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课前预习(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我国的民主党派性质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 。我国的民主党派 目前,我国的民主党派有八个: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2.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和发展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 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 这一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确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发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基本 内容 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得到各民主党派的一致拥护。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政治地位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 ,各民主党派是 。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 ,各民主党派是 。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与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等。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的。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 。3.我国政党制度的创新性和优越性创新性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在当今世界独具特色。②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③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优越性 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1)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2)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3)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 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组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主题 团结和民主职能 政治协商 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协商。民主监督 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协商式监督。参政议政 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作用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新时代的要求 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 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②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归纳提升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区别 性质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地位 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是亲密合作的友党。联系★ ①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②组织上:是相对独立的组织,不存在隶属关系,各自有自己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系统。 ③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反对党、兄弟党。④监督上: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⑤法律上:都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又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2.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区别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职能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监督效力★ 属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通过听取报告、质询、检查工作等方面进行。 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基本方式是建议和批评。产生方式★ 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由政协委员组成,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联系 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都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都要接受党的领导,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一年一度的“两会”联袂召开,代表委员共商国是。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1)协商民主的内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利于政府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4.各个职能(职权)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2)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政府职能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公民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基本政治权利)、政治自由权和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决定权 (立任监决)人大代表的职权 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提审表质)人民政协的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易混易错1.人民政协职能就是国家职能。( )解析:2.人民政协就是民主党派。( )解析:3.政协委员是通过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的。( )解析: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场会议。( )解析:5.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是宪法。( )解析:6.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解析:7.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解析:8.人民政协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9.协商民主就是指人民政协这一机构里进行政治协商。( )解析:10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析:1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履行国家职能。( )解析:1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解析:13.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解析:14.人民政协就是民主党派。( )解析:15.人民政协可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 )解析:16.人民政协的提案、建议案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析:17.(1)首要前提 A. 人民政协(2)基本方针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根本活动准则 C.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重要机构 D. 宪法四、构建体系(画一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