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3.弹力 弹簧测力计 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常见事例,了解弹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必做)。教学重难点1.力的测量原理。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准备橡皮筋、橡皮泥、弹簧、弹簧测力计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将橡皮筋拉长,放开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这是为什么?捏一下橡皮泥,松开手后,橡皮泥不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又是为什么呢?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1)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具有弹性的物体有橡皮筋、弹簧、弓、跳水项目中的跳板等。(2)塑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具有塑性的物体有橡皮泥、面团等。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等。(3)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相互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表面,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示的四种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 )【解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因此A、B、C选项中均是弹力。而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是磁力,不属于弹力。【答案】D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力有大小,有时我们需要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结构: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3)工作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1“弹簧测力计使用说明书”,大约3分钟,归纳总结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则要进行校零。②使用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跟受力方向一致;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的表面垂直。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巡视。Ⅰ.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0.1 N、0.5 N的位置,感受0.1 N、0.5 N的力的大小。Ⅱ.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①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读出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桌面上的文具袋,读出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例题讲解:【例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位置B.使用前,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C.使用时,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解析】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必须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若有偏差,则要进行校零,A正确。使用前,要沿着弹簧的伸长方向来回拉动挂钩,以防止弹簧被卡壳,B正确。使用时,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C正确。使用时,要使弹簧的伸长方向跟受力方向一致,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水平或倾斜放置,D错误。【答案】D教师小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看: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一旦超过了允许测量的最大力,就可能会损坏测力计;(2)调: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应先将测力计在受力方向上调零,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3)测:测量时,让弹簧测力计伸长方向与受力的方向一致;(4)读: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当堂练习1如图,将椭圆形厚玻璃瓶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请你从力使物体产生形变的角度解释所看到的现象。答案:用力捏玻璃瓶时,瓶子发生形变,容积变小,细玻璃管水面将上升。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答案:5 0.2 1.63.下列物体产生的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A.被拉长的弦B.被折成飞机的白纸C.被拨动的钢尺D.被捏扁的橡胶圈答案:B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力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本节课先通过橡皮筋被拉长产生弹力,让学生对弹力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弹簧的伸长引入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通过学生阅读说明书、观察构造、练习使用、交流总结等多种方式来掌握,让学生始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逐步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