狡猾的乔埃却从法庭上逃走了。
不久之后,汤姆与贝琪到山上野餐时,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汤姆他们在洞中再一次看见了杀人犯印江 乔埃。经过一番周折,他们在村民的帮助下终于成功脱险。
次要情节一笔带过,详略处理得当。
汤姆把杀人犯印江·乔埃藏在洞中的消息告诉了贝琪的爸爸撒切尔法官。谁知撒切尔法官之前把山洞的入口封住了,躲在洞里的乔埃被活活饿死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后来,汤姆和好友哈克再次回到山洞,找到了凶手埋藏的那笔宝藏。
语言简练,概括合并得十分得当。
简要叙述故事的结局。
这篇习作向我们介绍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梗概。作者在介绍前,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在忠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高度压缩。能紧扣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小说的核心环节,对原著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合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叙事清楚,语言连贯,能把握原著的主要故事情节,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将小说内容展现给读者。
学习任务四
习作点评 作中习法
缩写《猎人海力布》
原 文 缩 写 点 评
①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②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摘录下来的句子介绍了故事主人公的主要信息,如职业、姓名、性格等。对故事流传地域、海力布如何热心助人的具体事例进行了删减。
③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呼救声。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方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 缩写的文字概括了海力布救小白蛇的事件,对于怎么救,只用“救下”二字一笔带过。
原 文 缩 写 点 评
④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以送给海力布。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①删掉了对海力布的语言和心理描写,留下的都是写小白蛇的语句。
②发现:把小白蛇的语言改写成了叙述性语言。人称发生了变化,语言进行了概括。
技巧点拨:
读。
通过对原文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抽。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连。
将抽取出来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

理。
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要素归纳法
弄清记叙文六要素,综合起来,再整理好语序,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段意合并法。
先把文章分成几段,概括出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再把几个部分的段意组合起来,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摘录句段法。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取舍主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写好开头
《骑鹅旅行记》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狐仙,而被小狐仙用魔法变成一个小人儿。
此段故事梗概的开头,从故事内容入手,去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写好开头
汤姆·索亚是一个聪明但调皮的男孩。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十分疼他的波莉姨妈家里。他活泼好动,还有着许多鬼点子,总喜欢逃学去钓鱼、和哈克去闲逛、玩“打仗”、搜集各种奇怪的物品等。
开头抓住汤姆 索亚的性格特点,结合他的家庭背景、个人爱好进行介绍。
写好结尾
赶快打开这本有趣的书,让我们一起开始阅读之旅吧!你马上就会和瑞典少年尼尔斯一起,骑上白鹅,跟随大雁们一起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经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险,聆听一个个温馨美丽的传说,开始一段奇妙的空中旅行吧。
结尾用饶有兴趣的语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好结尾
从此以后,汤姆和哈克变成了小镇上的“风云人物”,不仅走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而且他们俩的事迹还登在了小镇的报纸上……
对原著的结尾作了简要的介绍,并设下了悬念。
写作评改
完成习作初稿,自主修改。
交换欣赏习作,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
完善习作。
全班展示优秀习作。
评价项目 自主评价 小组评价
能规范整洁书写,语句通顺、标点和行款正确 ☆☆☆☆☆ ☆☆☆☆☆
是否遗漏了重要内容 ☆☆☆☆☆ ☆☆☆☆☆
语言是否简练 ☆☆☆☆☆ ☆☆☆☆☆
梗概故事情节是否连贯 ☆☆☆☆☆ ☆☆☆☆☆
梗概是否保持了作品原意 ☆☆☆☆☆ ☆☆☆☆☆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 ☆☆☆☆☆
评价标准: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探究,你们掌握了写作品梗概的基本方法——“理”“筛”“概”“连”,并能够将所喜欢的书用笔写出梗概,推荐给更多的同学,这种分享不仅说明你读的进、写的出,还让老师感受到了你分享的快乐。请带着你写好的梗概积极为班级世界名著文化墙增添自己的亮色,同时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