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缓冲溶液学习目标:1.掌握标准加入法。2.理解标准缓冲溶液作用。3.了解标准缓冲溶液配制方法。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常以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组成原电池。(—)玻璃电极 被测溶液 饱和甘汞电极(+)25℃时,上述原电池的电动势为:由于Kˊ为玻璃电极的特性常数,将上式整理得到:上式表明,只要K已知且固定不变,测得电动势E后,便可求得被测溶液的pH。但实际上K随溶液组成、电极类型和使用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不易准确测定,故实际工作中常采用“两次测量法”消除其影响。方法是:先测量已知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的电动势ES,然后再测量被测溶液的电动势EX,在25℃时,电池电动势与pH之间的关系满足下式:两式相减,并移项整理即得:两次测量法测定溶液pH值时,无须知道K值,可以消除影响K值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产生的误差。但在实际测量中,由于饱和甘汞电极在标准缓冲溶液中及被测溶液中产生的液接电位未必相同,因此由此会引起测量误差。若二者的pH值极为接近(ΔPH<3),则液接电位不同引起的测量误差可忽略。所以,测量时选用的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应尽量与样品溶液接近。标准缓冲溶液是pH测定的基准,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pH值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标准计量局颁发了六种pH标准溶液及其在0~60℃时的pH值。温度 t ℃ 0.05M草酸三氢钾 25℃饱和酒石酸氢钾 0.05M邻 苯二甲酸氢钾 0.01mol/L 硼 砂 25℃饱和 Ca(OH)210 1.671 3.996 9.330 13.01115 1.673 3.996 9.276 12.82020 1.676 3.998 9.226 12.63725 1.680 3.559 4.003 9.182 12.46030 1.684 3.551 4.010 9.142 12.29235 1.688 3.547 4.019 9.105 12.13040 1.694 3.547 4.029 9.072 11.975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1.pH=4.00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a)袋装配制法(邻苯二甲酸氢钾):按袋上的说明配制成所需的浓度,从干燥器中取出药品,剪开塑料袋将粉末倒于干净小烧杯中,以少量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冲洗塑料袋内壁,洗液合并于小烧杯中,在玻璃棒搅拌下,待小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定量转移至容量瓶,定容,摇匀,用所配的标准缓冲溶液荡洗三次聚乙烯试剂瓶后,转移溶液,填写标签并贴上。b)瓶装配制法:从干燥器中取出预先在110~120℃下干燥2~3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2PO4),称取10.12g于干净烧杯中,用少量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溶解,在玻璃棒搅拌下,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稀释定容,摇匀,用所配的标准缓冲溶液荡洗三次聚乙烯试剂瓶后,转移溶液,贴上标签。2、pH=6.86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a)袋装配制法(混合磷酸盐):按袋上的说明配制成所需的浓度,从干燥器中取出药品,剪开塑料袋将粉末倒于干净小烧杯中,以少量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冲洗塑料袋内壁,洗液合并于小烧杯中,在玻璃棒搅拌下,待小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定量转移至容量瓶,定容,摇匀,用所配的标准缓冲溶液荡洗三次聚乙烯试剂瓶后,转移溶液,填写标签并贴上。b)瓶装配制法:从干燥器中取出预先在110~120℃下干燥2~3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3.39g和磷酸氢二钠(Na2HPO4)3.53g,在干净烧杯中,用少量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使其溶解,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稀释定容,摇匀,用所配的标准缓冲溶液荡洗三次聚乙烯试剂瓶后,转移溶液,贴上标签。3.pH=9.18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a)袋装配制法(四硼酸钠):按袋上的说明配制成所需的浓度,从干燥器中取出药品,剪开塑料袋将粉末倒于干净小烧杯中,以少量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冲洗塑料袋内壁,洗液合并于小烧杯中,在玻璃棒搅拌下,待小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定量转移至容量瓶,定容,摇匀,用所配的标准缓冲溶液荡洗三次聚乙烯试剂瓶后,转移溶液,填写标签并贴上。b)瓶装配制法:为了使晶体具有一定的组成,应称取与饱和氯化钠溶液(室温)共同放置在干燥器中平衡两昼夜的硼砂(Na2B4O7 10H2O)3.80g,在干净烧杯中,用少量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使其溶解,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稀释定容,摇匀,用所配的标准缓冲溶液荡洗三次聚乙烯试剂瓶后,转移溶液,贴上标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