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11.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和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征的讲解。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1. 课程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创新产品或创意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程主题。
2. 讲解创新思维的含义(10 分钟)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创新思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本质和意义。
3. 分析创新思维的特征(15 分钟)
列举并详细讲解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如开放性、灵活性、独特性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㈠创新思维的含义
1.创新思维的可能性:人的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
2.创新思维的含义:是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3.创新思维的客观基础: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
⑴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提示】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关系: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创新思维的结果又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⑵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4.创新思维与其它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创新思维中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想象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既要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要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方法等。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常规思维与非常规思维的辩证统一;
㈡创新思维的特征
1.特征
⑴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问题出现之后,思维会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思多种设想,探试多个答案。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够很快转向另一个方向。与单向性的思维相比,多向性(多向发散和多路聚合)是创新思维的明显特征。
⑵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正是这种省略或跨越,使得创新思维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⑶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2.创新思维的“新”,主要“新”在三个方面。
⑴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⑵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⑶结果新。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3.创新思维的检验标准: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易混易错】澄清对“创新”的几个错误认识
⑴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提示:创新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⑵凡是新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
提示: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
⑶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提示:创新只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4. 案例分析与讨论(20 分钟)
给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案例中体现的创新思维特征,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5. 创新思维训练(20 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如头脑风暴、创意设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创新思维的过程。
6. 总结与归纳(5 分钟)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创新思维。
7. 作业布置(5 分钟)
布置一份与创新思维相关的作业,如撰写创新方案、设计创新产品等。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开展创新项目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