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教师解析版+学生无解析版) 2023-2024学年高二思想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教师解析版+学生无解析版) 2023-2024学年高二思想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第一课时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新授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简述形而上学思维的实质。 2.能阐述辩证思维的含义,明确其与形而上学思维的区别。 3.能阐明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学会整体、动态性思考问题,把握变化发展中的规律。
重 点 阐述辩证思维的含义;阐明辩证思维的特征。
【自主读学】
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教材P72-76,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形而上学思维为什么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形而上学思维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 2.说说什么是辩证思维?用自己的话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辩证思维? 参考答案:辩证思维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原因: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的认识在认识外部世界的时候是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这就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思维去认识复杂的物质世界。(言之有理即可) 3.请根据教材完成下列填空,初步了解辩证思维的特征。 (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①含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②作用: a.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b.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 ①含义: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②作用: a.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b.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4.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5.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从自发到自觉。 古代以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把握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矛盾运动近代①人们开始自觉地、系统地研究辩证思维,这时的研究大多带有唯心主义性质;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创立了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学说现代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任务二:结合课前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等诸多系统,各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这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征是( B ) A.静止性 B.整体性 C.部分性 D.动态性 2.恩格斯曾说:“辩证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时,本质上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逝方面去考察的。”恩格斯的这一名言主要说明辩证思维( D ) ①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②用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③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④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开放系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它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在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的同时,给西部发展开辟新路。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从思维方法上说明了( D ) A.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否认部分 B.只要坚持辩证思维,就能认清一切事物 C.强调动态性思维,排斥相对静态性思维 D.辩证思维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这首诗主要说明了( B ) A.要坚持整体性的辩证思维 B.要坚持动态性的辩证思维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人与自然是协调发展的
【课中探究】
学习任务
探究目标一:阐述辩证思维的含义。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寓言《盲人摸象》中说:“一群盲人摸象,摸到象牙,说像萝卜。摸到耳朵,说像簸箕。摸到头,说像石头。摸到鼻子,说像棒槌。摸到脚,说像杵臼。摸到背,说像床。摸到肚子,说像瓮。摸到尾巴,说像绳。” 材料2: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奔向浩瀚宇宙的步伐愈发坚定豪迈。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服务全球到空间站开门纳客,一枚枚火箭拔地而起,一颗颗“中国星”闪耀苍穹,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思考:材料1与材料2分别代表了哪两种思维?它们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材料一是形而上学思维,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材料二是辩证思维,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材料3:《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思考:(1)阅读上述材料,请你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荆人先前做标记的时候,河水不深,士兵是可以通过的。如今,水位发生了变化,河水上涨了很多,荆人还按照原来的旧标记渡河,必然行不通。 从思维方式上看,荆人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请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 参考答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是以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方式认识问题的,这样的思维才能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事”与“化”、“时”与“进”、“势”与“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因事而化,从具体的客观事物、客观规律出发认识事物;要因时而进,当时代已经变迁,客观事物已经发生变化,我们要抓住时机,从变化的情况出发认识事物;要因势而新,当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随之发展。
探究点二:阐明辩证思维的特征。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航天员系统负责选拔、训练航天员,对他们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空间应用系统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载人飞船系统负责研制神舟号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系统负责研制用于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发射场系统负责火箭、飞船、有效载荷和航天员系统装船设备在发射场的测试和发射,并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测控通信系统负责完成飞行试验的地面测量和控制任务;着陆场系统负责对飞船再入的捕获、跟踪和测量,搜索、回收返回舱等;空间实验室系统负责验。这八大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 思考:(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 (2)你如何看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体现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思维方式的特征是工作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负其责;同时,它又以丰富的、多样的方式整合起来,为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根本任务服务。 (2)首先,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因为有对方而存在,不是孤立地存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不同的子系统之间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子系统就没有总系统,总系统由子系统构成。不同的子系统都是总系统中的一个部分。 其次,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子系统之间是有层次之分的,形成了完整的层级关系,构成了一个复杂性有机系统。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的。 材料2: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此踏上顶天立地的征程。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中国载人航天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思考:谈谈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辩证思维的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思考认识对象。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不能人为地将其改变为相对僵化的封闭系统,那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 【核心知识小结】 辩证思维的特征。(见同步教学PPT)
【学习总结】(请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时间:5-8分钟) 要求:了解本课时的结构和每个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思维导图。 做到两点:第一,围绕概念“辩证思维的含义”“辩证思维的特征”展开,第二,详略得当,重点内容一定展示多层次。
2第一课时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新授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简述形而上学思维的实质。 2.能阐述辩证思维的含义,明确其与形而上学思维的区别。 3.能阐明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学会整体、动态性思考问题,把握变化发展中的规律。
重 点 阐述辩证思维的含义;阐明辩证思维的特征。
【自主读学】
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教材P72-76,完成下列问题。请同学们注重于文本的阅读,初步学习相关知识点。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形而上学思维为什么是错误的 2.说说什么是辩证思维?用自己的话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辩证思维? 3.请根据教材完成下列填空,初步了解辩证思维的特征。 (1)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 ①含义:用________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________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________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②作用: a.能够科学地处理________之间的关系; b.能够科学地处理________之间的关系。 (2)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 ①含义:就是用________的观点看问题,用________的观点看问题。 ②作用: a.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________过程。 b.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________。 4.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从自发到自觉 古代以________把握世界的整体发展和矛盾运动近代①人们开始________、________研究辩证思维,这时的研究大多带有唯心主义性质;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创立了科学形态的________学说现代随着________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任务二:结合课前预习,完成预习小测。 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等诸多系统,各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这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征是( ) A.静止性 B.整体性 C.部分性 D.动态性 2.形式逻辑是康德首先使用的一个术语,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是人类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思维方式。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 ) A.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B.认识和把握从前提中推导出结论的真实性 C.检验非实践的认识,不轻信和盲从 D.把握和利用“规律”服务工具性学科 3.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它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在缓解东部能源紧张问题的同时,给西部发展开辟新路。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从思维方法上说明了( ) A.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否认部分 B.只要坚持辩证思维,就能认清一切事物 C.强调动态性思维,排斥相对静态性思维 D.辩证思维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这首诗主要说明了( ) A.要坚持整体性的辩证思维 B.要坚持动态性的辩证思维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人与自然是协调发展的
【课中探究】
学习任务
探究目标一:阐述辩证思维的含义。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寓言《盲人摸象》中说:“一群盲人摸象,摸到象牙,说像萝卜。摸到耳朵,说像簸箕。摸到头,说像石头。摸到鼻子,说像棒槌。摸到脚,说像杵臼。摸到背,说像床。摸到肚子,说像瓮。摸到尾巴,说像绳。” 材料2: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奔向浩瀚宇宙的步伐愈发坚定豪迈。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服务全球到空间站开门纳客,一枚枚火箭拔地而起,一颗颗“中国星”闪耀苍穹,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思考:材料1与材料2分别代表了哪两种思维?它们有何区别? 材料3:《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思考:(1)阅读上述材料,请你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 请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
探究点二:阐明辩证思维的特征。 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航天员系统负责选拔、训练航天员,对他们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空间应用系统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载人飞船系统负责研制神舟号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系统负责研制用于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发射场系统负责火箭、飞船、有效载荷和航天员系统装船设备在发射场的测试和发射,并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测控通信系统负责完成飞行试验的地面测量和控制任务;着陆场系统负责对飞船再入的捕获、跟踪和测量,搜索、回收返回舱等;空间实验室系统负责验。这八大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 思考:(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 (2)你如何看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材料2: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此踏上顶天立地的征程。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中国载人航天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思考:谈谈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了辩证思维的什么特征。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