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新授课(实际授课2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能简述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与含义,阐明它的逻辑结构和种类。 2.能阐述联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说出常用联言判断的词项及联言判断真假的特征。 3.阐述选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说出选言判断的词项及相容选言判断与不相容选言判断真假的特征。 4.阐述假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区分三种假言判断,说出假言判断真假的特征。重 点 阐述复合判断(联言、选言和假言判断)的含义与逻辑结构。【课前·自主读学】第一节课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与选言判断 新授课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教材P36-39,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一.复合判断及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必要性: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 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 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3)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 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 联言支。 (2)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 ,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 相符合。 (3)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 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二.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选言判断的含义:就是断定对象的 的判断。 (2)选言判断的构成: 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3)选言判断的分类: 标准依据选言判断对 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划分 不相容选言判断(4)选言判断的要求: 条件要求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选言支 是真的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选言支 是真的5.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 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6.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 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了有 的可能情况。 任务二:结合知识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一.判断题。 1.“小刘和小李是运动员”是一个简单判断。( ) 2.在联言判断中,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 3.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相容的选言支。( ) 二.选择题。 1.下列语句属于复合判断的是( ) ①这个概念不是单独概念,就是普遍概念 ②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④自私不是美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语句表达的是( ) A.假言判断 B.关系判断 C.联言判断 D.选言判断 3.联言判断是真的,其条件是( ) A.对几种情况都存在判断 B.必须有联结项 C.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 D.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括两个联言支 4.下列判断属于相容选言判断的是( ) A.任何一种哲学派别,或是唯物主义的,或是唯心主义的,二者必居其一 B.官僚主义者或者遇事不负责任,或者遇事主观武断 C.教数学的夏老师对教体育的王老师说:“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D.小明既是学习委员,又是生活委员【课中·任务探究】学习任务探究目标一:阐述联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 任务一:下列判断属于简单判断的是 ,属于复合判断的是 ;属于联言判断的是 ,属于选言判断的是 ,属于假言判断的是 (只填序号),并归纳出复合判断有何特点。 ①每次读小说总使他激动不已:或愤慨,或讪笑, 或焦虑。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 ④自私不是美德。 ⑤小明信任小华。 任务二:阅读下列有关联言判断的问题,进行课堂思考: 1.联言判断的联结项通常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个。 2.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请据此分析“这部电影不但情节生动,而且特效很炫酷。”这个联言判断在下列不同的情况下是真还是假。(选填“真”“假”) ①如“情节生动”真,“特效很炫酷”真,这个联言判断则 。 ②如“情节生动”真,“特效很炫酷”假,这个联言判断则 。 ③如“情节生动”假,“特效很炫酷”真,这个联言判断则 。 ④如“情节生动”假,“特效很炫酷”假,这个联言判断则 。 3.小华读了某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小浩的话真的如小华反驳所说的“自相矛盾”吗?为什么?探究点二:阐述选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 任务:阅读下列有关联言判断的问题,进行课堂思考。 1.选言判断的类型: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的是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的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请写出相关的联结词。 2.在选言判断中,相容选言判断要求它的选言支至少一个是真的,那么该判断就是真的;不相容选言判断要求它的选言支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该判断就为真。请据此分析下列不同的情况下的判断是真还是假。(选填“相容”“不相容”) ①下节课要么上物理,要么上政治,这个选言判断是 的。 ②我看今天天气有可能下雨也有可能是晴天。这个选言判断是 的。 ③这次会议或者是你去或者是我去。这个选言言判断是 的。 ④要么玉碎,要么瓦全。这个选言言判断是 的。 3.有一憨汉,出门砍竹竿,清早出城,午夜未归。家人寻至城外,见其怀抱竹竿哭泣。问其缘何不归,感汉泣曰:“我或者竖持竹竿进城,或者横持竹竿进城,可是,竖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矮;横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窄!” 请你从思维方法上说明憨汉不能持竿回家的原因。憨汉的话涉及什么判断 第二节课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新授课【课前·自主读学】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教材P40-42,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1.请简述什么是条件联系?它与假言判断有何联系? 2.假言判断的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 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 。 3.假言判断的结构: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 ,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 。 3.假言判断的种类。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 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 关系的判断。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 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 关系的判断。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 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4.正确认识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 能否成立。 任务二:结合知识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1.“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这属于哪种判断类型( ) A.性质判断 B.关系判断 C.假言判断 D.选言判断 2.下列假言判断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若某数能被4除尽,则它就能被2除尽 B.如果不认真,学习成绩就会下降 C.只要肯登攀,世上无难事 D.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这属于( ) A.联言判断 B.不相容选言判断 C.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D.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4.没有勤奋刻苦,就没有好的未来”。这是( ) A.联言判断 B.选言判断 C.假言判断 D.简单判断【课中·任务探究】学习任务探究目标:阐述假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辨别三种假言判断。 任务1:假言判断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三种类型,请写出相关的联结词: ①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常用的联结项是(写两个): 。 ②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判断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常用的联结项是(写两个): 。 ③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常用的联结项是(写两个): 。 任务2.请指出下列假言判断的具体类型。 ①当且仅当竞争对手推出投标时,小李才会报一个较高的价位。 假言判断 ②没有种子,就没有庄稼。 假言判断。 ③方老师只有生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 假言判断。 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假言判断。 ⑤一旦黄河决口,后果就不堪设想。 假言判断。 ⑥只要肯登攀,世上无难事。 假言判断。 3.阅读下列假言判断,先判断其真假(填“真”“假”),再归纳假言判断真假的方法。 ①如果人能永生,那么世界上最老的人估计有上亿岁了吧。( ) ②只要年满45周岁,我们就可以成为国家主席。( ) ③天下的事,只要你肯做,没有不成功的。( )2第五课时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新授课(实际授课2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能简述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与含义,阐明它的逻辑结构和种类。 2.能阐述联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说出常用联言判断的词项及联言判断真假的特征。 3.阐述选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说出选言判断的词项及相容选言判断与不相容选言判断真假的特征。 4.阐述假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区分三种假言判断,说出假言判断真假的特征。重 点 阐述复合判断(联言、选言和假言判断)的含义与逻辑结构。【课前·自主读学】第一节课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与选言判断 新授课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教材P36-39,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一.复合判断及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必要性: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 全面 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 联结词 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3)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 两个 联言支。 (2)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 实际 相符合。 (3)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 分析和把握 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二.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选言判断的含义:就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 (2)选言判断的构成:选言支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3)选言判断的分类: 标准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划分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4)选言判断的要求: 条件要求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选言支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5.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 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6.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 相容 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了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任务二:结合知识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一.判断题。 1.“小刘和小李是运动员”是一个简单判断。( X ) 2.在联言判断中,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X ) 3.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这样的选言支叫相容的选言支。( √ ) 二.选择题。 1.下列语句属于复合判断的是( B ) ①这个概念不是单独概念,就是普遍概念 ②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 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④自私不是美德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语句表达的是( C ) A.假言判断 B.关系判断 C.联言判断 D.选言判断 3.联言判断是真的,其条件是( C ) A.对几种情况都存在判断 B.必须有联结项 C.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 D.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括两个联言支 4.下列判断属于相容选言判断的是( B ) A.任何一种哲学派别,或是唯物主义的,或是唯心主义的,二者必居其一 B.官僚主义者或者遇事不负责任,或者遇事主观武断 C.教数学的夏老师对教体育的王老师说:“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D.小明既是学习委员,又是生活委员【课中·任务探究】学习任务探究目标一:阐述联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 任务一:下列判断属于简单判断的是④⑤,属于复合判断的是①②③;属于联言判断的是②,属于选言判断的是①,属于假言判断的是③(只填序号),并归纳出复合判断有何特点。 ①每次读小说总使他激动不已:或愤慨,或讪笑, 或焦虑。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 ④自私不是美德。 ⑤小明信任小华。 任务二:阅读下列有关联言判断的问题,进行课堂思考: 1.联言判断的联结项通常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个。 参考答案:“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2.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请据此分析“这部电影不但情节生动,而且特效很炫酷。”这个联言判断在下列不同的情况下是真还是假。(选填“真”“假”) ①如“情节生动”真,“特效很炫酷”真,这个联言判断则真 。 ②如“情节生动”真,“特效很炫酷”假,这个联言判断则假 。 ③如“情节生动”假,“特效很炫酷”真,这个联言判断则假 。 ④如“情节生动”假,“特效很炫酷”假,这个联言判断则假 。 3.小华读了某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小浩的话真的如小华反驳所说的“自相矛盾”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①“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是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每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②小浩认为“文笔生动”真,但“富有哲理”假,所以这个联言判断假。(这里三个空选填“真”“假”)因此他“不同意你的观点”不是(选填“是”“不是”)自相矛盾。 【核心知识小结】 阐述联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见同步PPT)探究点二:阐述选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 任务:阅读下列有关联言判断的问题,进行课堂思考。 1.选言判断的类型: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可以同时并存的是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的是不相容选言判断。请写出相关的联结词。 参考答案:前者常用的联结词有(至少写两个):“或者”“或者……或者……”“是……还是……”“也许……也许……”;后者常用的联结词有(至少写两个):“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2.在选言判断中,相容选言判断要求它的选言支至少一个是真的,那么该判断就是真的;不相容选言判断要求它的选言支有且只有一个是真的,该判断就为真。请据此分析下列不同的情况下的判断是真还是假。(选填“相容”“不相容”) ①下节课要么上物理,要么上政治,这个选言判断是不相容的。 ②我看今天天气有可能下雨也有可能是晴天。这个选言判断是相容的。 ③这次会议或者是你去或者是我去。这个选言言判断是相容的。 ④要么玉碎,要么瓦全。这个选言言判断是不相容的。 3.有一憨汉,出门砍竹竿,清早出城,午夜未归。家人寻至城外,见其怀抱竹竿哭泣。问其缘何不归,感汉泣曰:“我或者竖持竹竿进城,或者横持竹竿进城,可是,竖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矮;横持竹竿进城,城门太窄!” 请你从思维方法上说明憨汉不能持竿回家的原因。憨汉的话涉及什么判断 参考答案:憨汉的话涉及选言判断。其不能回家的原因在于他不清楚进城门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把竹竿放平,持竿进城。这个选言判断没有列举对象的所有情况。 【核心知识小结】 阐述关系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和种类。(见同步PPT)第二节课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新授课【课前·自主读学】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教材P40-42,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1.请简述什么是条件联系?它与假言判断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某一情况的发生会促使另一情况的发生;某一情况不发生,会导致另一情况不发生。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是条件联系。在条件联系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假言判断。 2.假言判断的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 3.假言判断的结构: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 前件 ,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 后件。 3.假言判断的种类。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 充分条件 关系的判断。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 必要条件 关系的判断。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 充分必要条件 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4.正确认识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 条件关系 能否成立。 任务二:结合知识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1.“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这属于哪种判断类型( C ) A.性质判断 B.关系判断 C.假言判断 D.选言判断 2.下列假言判断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 A.若某数能被4除尽,则它就能被2除尽 B.如果不认真,学习成绩就会下降 C.只要肯登攀,世上无难事 D.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这属于( D ) A.联言判断 B.不相容选言判断 C.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D.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4.没有勤奋刻苦,就没有好的未来”。这是( C ) A.联言判断 B.选言判断 C.假言判断 D.简单判断【课中·任务探究】学习任务探究目标:阐述假言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辨别三种假言判断。 任务1:假言判断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三种类型,请写出相关的联结词: ①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常用的联结项是(写两个):“如果……就……”“只要……就……”“如果……那么……”。 ②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判断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常用的联结项是(写两个):“……当且仅当……才……”“只有并且只有……才……”。 ③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常用的联结项是(写两个):“只有……才……”“必须……才……”“如果……那么……”。 任务2.请指出下列假言判断的具体类型。 ①当且仅当竞争对手推出投标时,小李才会报一个较高的价位。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②没有种子,就没有庄稼。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③方老师只有生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⑤一旦黄河决口,后果就不堪设想。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⑥只要肯登攀,世上无难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3.阅读下列假言判断,先判断其真假(填“真”“假”),再归纳假言判断真假的方法。 ①如果人能永生,那么世界上最老的人估计有上亿岁了吧。( 真 ) ②只要年满45周岁,我们就可以成为国家主席。( 假 ) ③天下的事,只要你肯做,没有不成功的。( 假 ) 归纳:假言判断的真假不取决于前件后件的真假,而在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是否成立。 【核心知识小结】 阐述性质判断的含义、逻辑结构和种类。(见同步PPT)【学习总结】(请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要求:了解本课时的结构和每个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思维导图。 做到两点:第一,围绕概念“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展开,第二,详略得当,重点内容一定展示多层次。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学生版.docx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