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合作共赢 公私合营 )一:合作共赢: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二: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目录教学目标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1)史料实证、时空观念:了解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过程等基本史实。2)历史解释:探究三大改造的原因;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3)唯物史观:通过研读史料,理解三大改造的意义和局限性。4)家国情怀: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2022课标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单元整合本课在单元中的定位本课在中国现代史中的定位制度的建立建设的探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工业化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成就失误中共八大、八字方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单元整合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做了哪些努力?①实施一五计划②三大改造①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一 化 三 改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走过来的人们,由衷的感叹“社会主义好”。那么我国是怎样走进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好在哪里?导入新课新知讲解历史解释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土改结束后(1953年)湖南省贫雇农平均每户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资料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农民农业生产缺乏生产工具、资金1.农业合作化的背景目标导学一、合作共赢:农业、手工业合作化新知讲解农业生产合作社(方式)目的意义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生产。结果步骤农业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间方式1953--1956年底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1951年9月,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并在12月15日,为印发决议草案写了通知,指示全党把农业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事去做。”——《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51年》2.农业合作化的概况点击播放视频根据课本、结合视频,自主学习,了解农业合作化概况(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分散经营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一般由几户至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一定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所有物资仍归私人。在互助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完全私有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土地私有土地公有难点突破思考:走合作化道路的优点是什么? 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农业合作化改造步骤集中力量优势互补◎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难点突破史料实证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结果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从1952年到1956年,正是合作化运动期间,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20.5%,年均递增5.1%,有些地方还办了社队企业,增加了公众积累……——张岂之. 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农业合作化改造结果1955下半年--1956年底,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改造实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手工生产合作社背景:方式:结果: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1956年,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3.手工业改造新知讲解材料: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①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高。想一想:材料中反映手工业合作社有哪些优越性?②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③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统一供给独立生产包销产品生产资料部分公有干预一定生产统一经营集体劳动按劳分配生产资料私有生产资料公有供销合作社的股金证难点突破手工业合作化改造步骤新知讲解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很弱,主要是商业和金融资本,工业资本只占1/5;在工业资本中又主要是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很少重工业;私营工厂一般规模小,技术落后,经营困难,难以担当起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任。——张岂之. 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5年10月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座谈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1.背景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第25页,第一段文字,指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巩固政权的需要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新知讲解1954年——1956年时间:公私合营方式:政策:通过赎买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概况点击播放视频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目的: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根据课本、结合视频,自主学习,了解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概况(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难点突破历史解释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国 家工 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社 会公私合营为什么能够推行?四马分肥 “四马分肥”是对公私合营企业利润分配形式的一种形象说法,即将企业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其中,资方红利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一种赎买方式。新知讲解时空观念1955保定市私营百货业工商业者踊跃签名申请公私合营上海市工商业者家属代表写保证书表示拥护私营 1955年上海市信大祥棉布商店实行公私合营 1955年永安公司批准公私合营后职工们积极进行资产清点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上海信大祥绸布店换上了公私合营招牌3.改造的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 个体经济1952年 19.1% 1.5% 0.7% 6.9% 71.8%1956年 32.2% 53.49% 7.3% 0% 7.1%合作探究:图表中不同经济成分属于什么性质?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历史信息?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新知讲解4.三大改造的意义材料一: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合作探究: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不少地方在办社中存在着“宁多勿少”、“宁大勿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的错误思想,因而违背农民自愿,胡乱的多办社、办大社,盲目追求公共财产,有的甚至将棺木寿材、老羊皮袄也归了社……——陈大斌:《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时代》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新知讲解4.三大改造的意义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③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三大改造的局限性启示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②必须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新知讲解4.三大改造的意义唯物史观板书设计知识结构第5课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农 业手 工 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合作共赢: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知识拓展家国情怀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三大事件鸦片战争: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作业布置1.(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一讲话聚焦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2.(2023年江苏宿迁)随着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中农已成为农村人口中的大多数。但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很低,使用最传统的手工工具,靠人畜耕种,解决不了翻身农户缺乏口粮的困难。为此,中共中央决定逐步推开(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分田包产到户3.(2023年湖南常德)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DB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我们走在大路上》——公私合营:共同的富强.mp4 【课程引入】三大改造情境导入.mp4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mp4 第5课 三大改造【大单元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