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时 概念的概述 新授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能阐述概念的含义,把握概念和词语的关系。 2.能阐述概念的基本特征,明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3.能阐明不同概念的外延的关系,正确区分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的几种情况。重 点 阐述概念的含义;阐明不同概念的外延的关系。【课前·自主读学】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教材P22-25,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一、概念的含义。 1.含义: (1)属性及其划分: ①属性:事物的 性质和关系 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分为 本质属性 和非本质属性。 ②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 内部规定性 。 (2)概念的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表达形式: (1)表达形式: 词语 。 (2)语词的多样性: ①语词形式多样:同一个概念可以有多个语词表达; ②表达内容多样:同一语词在 不同的场合 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内涵: (1)含义:所反映的事物的 本质属性 ,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 (2)性质:说明事物究竟“是什么”。 2.外延: (1)含义: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质属性的事物的 范围 。 (2)性质: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3.概念之间的关系: (1)实质:不同概念在所指范围上的关系。 (2)关系: ①相容关系:在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 种类内容图示全同 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 完全相同 属种 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 全部外延 ,外延大的为 属概念 ,外延小的概念为 种概念 种属 关系交叉 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 一部分外延 是相同的②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 全异 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矛盾 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等于 该属概念的外延。反对 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小于 该属概念的外延。任务二:结合知识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1.概念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名词。下列关于“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B ) A.概念是反映事物所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B.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C.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概念 D.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 2.如果A可以分为B、C、D,则B和C的外延是( D )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矛盾关系 D.反对关系 3.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关系是( A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4.从概念的外延来看“马”与“白马”、“中国的首都”与“北京”是( B ) A.全同关系、属种关系 B.属种关系、全同关系 C.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D.交叉关系、种属关系【课中·任务探究】学习任务探究目标一:阐述概念的含义。 任务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在园林中散步。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巨匠创造了一切生物,创造了人。那么,人是什么?”柏拉图思考了半晌,对学生说:“人依靠两条腿走路,依我之见,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 于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不知从哪里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鸡长有两条腿,但鸡显然不是人。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柏拉图心想:人与鸡的区别只不过在于人没有羽毛而鸡有羽毛。 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说的人吗?”“哈哈哈!”学生们大笑了起来。从此以后,学园的学生就把那只没有羽毛的鸡称作“柏拉图的人”。 读以下材料,回答为什么柏拉图给人下的概念会惹来了笑话? 参考答案:柏拉图下的概念的定义过于宽泛,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无法使人这个概念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任务二:你能区分以下对话中的各种“意思”的意思吗?试试看。 小王元旦时给好朋友发了一个红包。 朋友:你这是什么意思①? 小王:没什么意思②,意思意思③。 朋友:你这就不够意思④了。 小王:小意思⑤。 朋友:你这人真有意思⑥。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⑦。 朋友:那我就不好意思⑧了。 参考答案(归纳):言之有理即可。一个词语在不同场合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表达不同的概念,我们需要作区分。 【核心知识小结】 概念的内涵。(见同步PPT)探究点二:阐明不同概念的外延的关系。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双方进行了一番问答。“姓名 ” “雨果。” “干什么的 ” “写东西的。” “以什么谋生 ” “笔杆子。” 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1)运用概念的有关知识,分析宪兵为什么会闹出笑话。 参考答案: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所指的对象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所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所以闹出了笑话。 (2)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参考答案:“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存在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 材料2:有人将“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概念的外延关系画成下图。这种画法对吗 为什么 如果不正确,正确的图示关系应该是什么 参考答案:不对。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选票除赞成票和反对票之外,还有弃权票,“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加起来,其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赞成票”和“反对票”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应是反对关系,正确的图应是: 材料3: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 请你结合概念的基本特征,分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其中,概念的内涵是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概念的外延揭示的是概念“量”的规定性。“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这是对狭义的文化的内涵的准确描述,揭示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仅仅描述了狭义的文化的外延一方面的内容,狭义的文化的外延还应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核心知识小结】 概念的基本特征(见同步PPT)【学习总结】(请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要求:了解本课时的结构和每个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思维导图。 做到两点:第一,围绕概念“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基本特征”展开,第二,详略得当,重点内容一定展示多层次。2第一课时 概念的概述 新授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能阐述概念的含义,把握概念和词语的关系。 2.能阐述概念的基本特征,明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3.能阐明不同概念的外延的关系,正确区分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的几种情况。重 点 阐述概念的含义;阐明不同概念的外延的关系。【课前·自主读学】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教材P22-25,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一、概念的含义。 1.含义: (1)属性及其划分: ①属性:事物的 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分为 和非本质属性。 ②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 。 (2)概念的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 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表达形式: (1)表达形式: 。 (2)语词的多样性: ①语词形式多样:同一个概念可以有多个语词表达; ②表达内容多样:同一语词在 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内涵: (1)含义:所反映的事物的 ,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 (2)性质:说明事物究竟“是什么”。 2.外延: (1)含义: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质属性的事物的 。 (2)性质: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 。 3.概念之间的关系: (1)实质:不同概念在所指范围上的关系。 (2)关系: ①相容关系:在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 种类内容图示全同 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 属种 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 ,外延大的为 ,外延小的概念为 种属 关系交叉 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 是相同的②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 全异 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矛盾 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该属概念的外延。反对 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它们的外延之和 该属概念的外延。任务二:结合知识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1.概念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名词。下列关于“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概念是反映事物所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B.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C.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概念 D.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 2.如果A可以分为B、C、D,则B和C的外延是( )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矛盾关系 D.反对关系 3.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关系是(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4.从概念的外延来看“马”与“白马”、“中国的首都”与“北京”是( ) A.全同关系、属种关系 B.属种关系、全同关系 C.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D.交叉关系、种属关系【课中·任务探究】学习任务探究目标一:阐述概念的含义。 任务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在园林中散步。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巨匠创造了一切生物,创造了人。那么,人是什么?”柏拉图思考了半晌,对学生说:“人依靠两条腿走路,依我之见,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 于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不知从哪里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鸡长有两条腿,但鸡显然不是人。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柏拉图心想:人与鸡的区别只不过在于人没有羽毛而鸡有羽毛。 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说的人吗?”“哈哈哈!”学生们大笑了起来。从此以后,学园的学生就把那只没有羽毛的鸡称作“柏拉图的人”。 读以下材料,回答为什么柏拉图给人下的概念会惹来了笑话? 任务二:你能区分以下对话中的各种“意思”的意思吗?试试看。 小王元旦时给好朋友发了一个红包。 朋友:你这是什么意思①? 小王:没什么意思②,意思意思③。 朋友:你这就不够意思④了。 小王:小意思⑤。 朋友:你这人真有意思⑥。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⑦。 朋友:那我就不好意思⑧了。探究点二:阐明不同概念的外延的关系。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双方进行了一番问答。“姓名 ” “雨果。” “干什么的 ” “写东西的。” “以什么谋生 ” “笔杆子。” 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1)运用概念的有关知识,分析宪兵为什么会闹出笑话。 (2)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材料2:有人将“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概念的外延关系画成下图。这种画法对吗 为什么 如果不正确,正确的图示关系应该是什么 材料3: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只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 请你结合概念的基本特征,分析这一观点。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概念的概述 学生版.docx 4.1 概念的概述 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