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八单元 信息与能源 2024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指向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点一、信息和传递1.(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对其进行在轨测试时。地面测试系统与该卫星之间的通讯利用了( )A.红外线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2.(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消防员戴的5G智能头盔可以把火灾现场的信息及时传回指挥中心,头盔传递信息是通过(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红外线 D.电磁波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地面进行实时信息传输所使用的是( )A.电磁波 B.红外线C.超声波 D.次声波4.(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是电磁波5.(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如图所示,植物中叶绿素a会吸收波长在430m~662nm之间的光。真空中,波长650nm的光( ) A.是紫光B.不是电磁波C.波长比蓝光的长D.比波长500nm的光传播速度大6.(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神舟十五号宇航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在中国太空空间站天宫一号向全国人民送了“2023年春节祝福”,关于他们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员在太空舱外不能直接用声音交流,是因为航天员声带不能振动B.广播中能够分辨出不同宇航员的声音,主要依据是声音音色的不同C.航天员的“春节祝福”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电磁波在太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7.(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C.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大声说话就能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8.(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运行稳定,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系就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斗卫星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采用超导材料制成 D.北斗卫星长期工作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9.(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后,航天员景海鹏在空间站靠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10.(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地面指挥中心与空间站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为空间站供电,太阳能是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11.(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在今年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赛的起点,发令枪响起后,远处小明听到的枪声是通过 传播的。空中直升飞机对赛况进行航拍,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此时物体离镜头的距离u与镜头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 。市民通过 波将手机拍的照片发朋友圈。12.(2022·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使用的氢能源电动汽车、无人驾驶技术诠释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该电动汽车的氢能源电池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无人驾驶时,车辆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以 波的形式向卫星发射信号。13.(2022年山西省中考理综物理试题)2021年10月16日,小明和小亮收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电视直播,直播信息是卫星通过 波传递的。当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时,小亮突然问小明:“飞船与火箭分离,没有了推力,怎么还能继续运动?”从小亮提出的问题中可判断他所持有的观点是 。14.(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如图所示是部分电磁波谱,在如图的五种电磁波中,频率最高的电磁波是 。15.(2022·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声音的 不同;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她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回地球的。16.(2022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物理真题)在图书馆里,智能机器人可以辅助或替代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提供整理图书、读者咨询等服务。读者与智能机器人图书管理员“小i”对话,咨询某图书所在位置,“小i”需将读者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这与 ( 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的原理相同;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小i”可以通过将 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无线充电;“小i”也提供无线上网服务,它与互联网之间通过 来传递信息。17.(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物理试题)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它与地球控制台之间利用 (选填“电磁波”、“超声波”或“次声波”)来传递信息,地球控制台发出的指令经过2秒传播的距离是 m。考点二、能量与可持续发展18.(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潮汐能 C.核能 D.水能19.(2023年新疆中考物理试题)新疆达坂城发电站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其利用的能源为( )A.核能 B.风能 C.石油 D.天然气20.(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我市积极应对严重旱情,推行“蓄、调、引、节、送、降”等“六水抗旱”措施,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们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水灌溉的是( )A.喷灌 B.微灌 C.滴灌 D.大水漫灌21.(2023·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某路灯照明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对路灯供电,对下图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能” B.乙是“太阳能” C.丙是“电能” D.丁是“机械能”22.(2023·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B.太阳能是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的能量C.太阳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能源D.中国空间站上用到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23.(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关于能源、信息、新材料和航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和地热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核潜艇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聚变来获取动力的C.弯曲的光导纤维也能传输信息,说明光可以沿曲线传播D.中国航天员王亚平进行“天宫课堂”授课时,依靠电磁波与地面之间进行信息传递24.(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能源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D.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25.(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在能源、材料和通信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燃冰、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作输电导线C.地面控制中心通过超声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D.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获得核能的方式与核电站相同26.(2023·四川凉山·统考中考真题)关于信息、材料和能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家庭WiFi靠电磁波传递信号 B.电动机线圈用超导体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C.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27.(2022·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属于二次能源B.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D.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28.(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是东方巨龙腾飞的助推器,图是我国生产的某品牌氢动力汽车。关于新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燃料、氢燃料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B.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C.氢燃料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新能源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29.(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邵阳正在飞速发展,2022年度邵阳新建5G基站2666座,5G基站利用 (选填“电磁波”或“声波”)传递信息。随着“气化邵阳”二期惠民工程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庭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是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0.(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人类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化石燃料,燃料燃烧时发热,将 转化为内能,同时产生了大量的 气体,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发展方向。31.(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天宫二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太空,给“天宫二号”加注燃料需要用特制的压气机,它是利用压力差的原理让液体燃料流动起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3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通过光伏发电、潮汐发电实现“日月同辉”,太阳能和潮汐能都属于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家庭电路的保险丝 使用超导材料来制作(选填“能”或“不能”)。33.(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发新能源、更好地利用已知能源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开发和利用核能就是一个有效途径。核能是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 或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发生聚变时释放的能量,通过可控聚变来利用核能,有望解决人类能源问题。1g核燃料聚变时释放的能量约为1×105kW·h,假设把1×105kW·h的能量完全转化为电能,可供年用电量为1000kW·h的家庭使用 年。太阳也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它向外辐射的能量是我们的能源宝库。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请你写出一种转化方式或一个相关的实例: 。34.(2023·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新能源轻轨列车出口阿根廷,轻轨列车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池中,为列车驱动提供动力,最高运行速度可达60km/h。轻轨列车以最高速度行驶0.1h通过的路程是 km。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35.(2022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物理真题)2022年5月15日,是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一周年的日子,目前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累计获取并传回原始科学数据约940GB,这些数据是通过 将信息传回地球的;如图所示,该火星车是利用电能来驱动的,电能属于 次能源。36.(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试题)近年来我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挖掘自然资源优势,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力发展水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目前经常使用的化石能源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的风力发电是将 能转化为 能。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详解】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导航卫星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详解】5G信号的智能头盔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A【详解】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天宫二号用电磁波与地面进行通信和交流。故选A。4.A【详解】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速度约等于光速,故5G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能在真空中传播,而超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故B错误;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C错误;D.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控制电视等用电器的,红外线属于电磁波。故D错误。故选A。5.C【详解】A.由图可知波长650nm的光是红光,故A不符合题意;B.红光也属于电磁波,故B不符合题意;C.该光的波长是650nm,蓝光的波长是430-450nm,故该光的波长比蓝光的波长长,故C符合题意;D.该光和波长为500nm的光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A.航天员在太空舱外不能直接用声音交流,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不同的宇航员说话时,由于声带结构、形状、发声方式等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宇航员的声音,故B正确;C.航天员的“春节祝福”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D.电磁波在太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D错误。故选B。7.D【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舱外的两名航天员要用无线电进行交流,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A【详解】A.太空中是真空环境,声音无法传播,北斗卫星是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故A正确;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B错误;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是采用硅等半导材料制成,故C错误;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北斗卫星长期工作需要消耗能量,故D错误。故选A。9. 增大 电磁波【详解】[1]飞船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飞船的机械能增大。[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航天员景海鹏在空间站靠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10. 电磁波一次【详解】[1]太空中没有空气,空间站是靠电磁波传递到地面指挥中心的。[2]太阳能属于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是一次能源。11. 空气 缩小 u>2f 电磁【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明听到的枪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3]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4]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即市民通过电磁波将手机拍的照片发朋友圈。12. 电 电磁【详解】[1]该电动汽车的氢能源电池工作时消耗化学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即氢能源电池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电磁波可传递信息和能量。无人驾驶时,车辆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卫星发射信号。13. 电磁 运动要靠力来维持【详解】[1]电磁波能传递信息,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声音小明和小亮收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电视直播,直播信息是卫星通过电磁波传播的。[2]根据他的说法“飞船与火箭分离,没有了推力,怎么还能继续运动”,可以判断,他所持有的观点运动要靠力来维持。14. 射线【详解】[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都为3×108m/s。[2]根据公式c=λf,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变,波长越短,传播频率越高,由图可知,γ射线波长最短,故其频率最高。15. 振动 音色 电磁波【详解】[1]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2]“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她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16. 发电机 太阳 电磁波【详解】[1]“小i”将读者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是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与发电机的原理相同。[2]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小i”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无线充电。[3]“小i”也提供无线上网服务,无线上网信号属于电磁波,因此它与互联网之间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17. 电磁波 6×108m【详解】[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速度快,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地球控制台间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2]电磁波的速度为2s时间信号传播的距离是18.C【详解】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都能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核能一旦消耗,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9.B【详解】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能源,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是矿产资源,短期内不能得到补充,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在短期内能及时得到补充,所以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D【详解】A.喷灌是借助水泵和管道系统,把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空中,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在植物和地面上,这属于节水灌溉,故A不符合题意;B.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的把水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属于节水灌溉,故B不符合题意;C.滴灌是迄今为止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的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灌溉方法,这属于节水灌溉,故C不符合题意;D.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任其在地面漫流,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式,这种灌溉方式不属于节水灌溉,故D符合题意。故选D。21.C【详解】由题意可知整个过程是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蓄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晚上蓄电池对外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应路灯工作,路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A【详解】A.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使有方向性的,不可逆的,故而要节约能源。故A正确;B.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故B错误;C.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或再生,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先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故D错误。故选A。23.D【详解】A.核能的核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核潜艇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来获取动力的,故B错误;C.弯曲的光导纤维也能传输信息,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故C错误;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天空站和地面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电磁波完成的,故D正确。故选D。24.B【详解】A.煤、石油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太阳能电池工作时,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能量是守恒的,但是能量的转移或转化是有方向性的,所以节约能源势在必行,故C错误;D.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的,而不是核聚变,故D错误。故选B。25.B【详解】A.可燃冰、石油消耗后短时间内不会再生,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超导材料”因为没有电阻,可减少电损耗,因此可以用于制作输电导线,故B正确;C.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故C错误;D.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利用的核聚变获得核能,而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获得核能,故D错误。故选B。26.B【详解】A.家庭WiFi能够发射电磁波,靠电磁波传递信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电动机线圈用超导体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避免线圈把电能转化成内能,使线圈发热,故B错误,符合题意;C.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电站的主要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7.C【详解】A.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故A错误;B.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C.太阳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可以提供大量的能量,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故C正确;D.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C。28.A【详解】A.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不属于新能源,故A错误,符合题意;B.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氢燃料发动机在工作时,将燃料蕴藏的化学能用来对外做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新能源的开发可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有效缓解能源危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9. 电磁波 不可再生【详解】[1]5G简单来说就是频率特别高的电磁波,频谱也更宽,所以同时传输的信息更多,网速更快。[2]天然气是无法经过短时间内再生的能源,它的消耗速度远大于再生速度,故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30. 化学能 二氧化碳/CO2【详解】[1][2]化石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换为大量内能,同时,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31. 电 可再生 运动状态【详解】[1]给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2]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可再生能源。[3]压力差是液体燃料流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32. 可再生 不能【详解】[1]可再生能源是指在生态循环中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所以太阳能和潮汐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2]家庭电路的保险丝材料的特点是电阻率大,熔点低,是利用通过电流与导线的电流相同,电阻大,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又熔点低,所以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的低温下,电阻变为0的现象,故保险丝不能用超导材料来制作。33. 裂变 100 太阳能集热器【详解】[1]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时释放出的惊人的能量叫做核能,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核裂变和核聚变。[2]可供年用电量为1000kW·h的家庭使用[3]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方式:光热转换,例如用太阳能集热器把水加热;光电转换,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太阳能电池。34. 6 可再生 核聚变【详解】[1]轻轨列车以最高速度行驶0.1h通过的路程是[2]太阳能可以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因此属于可再生能源。[3]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35. 电磁波 二【详解】[1]探测器上装备有无线电信号发射器,获得的信息能发出无线电信号,即电磁波,将探测的数据传回地球。[2]电能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消耗其它能源才能获得,所以电能属于二次能源。36. 不可再生 机械能(风能/动能) 电【详解】[1]化石能源短时间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3]风力发电消耗机械能(风能/动能),产生电能。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