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1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重要性。2. 学会如何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的思维方式。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意义和价值。2. 简单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误区。3. 如何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4.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5. 案例分析和讨论。学习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常见的话题,如“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否应该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等,让学生尝试简单肯定或否定这些观点,并思考这样做的局限性。2. 知识讲解:解释“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含义和重要性,强调在分析问题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不同观点。介绍简单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误区,如片面、盲目、情绪化等。1、质(P80)(1)含义: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2)质的规定性: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2、量(P81)(1)含义: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2)量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3)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3、量变和质变(P81)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即量的变化,质变即质的变化。4、★质量互变规律(P81-P82)(1)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2)要求: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5、连续性、渐进性和间断性、飞跃性(P82)(1)连续性与渐进性的含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2)间断性与飞跃性的含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是指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3)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也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①相互区别: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②相互包含: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6、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P82)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3. 学习方法:探讨如何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包括收集信息、了解不同观点、分析利弊等。介绍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提问、质疑、推理等。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5. 总结与反思:回顾学习内容,强调“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评估:1. 学生能否理解“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意义和价值。2.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3. 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批判性思维的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