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力 教案教学目标知道力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重难点1.力的概念。2.物体间力的相互性。教学准备磁铁、铁钉、橡皮泥、弹簧教学过程导入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来自生产、生活,人们对力的认识也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那么,什么是力?它又是如何作用的呢?新课讲解一、认识力教师提问:哪些事例需要用力?请举手回答。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2图7 1 2,并联系实际归纳总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1.生产、生活中的“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都是物体间的作用。2.力的产生条件(1)必须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2)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教师提问:蚂蚁搬运食物时,“搬”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施力物体是蚂蚁,受力物体是食物。教师提问:运动员举起杠铃时,“举”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又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杠铃。教师提问:这两个力都是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的。那么,不接触的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的事例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用磁铁吸引铁钉。教师总结:不接触的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的事例除了磁铁吸引铁钉,还有地球吸引树上的苹果等。例题讲解:【例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 ( )A.两个物体相接触时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这两个物体都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解析】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A错误。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吸引力和排斥力,B错误。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C错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两个物体都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D正确。【答案】D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们常说“马拉车”,而不说“车拉马”。难道只有马对车施力,而车就不对马施力吗?我们搬东西时,人会感觉累;用手拍桌子时,手会感到疼;玩碰碰车时,你的车撞别人的车,别人的车也撞你的车;等等。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明确:1.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两个力称为相互作用力。2.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两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例题讲解:【例2】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答: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且是________发生的。【解析】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辆车撞上另一辆车(对该车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另一辆车也对这辆车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两种力大小相同,同时产生,没有先后之分,所以这个交警无法找出那辆车。【答案】不能 相互的 同时三、力的作用效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4图7 1 5和图7 1 6。教师提问:结合自己的经验研究一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学生回答:……教师演示:捏一下橡皮泥,拉一下弹簧,将粉笔头扔出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明确:1.物体的形变是指物体的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但有时这些形变不明显,我们不易观察到。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1)运动快慢的改变。(2)运动方向的改变。(3)运动快慢和方向的同时改变。【注意】只有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不变,才能说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想一想:你是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的?例题讲解:【例3】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_,还使落叶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解析】狂风吹到小树上,小树弯曲了,说明小树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落叶被吹动了,说明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答案】形变 运动状态课堂练习1.用球拍击打球时,是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答案:球拍 球球拍 球2.(中考真题) 足球场上,守门员将球扑出禁区,说明力可以 ___________ ;小莉在橡皮泥上印上漂亮的指印,说明力可以 __________ 。答案: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3.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答案 A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知道力的概念及单位,明确了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课后,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第七章的基础,对后续力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由于力的概念较抽象,因此在讲授力的概念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列举生活中力的现象,并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去发现其中的共同点,这样对力的理解才会水到渠成。在讲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作用效果时,要尽可能地利用课堂小实验和视频资料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当堂做实验,这样不仅使教学过程增添了不少趣味性,而且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